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nHdt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学前的教育质量非常重视。要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内涵进行解读,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把握幼儿各方面性格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质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3-6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具有很快的心理发展速度。就需要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深刻的解读。
  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非常注重对公众教育的理念进行转变,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摆脱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1. 在学习教育中要树立健康观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非常重视前教育阶段的健康观念,真正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更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这种短视的教育行为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就是良好的情绪,幼儿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情绪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应该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和感染幼儿,并且教会幼儿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在身体健康方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促进幼儿的运动技能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力量、速度与敏捷性、平衡与协调性。
  2. 建立合理的发展期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地反对学前教育中的短视现象。事实上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对幼儿的发展建立合理的期望。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生活习惯,而非教会幼儿具体的技能。
  3. 采取可替代性的活动,多元化的解读指南
  幼儿教师在解读《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时应该把握其灵活性,并不要求所有的幼儿都能到达到相应的指标,可以采取一些代替性的活动,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别性。
  二、 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要打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就必须根据指南的要求,着力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与品质,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学前教育的基础是健康教育
  在学前教育中,首先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保障幼儿需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适当的锻炼。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為幼儿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
  与此同时,根据要求,幼儿教师还必须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营造温馨快乐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要通过营造安全、快乐、温馨的环境,使幼儿感到安全、舒适、愉快,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2. 学前教育要注意语言教育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能力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幼儿更多地表达自己感想的机会。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要使幼儿认识到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要使用简洁浅显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谈,当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并把这种聆听的态度传达给幼儿,鼓励幼儿能够倾听和理解同伴的表达。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准备一些生动有趣、内容浅显的故事书,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3. 学前教育要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所谓的社会能力就是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这是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成长中一种必备的能力。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使其能够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亲人关系,培养幼儿自尊自信的品格。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教学手段使幼儿能够理解规则的概念,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教会幼儿如何为人处事。引导幼儿能够与周围其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主动、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倾听他人的倾诉,尊重他人的感受,培养幼儿与人为善、尊重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 学前教育要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在学前教育中还应该着力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对于幼儿的终生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鼓励幼儿用手用脑,积极探索身边的一些事物和规律。
  幼儿教师还要着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且能够积极地创造美。给幼儿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门类的艺术,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
  三、 结语
  总而言之,要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就必须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解读,以此作为指导来开展学前教育。幼儿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奠定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要深入的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教育,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学前教育的导向,使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格。
  参考文献:
  [1]孟田.深入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2012年会李季湄教授专题讲座侧记[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01).
  [2]庄甜甜,郭力平.对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领域的分析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03).
  [3]陆灵君.探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4]沈颖.促进学龄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家园合作策略[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作者简介:卢艺靖,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上好计算课,这一直是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计算枯燥乏味,对于刚接触数学运算、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小学生更是如此。那么怎样使他们在计算课上注意力集中,爱上数学计算呢?我根据近几年对低年级学生的了解和设计的一些实例,谈一点认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发现,大部分孩子过了一开始的新鲜劲后就变得
摘要:“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国内最早提出“微课堂”的是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他提出是根据当代新课标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提出的这一概念,“微课”的核心组成是课堂视频教学,还包含与该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以及学生的反馈等教学资源,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和继承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微课堂;重要性;教学运用;注意事项  一、 前言  在地理课
摘 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办学硬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区域差异制约着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硬件整合、优化师资配置、强化队伍素质、完善长效机制探索,全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均衡;区域;教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摘要:学生在学习上的存在感直接影响着他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在班级教学中有一小部分的后进生(或随班就读生),他们的存在感极其的低,作为一名综合实践老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程的优势,帮他们寻回存在感,并不断地夯实、滋养存在感,使其存在感永存。  关键词:存在感;激励;微调;展评;分享  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让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头疼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因此破
摘要: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能让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和形象,能促进探索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放宽心去做、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小学;数学思维;模式  实验教学,能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全面提高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数学史这一学科的由来、发展等概念,进而挖掘数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微积分教学案例探究数学史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教学的指导作用,阐述学习数学史对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铺垫作用,最后分析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学史;中学教学;大学教学;指导作用;微积分  数学是奇崛的,它使世界的万物能在纸张上运转。将客观的世界抽象为算符,是数学的一大特征。在数学中,函数
摘 要: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这个时代,学情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在不断推进课改,身为一线教师,践行学生自主化管理是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提升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天性;自主化;执一  我作为一线教师,担任班主任,常听到不少同行的“牢骚”,其中主因之一在于:学生的价值观、意志品质等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往的教育经验在使用时经常碰“钉子”,教师的“权威感”被渐渐侵蚀,甚至影响到了生活质量。我们在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数学解题教学。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时,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具体的结论,而且也要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产生自己的理解,并将其发展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应如何积极分析引导、注重方法积累、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分析引导;方法积累;初中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计算机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分析,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环境以及一些优秀的计算机基础教材,探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较好地克服了教学资源重复与课程考核单一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考试;教学资源  一、 引言  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程,是所有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使用的教材,尽管教材
摘 要:新生的适应问题一直是初始年级心理辅导的核心,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我校开展校园心理剧这种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人和事,给学生提供互助的氛围和平台,提高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能力,使学生学会心理调节,减缓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校园心理剧是一种有效地心理团体辅导模式,它生动活泼、积极向上,能真正达到让心理教育感染人、影响人、帮助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