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语文课堂放飞梦想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等,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做操》这篇课文时,用一张画了太阳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站起来,面向太阳,跟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当做完一遍,我又把图片拿到教室的另一个地方贴上,让孩子们继续跟着我做。反复几次,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我面前和我一起说、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背的开心极了。当你看见孩子们学得快乐极了,玩得开心极了,你会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于此。“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融情”,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阅读与交流的课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涵泳其丰富内蕴,进而学会阅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亲历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和“听”,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和“听”以及“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和交流: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老师的、同学之间的不同的真挚见解和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泽的“读”和“听”及相互交流,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去充分“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而且无形中又学到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样激烈的情感碰撞中才能渐入高潮。
  同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教学中,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把别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自豪感,饱含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学案教学”越发被重视并普及推广。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剖析当下学案教学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学案教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48-01     一、学案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所谓“学案”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
风电场与燃煤发电厂进行比较,绿色节能特性较为优越,可以降低电能生产过程中煤炭资源的消耗,对于缓解我国煤炭资源应用紧张压力有着积极影响.我国近几年风电场工程项目建设数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所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引导求同辨异  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满足惟一正确的答案,求同辨异。课上,我总是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努力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
杂技的创新rn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功能”.创新,不仅适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对于表现肢体艺术的杂技来说亦如此.杂技艺术如果缺乏创新,最终将失去生命力.创
摘要:本文回顾了四川省在推动城乡均衡和民生发展方面的成就,并在讨论推动城乡均衡和民生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利用公共财政推动城乡均衡和民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城乡均衡 民生发展 公共财政政策  一、四川省在推动城乡均衡和民生发展方面的成就  (一)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引领,为民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止至2011年末,四川省城镇化率达到41.83%,比五年前提高了1.56%,
尽管现在公司还有大量的灯具订单需要完成,但是周文亮心里还是很不踏实.
为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收获,进一步提高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质量,本人认为在汉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教师们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贸组织赋予其成员的各项权利,并将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换言
字库在国外的零售价几百倍于国内    汉字和字库是两个概念。字库以不同的字体风格从美的角度去呈现每个汉字,例如一个“永”字就有几百种不同的风格。所以字库里的每个字就是一个美术作品,一个字库就是一批美术作品的汇编集合。大多数的字体都是近十几年设计出来的,并非老祖宗留下来的。所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才会授予字库《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美术作品汇编著作权》加以保护。  在中国,字库的收费方式分成“使用”和“
本刊讯 近日,实达网络在S1824F10/100M自适应交换机基础上推出了S1826G 10/100/1000M交换机,为用户千兆主干网提供最大具有两个千兆口的分支线速交换设备,解决了分支中心百兆交换机在信息流大时可能出现的瓶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