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优秀的教师语言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感染是无可估量的。高水平的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那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哪些艺术特点呢?
  1、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比如语文教学中涉及其他学科的问题。这当儿,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感到你那圈“智慧光环”,认真而力求准切地应对类似的每个问题,这样不仅树立起了形象,而且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东西,以加强对45分钟课堂的兴趣。
  2、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媒体领域的渐渐“入侵”,语言幽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的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当我发现安排在下午的课中,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便加重语气提醒说:“xx同学有些‘目似瞑,意暇甚’了吧!”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意的笑,自然比生硬地抛出一句:“xx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好得多。
  当然,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者挖苦性过强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影响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3、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课堂中,教师一句有意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比如当某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出人较大时,教师可以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然后对全体同学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其实这个问题倘从xx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学生,使他有了更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
  4,课堂语言的凝练性
  课堂语言如果无重点,索然无味,那么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凝练性,以便让学生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笔者曾在所教同行班中,就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效果做过实验,结果表明:用语拖沓罗嗦、拐弯抹角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简要精练,高度概括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热烈、迅捷。教师应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在认识课堂语言艺术特点后,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1、教学语言必须做到确切、明白。
  笔者在教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马玉祥在朝鲜人民房屋被炸、四次听到哭声、情况非常紧急、踹开门扑了进去时,举某位学生进教室时把门一脚踹开的行为作为对照。笔者用平缓的语调说:“学生踹门行为不文明,志愿军战士踹门表现了英勇救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如此比较,言简意赅,学生顿觉领悟,不仅理解了课文,而且收到了教育的效果,直到毕业,再没有人用脚踹过门。
  2、教学语言必须做到简洁、通俗。
  笔者在教《春》时,文章开头写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红了,河里的水涨起来了。…脸红了”,这是形神兼备的妙笔,笔者在让一个女同学回答如何理解时,恰好这个很少发言的学生满脸通红,笔者及时捕捉这一细节,反问全班她的脸红了与太阳的脸红了意思一样吗?平静的课堂激起了阵阵波澜,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渗透了学生的心灵。
  3、教學语言必须做到风趣、幽默。
  笔者在讲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一句时,有意将“步”写成“止少”,并问全班黑板上有没有错误。一位同学说“步”字多了一点,错了。笔者讲“止”字形,代表脚趾形,指脚。“步”字实际是上“止”下“止”两“止”,多了一点就成六个指头了,同学们恍然大悟。笔者又说:古人以迈出一脚为跬,两脚各迈一次为步。故有半步一步之说。并用体态伴着讲解,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深刻记忆了“步”字的字形、字义,以前常写错的“步”字,再没有写错过。课堂教学语言要风趣而不失庄重,要诙谐而不失典雅,要幽默而不失睿智。
  4、教学语言必须做到形象、优美。
  笔者在教《卖炭翁》时,分析诗人写了卖炭翁的劳苦、悲苦、痛苦、凄苦。课堂分析语言所蕴含的同情与愤怒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笔者因势利导,用低沉的语调讲述: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从外表写到内心,把一个满面烟火色的卖炭为生的老翁欲哭无泪、欲抗无力、欲悲无奈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同学们仔细品味,把玩不已,形象优美的教学语言体现了极强的感召力。
  陈朝霞,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其他文献
最近电视里正在热播一部电视剧,相信你一定也在看——它就是《新水浒传》。我和伙伴们都喜欢看这部电视剧,每看完一集,我们就要聚在一起讨论讨论。  娃娃同学说,看这部电视剧真是过瘾,那打打杀杀的场景真是太逼真,太刺激了。科科同学说,看这部电视剧太爽了,你看电视里那些轰轰烈烈的场面,太壮观了。平平同学说,看这部电视剧可真是震撼,你看梁山英雄与官军对阵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呵,这些同学看《新水浒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想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让他们的数学可以快速、有效地得以提升,就要加强对于学生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只有良好的归纳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同步单元:沪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二要求:生活中一定有令你记忆深刻的人或物,他给你带来的是欢乐,是痛苦,是厌恶,还是启示?请打开记忆的阀门,选择一项写下来,要通过具体的事例
语感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能力强的,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
兴趣是学生乐学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教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联结,是主体的言语结构对言语对象的加工,对语境的还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言语信息,构筑精神高地,提升精神价值。因此,学生
6月19日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格外高兴,因为我的好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一大早我就开始收拾我的小家,把它打扫地干干净净的,好让我的伙伴们能在我的小天地玩得开心!到了中午,伙
购置灯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为灯具的款式太多元化。这不同于选购大型的家具,如沙发、衣柜、书架等,在感觉上轻松得多,店铺可提供层出不穷的选择,大大地满足了我们的购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