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
  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使用使内容充实、形象,声情并茂,易于理解和记忆,而且使知识信息量加大,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下面是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无论什么事,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干巴的历史概念活起来,生动而迅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二战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让他们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录像,学生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景象及日本外相、参谋长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利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视野。例如,对于一战中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飞机、坦克等新型武器学生是有兴趣的。要一一讲述这些武器的来历,从时间上来说显然是不允许的。这得益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短短一组镜头:“飞翔于天空的鹰”、“人类模仿鹰的飞翔”、“莱特兄弟试制的飞机”、“一战时出现在战场的实习机”,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交代了来龙去脉。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家赞克夫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协同进行识别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最佳办法。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难点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历史学是培养人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智慧。”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颜色、图表、图像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能系统、动态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历史发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政治发展趋势,我巧妙设计了一组图片,有美国出兵海湾、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争、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华约解散、巴以和解、克林顿访华、江泽民访美,将这些照片配上背景音乐播放出来,学生很容易就归纳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总体趋势走向缓和的政治特点。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教学内容,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教材中某些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初中学生往往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收到了事半功倍效果。如使用新航路的开辟图时,图示中有四种符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学生看了眼花缭乱。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静态图形动态化,通过PowerPoint软件在地图上做成动画,如箭头的闪烁、自动延伸等,并加上四位航海家的头像,这样就使整个地图“活”起来,层次感强,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学生对航行路线、重要地点等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便于记忆。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传递情感,加强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更是其独有的,但光凭说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人们更愿通过感知有血有肉的生动史实,在感情上引起共鸣,而后升华为具有一定立场的道德观、人生观。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应用,效果极佳。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有一教育要点,即让学生认识日军侵华罪行并牢记这一国耻。尽管教材对此作了叙述,小字部分还有具体的描述,但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往往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如记住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这一数字,而没能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震撼。所以,在这一教学环节,如利用计算机的幻灯片功能,展示了一组图片,配以悲愤的解说、低沉的音乐,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张张日军耀武扬威的嘴脸,短几分钟,学生个个疾首蹙额,义愤填膺。他们的心灵被撞击、被刺痛,纷纷表示恨透了日本鬼子,真切领悟到落后必定挨打的道理。通过多媒体把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初中历史课堂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符合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桥梁,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如果使用过当,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重视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终将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颖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朱光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4]张红军.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5]陈彬玲.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6]陈绪常,龚明斌,等.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因此,认识知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及其前景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学生发展 影响  随着因特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迅猛发展,教学方式及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教育方
摘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态度的体验,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就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实践心得。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 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理想、兴趣、情感、意识、道德等个性因素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康向上的人格和充实完美
摘要: 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人们不再单纯地认为网络给孩子们带来的就是网络游戏等的危害,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让网络更多地带来正向的引导,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组合在教育领域全面运用,将是对教育的一场改革。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各学科课堂教学 融合要点 改进方法  1.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型课堂的优势  1.1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数据库越来越完
人类向科技高峰的不断攀登,总会导致出让世人无法置信的结果。那些以前只是被想象或只能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事物已越来越多地现身于现实世界了。这对人类应该算是莫大的福音,
摘要: 我国推行的是义务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变革任务已经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思想品德课是专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门课。思想道德教师能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育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1.引言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适应我国现在市场经济对多种人才的需求,它的弊端逐渐地显示出来。随之而来的提倡素质教育的改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因此,“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因此,“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课堂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
本文从电子巡检系统的分类及其系统配置,重点论述其应用范围及几种解决方案。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inspection system and its system config
在日本,成年人在举棋不定时,通常会求助于一种猜拳游戏,它类似于儿童游戏“石头剪刀布”。日本科学家给这种传统游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玩法:他们研制出一种机器,能够读出人的
近来,关于钓鱼岛的问题,日本政府颠倒黑白,我国人民个个都义愤填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其实,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的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入我国海防管辖范围,说明这个地方并非“无主之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们要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
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纵观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在传统的“填鸭式”或者“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也就丧失了思维独立性,只能机械模仿、循规蹈矩,盲目屈从于权威,也就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无法从历史学科中汲取知识,获得营养。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