开展绘本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xu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资源,通过图画和文字共同传达故事信息。与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书籍不同,绘本中的“图”和“文”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正如台湾学者郝广才所说:“‘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一个主题。”对于低年级教师而言,绘本作为一种新鲜的课程资源,不仅以丰富画面的形式美以及视觉上的色彩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处于识字初期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并促使学生养成爱上阅读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因此,将绘本作品引入语文课堂,也成为许多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绘本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符合儿童阅读心理,促进儿童心理成长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其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纯文本的阅读读物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枯燥乏味,他们对图画的敏感度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敏感度,因此纯文本的读物适应不了其实际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于是绘本就很好地成为小学低段阅读量扩充的有益补充,学生在图画世界中,通过视觉语言的解读,把直观的图像符号(视觉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语言,从而得到认知的转化。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采用绘本教学符合儿童阅读的心理。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康长运教授曾指出:“绘本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还有益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一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魔法亲亲》《小魔怪要上学》等绘本。《魔法亲亲》中的小浣熊,真实地反映出每个身处分离情境下儿童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对刚开始上学的学生来说,深处分离的情境很容易涌现出焦虑、恐惧、不安和失措,这对他们实在是难以招架的压力,仿佛觉得只要离开父母或自己所爱的人,就会失去依靠和爱的保障。在开学第一课选择教学绘本《魔法亲亲》,便是透过故事鼓励学生勇于接受困难和挑战,是对学生进行的一个心理断奶教育,从而使他们在离开家到学校的时候,能够快速降低对父母的依赖,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
  2.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绘本教学紧密结合语文学习的价值
  绘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与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尤其是在阅读上,它和语文阅读在价值上的引导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此外,绘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上的提升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优秀的绘本作品可以直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优秀资源,辅助语文教材的学习。如在学习《学写字》时,可以借助绘本《不会写字的狮子》进行教学,该绘本讲述了一头狮子因为不会写字而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同时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取代了苦口婆心的说教,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又如在学习《家》时,课堂教学中可引进英国画家安东尼·布朗的绘本作品《我爸爸》《我妈妈》,或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以亲情为主题的绘本,因为此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感悟亲情,让学生学会体验父母无私的给予和付出,学会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使学生产生奉献爱的愿望。绘本《我爸爸》由“我爸爸”到“我爱爸爸”,最后到“爸爸爱我,我爱爸爸”的情感升华进行叙述,这个循序渐进的叙述过程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父爱,感受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家人之间暖暖的爱意。
  绘本除了能够辅助语文单元主题的学习和情感体验之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还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指导学生写作等。如绘本《小猪变形记》,小猪总觉得自己不幸福,认为做小猪很无聊。它见到长颈鹿便羡慕长颈鹿,于是就装扮成了长颈鹿;见到斑马便羡慕斑马,于是装扮成了斑马……后面所发生的故事便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将绘本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辅助语文教材的学习,还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和写作。
  二、繪本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上面论述可知,在语文课堂中采用绘本教学非常有益,也十分必要。但采用了绘本教学的语文课堂,若要实践好,那首先应该处理好一个问题,即绘本教学设置在语文课堂中哪个时间段最为合适?课堂前期、中期还是后期?毕竟语文课堂上采用绘本教学,绘本更多充当的是辅助语文教学的一个工具,因此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绘本教学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喧宾夺主,其最佳教学时间段为10分钟左右。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只有10~20分钟左右,如果将10分钟绘本教学时间设置在语文课堂之前,那么绘本教学将会占据整堂语文课的最佳教学时间,便会出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如果将绘本教学设置在课堂中期,又可能会打破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如果将绘本教学设置在整堂课的后面,一旦前面时间没有掌握好,便会导致后期绘本教学时间不足,不能够完整地阅读一本绘本。于是,如何合理地设置绘本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时间安排,便成为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2.绘本阅读停留在浅阅读层面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往往过多地专注于绘本中的文字理解和分析,再加上小学低段的绘本作品主题浅显易懂,很多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用自己理解的口头语言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使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大意就意味着完成了整个绘本教学的过程。因此,这种对绘本作品浅显的分析方式完全停留在绘本阅读的浅阅读层面,完全忽略了绘本图画、忽略了意象、忽略了细节,同时无意中也丢弃了隐藏在绘本作品中最深层、最宝贵的东西。总之,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的绘本教学尚停留在浅阅读层面,还未能发掘出绘本深层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绘本作品所具有的丰富意义和文本价值很难被挖掘出来,从而难以实现绘本作品的真正价值。   三、关于绘本教学的几点改进策略
  1.视教学情况合理安排绘本教學时间
  绘本教学应该更多地将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情况考虑进来,作为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导入的绘本就适合放在课堂前期教学,如绘本《不会写字的狮子》就适合作为第二单元《学写字》的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以及使学生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而作为增强语文教学中情感体悟的绘本就适合放在课中进行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体悟,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组织教学,因为学生在上了15~20分钟课之后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此时给他们讲一个绘本故事,会很好地进一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课中进行绘本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体悟,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果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安排绘本教学的时间,必定能够使课堂呈现出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局面。
  2.开发独立的绘本教学课程,作为语文课外的课程资源
  如果将绘本教学仅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的话,那么绘本的真正价值必然难以实现,绘本的阅读也不得不永久停留在浅阅读层面,甚至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畸形的引导,让学生错误地认为阅读一本书掌握了故事情节即可,从而影响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只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会思考故事情节为什么这样发展,图画为什么这样设置,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图,其潜在的意义是什么等深层次的问题。
  想要充分利用绘本,仅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绘本教学是不够的,还应该探索开发独立的绘本教学课程,对绘本进行深层挖掘,并作为课外课程配合语文教学。在绘本的选择上,可以将绘本分为语文课堂的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两大类型。课内资源的绘本主要是作为语文课的导入和情感体悟出现,篇幅不宜过长、浅显易懂即可;课外资源的绘本多作为语文课的拓展延伸进行精读教学,正如佩里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因此需开发独立的绘本教学课程,真正做到日本“绘本之父” 松居直所倡导的绘本解读,即“拿到绘本时,不读文字先读图: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仔细阅读,观察线、形和构图。因为在这三者的组合里,隐藏着叙述故事的力量。接着,请注意画中的细节。仔细地捕捉细节,故事的趣味性会更加丰满地展开。即使是没有色彩,图也能精彩地讲述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绘本故事的聆听者,而且还是阅读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独立的绘本教学课程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读图、读文字、读图文背后隐藏的东西,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最终让他们爱上阅读、懂得怎样去阅读一本书。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旃檀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伊卫林说,叶轮机械虽已应用多年却依然生机勃勃,并仍将长期作为众多动力机械核心部件或单独装置存在。  它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生成、转换及消耗过程中,不可或缺。从最早农业文明时期解放人力、畜力的水车,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轮机,再到现今陆、海、空、天皆广泛使用的燃气轮机,叶轮机械的性能水平始终是衡量国家科技、工业、国防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有着多年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工作经验的伊卫林来说,术业
【教学内容】  乡土童谣创编(三年级)  【设计理念】  一方山水,独有一方风情,乡土文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其景物的地域性、风俗的独特性、人物的乡土性等特点,更易缩短距离,产生亲和力,更易激发乡土情感,让写作成为儿童快乐的生命表白和交流,为儿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底子。  【习作目标】  1.感受乡土童谣魅力,激发喜爱童谣之情。  2.初步运用童谣创编方法,尝试童谣创编。  3
《桥》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似简单,但含义深刻。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做到“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环节简化朴实,学习基本功练得扎实”,需要在共性中追求个性,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现教  学的特色。我在《桥》一文的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一、从课文整体入手,巧搭“支架”,练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三组词语(山洪、老汉、桥),按 “起因—经过—结果”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
去年我在市新华书店读过《武凤霞讲语文》这本书,这是我和这位著名特级教师的“初次相识”。当时我想象当中的武老师应该是端庄严谨的老教师,但在安徽行政学院一见,让我眼前一亮。武老师年轻时尚,飘逸的秀发披散在双肩,粉红色的方框眼镜,和蔼可亲的微笑,那么具有亲和力,玫瑰色的羽绒小袄,让人可以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气息,圆润甜美的嗓音一出口就使整个课堂充满魅力。这天上午武凤霞老师展示的是诗词《渔歌子》教学以及她作的
一、整体感知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黎明”是什么时候吗?  生:就是黑夜和白天之间的那段时间。  师:就是说天快亮的时  候,或天刚亮的时候。黎明的时候,一般你都在干什么?  生:(笑)睡觉。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绘本作家尤里·舒利瓦茨的作品,我们一起走进他写的《黎明》,去看一看黎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全文)  师:刚才我们重温了一遍这本图画书,你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打造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呢?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进行了四个板块的教学探索。  一、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构建语言框架  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才能确保
成为优秀教师,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  朝向优秀,朝向卓越,是人的本能。那么,怎样才能优秀起来,怎样才能卓越起来?我以为,成为优秀教师的不二法门除了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还有信念、勇气。  先说说专业素养吧。  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会背诵唐诗宋词却来教孩子们吟诗作对,不会写抒发心灵的文章却来教孩子们如何表达,没读过几本书却来指导孩子们怎样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责任,学会感恩,我们班开展了一次“护蛋”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天时间内贴身悉心呵护一颗鸡蛋,做到不破损。  晨会期间,学生拿出前一天晚上精心挑选并做了保护措施的鸡蛋。学生保护鸡蛋的方式真是花样百出。有的先用一层保鲜袋把鸡蛋包好,接着在两块泡沫上挖了一个洞,再把鸡蛋放进去做“泡沫夹蛋”,最后用胶带一层一层密封起来;有的像照顾自己的宝
汤 瑾  特级教师,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语学科带头人,教科研成果鉴定专家。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新体系习作大赛特等奖,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各类文章40余篇,曾在各地多次执教示  范课。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
薛法根老師在《善待文本》一文中郑重指出:“语文老师的教学功力就体现在文本教学价值的发掘与运用上,即发现文本的教学关键点及其背后的语言知识。”如何能有效发现“这一篇文本”的教学关键点及其背后的语言知识?本文试以《桂花雨》为例,来谈谈“文本教学解读”的思维过程。  一、文本教学解读起点:基于体式与学情  《桂花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以惯用的怀旧笔法,表达对亲人和故乡深切怀念的一篇抒情散文。改编之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