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古典文学中的侧面烘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q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侧面烘托是用另一种事物做一个很鲜明的对比,然可以对主体起到烘托作用.它是诗文描情写物的重要手段,善写者善用之,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本文就这一艺术手法在摹声写人中的艺术效果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侧面烘托 古典文学 摹声写人 艺术效果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烘托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再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萦绕于怀,难以排遣的愁思。又如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以“衣带渐宽”侧面烘托抒情主人公难以消释的离愁,进而表现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侧面烘托的艺术效果由此可窥其一斑,以下从摹声、写人两方面作具体的分析。
  一、音乐描摹中的侧面烘托
  曲终后环境气氛的烘托。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侧面烘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余音绕梁的感觉,留下了可涵咏沉思回味的空间,极好地突出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欧阳修《秋声赋》作者与童子问答,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是一种变相的烘托——此环境烘托不因隔人问答而减其效,相反还诱人反顾前景前声.金庸也善用此类烘托。《笑傲江湖》第七回,刘正风,曲洋临终荒山月夜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明月当空,树影在地。”所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意境。笫13回,任盈盈奏曲毕,“……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才如梦初醒”。人们沉浸于其中,不知身在何处,本欲何为,正烘托出奏者技艺之超妙。
  用听者反应烘托奏者技巧的高超。韩愈《听颖师弹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遂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烘托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诗人受琴音之感起身世之叹,烘托出了性灵上的共鸣。所奏曲子使不懂音律者心驰神醉,无异对牛弹琴而牛流泪,高僧说法使顽石点头.岂真能耶?岂真不能耶? 刘鹗《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的结尾王小玉启朱唇发皓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慰斗慰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听众聆听乐声的身心感受写乐声之美妙动人。刘鹗写闹声稍定,一少年人评以“三月不知肉味’,这都是让听众插话加以侧面烘托。
  二、人物刻画中的侧面烘托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刻画人物时,总是从正面着手,状其形,摹其貌,拟其声,绘其态,揣其心,再加上生花的妙笔,从而使得作品中的人物鲜活逼真,如在眼前。不过有句俗话:红花还需绿叶扶持。如果能在文章里面成功的运用侧面烘托,我以为能使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突出。
  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虽然文中未著一个“美”字,但人们早已很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女子的国色天资。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口技》中为了突出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四次提到了在场听众的反应:演出之前“满座寂然,无敢哗者”,以此写出了艺人在当地人心中的不同反响;场景一中听众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再现了表演的高超;场景二中“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听众神情的松弛随着表演的起伏而变化;场景三中“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惊惶失措,以假乱真,更显得艺人的演技出众。文中不可忽视的还有首尾两次对演出道具的提及:“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道具的简单正是为了凸现表演者的演技精湛絕伦,非常人可比。《三国演义》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可谓是塑造关羽形象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未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账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罗贯中的这段文字,笔墨简练,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烘托,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
  侧面烘托这一艺术手法能创造出美妙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把玩不尽。
其他文献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一手好字,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一手好字,能透出一个人内在的气韵;一手好字,也能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心境。但是要练就一手好字,谈何容易?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对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摘 要】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作文变成了与个体生命、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要想让学生作文富有生命力、个性化,便是回归到质朴的生活,张扬个性的人生感悟,寻求诗意的生活;袒露发乎心灵的真情,释放生命的活力;还语言以天然的色彩。  【关键词】回归 主体生命 质朴 真情    写作,是成长的珍贵日记。从少年“听雨”,到壮年“听雨”,直到暮年“听雨”,人生的状态不一样,对人生的体验与感受也不一样,因而,笔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围绕:一、巧妙设计教学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围绕课题设计任务,让学生回归书本;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四、教师适时点拨,画龙点睛四方面阐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先学后教 主体 效率    2000多年前,孔子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先让
农村学生普遍最怕的事就是老师安排写作文的不良现象,作文教学是没有一个通常的标准,所以说:“难也人愿已偿,不是提笔忘字,就是无言表答,甚至就是离题万里”。根据本人20多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我们身处在贫穷落后的山乡农村教师,在随着教育发展的改观,也对农村孩子在作文教学上、学习兴趣和爱好上有所提高。    一、改换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将以前的“坐井观天”式作文教学方法转变成为今天“高瞻远瞩
摘要:钢琴课是幼师音乐专业班的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和灵魂。本文从学生的心理上着手,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集体课与“一对一”相结合教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等做出了几点策略,希望对中职幼师专业的钢琴教学,有着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育;钢琴教學     钢琴课是幼师音乐专业班的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钢琴作为一门
【摘 要】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展开想象,求异思维,发表独特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 好奇 情境 实践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
中招语文复习必须以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中招语文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所有知识能力点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遇题不慌、从容作答。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一、全面系统夯实知识基础     基于这种认识,在近几年的复习实践中,我们注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内部规律,认真研究和编织中学语文的知识网络,努力确定和落实较为科学的训练系统,突出了“全、透、联、实”
【摘 要】在新课改下《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是重要的一种能力,怎样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从指导观察、引导想象、鼓励求异、诱发灵感、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创造思维 数学教学 能力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
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体验。“以音乐审美為核一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在音乐教学中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的“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师如何营造音乐课堂的情感氛围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创设氛围;情感体验;创设意境;营造氛围     一、创设美的环境与艺术空间的氛围     首先是环境的美化布
【摘 要】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它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上的史料多种多样,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感等多种重要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学资料,是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史学界的史学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史学资料进行的,没有史料和考古发现支持的史学结论是不能成立的。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