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学案教学”越发被重视并普及推广。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剖析当下学案教学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学案教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48-01
一、学案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所谓“学案”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完善知识建构,进而编制的可供交流和评价的学习方案或学习档案。它的实施过程是:教师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对指定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并完成“自主预习”。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案教学一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二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三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生动的内容材料,加强了师生互动。
二、学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实中存在“学案设计=同步练习”的观念,学案教学可能走向“应试教育”的歧途。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尤其是高考指标的竞争压力下,有些教师偏颇地认为“学案设计等同于同步练习”,学生自主学习就得大量做题,所以在设计学案时,机械照搬课本内容,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习题,进行“题海战术”,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发挥学案教学的优势,更谈不上“以学论教”。
2.学案教学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和灵活性,课堂教学沉闷。
在现实学案的具体使用中,过分拘泥于学案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固守预设的学案,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如果学案教学缺乏灵活性,排斥具体有效的生成内容,那学案将演变成束缚万千学生思维的“机械模式”。
3.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的备课压力、学校的经济开支
假设一天有6个学科应用学案,学生要拿出约3个小时预习课程。另外,当天上完课,学生还要做课后练习,假设学生每15分钟完成作业,那6科花费1.5小时,共计4.5小时的课外学习,学生的负担是不是更重了?
学案教学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和学校的费用开支。要编写出一份得心应手的学案,教师需要先进行教学设计,在其过程中,教师要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等,期间会花去教师大量的时间。除此,学校的负担也会有所加重——印制学案的费用。
三、学案教学问题的对策
1.在学案教学中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合理构建学案教学流程。
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学案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
学案在学案教学中极为重要,笔者建议采用的方式是:轮流主备——集体讨论增删——形成共案——组长把关审订付印。具体而言应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骨干编制学案,集体研讨,适合实施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②轮流主备,集体研讨,适合实施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每个老师编制、使用学案的能力都较成熟,可以发挥所有教师的作用;③分工编制,集体运用,适合实施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每位老师的水平都很高,完全可以分工编制,共同使用,在集体讨论适当修改。
2.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善于“给学生机会”、“帮学生省时间”。
教师合理制作学案,科学引导学生,实效性教学,可大量节省学生时间,甚至可以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处理学案,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学案教学应坚持“学生为主”,通过讨论、演讲、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自学学案,尝试解决。学生在学案引导下读书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把握学习方法、自主尝试解决“基本问题”,独立完成“巩固练习”。
(2)设定特殊情境,导入新的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由教师或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与新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导入新课。
(3)反馈归纳,解疑释惑。教师鼓励学生对“基本问题”各抒己见,允许其他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
(4)训练提升,点拨改正。教师指派一批学生写出“巩固练习”中自己的答案,教师巡视检查其他学生完成的情况,再指派一批学生对上批同学的答案进行批改,对有异议的答案,由其中某个学生说明自己答案的依据,必要时教师进行精要的讲评和点拨。
(5)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对于探究问题,教师应让各小组代表表述观点并阐述依据,由不同意见的小组代表或学生个人可举手发言,加以完善或反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给予及时鼓励,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给予适当的引导。
(6)归纳小结,改进学案。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做简要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小结尽量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师只做必要的补充和评价。
(7)教法反馈,修正学案。每个教师要定时进行教学研讨,及时沟通最新教学案例,更新和修正学案。
3.加大必要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教师的辅导和培训。
印刷学案必将加大学校的开支,但如采取适宜的方法,不仅能降低学校开支,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教师编制出高质量的学案,建议学校可减少征订教材以外的辅助资料,亦可从节约的资金中划出部分款项作为对编制优秀学案的教师的激励。
学案教学的巨大教学价值日益凸显,推广学案教学应把培训老师作为第一要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意愿、能力、理论、时间、工作量等,要让教师具有编制学案、使用学案的理论知识,并加大辅导力度,增强教师实施学案教学的积极性,消除教师的抵触情绪。
【关键词】学案教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48-01
一、学案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所谓“学案”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完善知识建构,进而编制的可供交流和评价的学习方案或学习档案。它的实施过程是:教师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对指定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并完成“自主预习”。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案教学一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二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三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生动的内容材料,加强了师生互动。
二、学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实中存在“学案设计=同步练习”的观念,学案教学可能走向“应试教育”的歧途。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尤其是高考指标的竞争压力下,有些教师偏颇地认为“学案设计等同于同步练习”,学生自主学习就得大量做题,所以在设计学案时,机械照搬课本内容,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习题,进行“题海战术”,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发挥学案教学的优势,更谈不上“以学论教”。
2.学案教学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和灵活性,课堂教学沉闷。
在现实学案的具体使用中,过分拘泥于学案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固守预设的学案,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如果学案教学缺乏灵活性,排斥具体有效的生成内容,那学案将演变成束缚万千学生思维的“机械模式”。
3.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的备课压力、学校的经济开支
假设一天有6个学科应用学案,学生要拿出约3个小时预习课程。另外,当天上完课,学生还要做课后练习,假设学生每15分钟完成作业,那6科花费1.5小时,共计4.5小时的课外学习,学生的负担是不是更重了?
学案教学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和学校的费用开支。要编写出一份得心应手的学案,教师需要先进行教学设计,在其过程中,教师要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等,期间会花去教师大量的时间。除此,学校的负担也会有所加重——印制学案的费用。
三、学案教学问题的对策
1.在学案教学中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合理构建学案教学流程。
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学案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
学案在学案教学中极为重要,笔者建议采用的方式是:轮流主备——集体讨论增删——形成共案——组长把关审订付印。具体而言应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骨干编制学案,集体研讨,适合实施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②轮流主备,集体研讨,适合实施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每个老师编制、使用学案的能力都较成熟,可以发挥所有教师的作用;③分工编制,集体运用,适合实施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每位老师的水平都很高,完全可以分工编制,共同使用,在集体讨论适当修改。
2.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善于“给学生机会”、“帮学生省时间”。
教师合理制作学案,科学引导学生,实效性教学,可大量节省学生时间,甚至可以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处理学案,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学案教学应坚持“学生为主”,通过讨论、演讲、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自学学案,尝试解决。学生在学案引导下读书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把握学习方法、自主尝试解决“基本问题”,独立完成“巩固练习”。
(2)设定特殊情境,导入新的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由教师或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与新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导入新课。
(3)反馈归纳,解疑释惑。教师鼓励学生对“基本问题”各抒己见,允许其他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
(4)训练提升,点拨改正。教师指派一批学生写出“巩固练习”中自己的答案,教师巡视检查其他学生完成的情况,再指派一批学生对上批同学的答案进行批改,对有异议的答案,由其中某个学生说明自己答案的依据,必要时教师进行精要的讲评和点拨。
(5)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对于探究问题,教师应让各小组代表表述观点并阐述依据,由不同意见的小组代表或学生个人可举手发言,加以完善或反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给予及时鼓励,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给予适当的引导。
(6)归纳小结,改进学案。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做简要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小结尽量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师只做必要的补充和评价。
(7)教法反馈,修正学案。每个教师要定时进行教学研讨,及时沟通最新教学案例,更新和修正学案。
3.加大必要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教师的辅导和培训。
印刷学案必将加大学校的开支,但如采取适宜的方法,不仅能降低学校开支,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教师编制出高质量的学案,建议学校可减少征订教材以外的辅助资料,亦可从节约的资金中划出部分款项作为对编制优秀学案的教师的激励。
学案教学的巨大教学价值日益凸显,推广学案教学应把培训老师作为第一要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意愿、能力、理论、时间、工作量等,要让教师具有编制学案、使用学案的理论知识,并加大辅导力度,增强教师实施学案教学的积极性,消除教师的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