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19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形式。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概念教学,使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握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明明清清楚楚地教了概念,学生也能熟练地背诵,可一到应用的时候就出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不明确。
  (2)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够,挖掘不够,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
  (3)教学方法不当,重灌输轻概念的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不牢固。
  (4)忽略了概念间的联系,学生脑海中的概念孤立、零散、不完整、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就以本学期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为例来谈谈解决的策略。
  一、解析概念,理清脉络
  在概念教学以前,教师要对将要学习的概念进行解析,做到心中有数。“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面积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过程中一次重要飞跃,它标志着儿童在一维空间的认知基础上,开始认识二维空间。在备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析:首先,面积概念的要素有哪些?其次,需加强哪些概念的比较辨析?最后,可通过哪些活动引导学生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表象?
  二、激发需求,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学生能否掌握概念关键的一步。而不同的概念的引入方式不一样。教师可根据具体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方式,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思维,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根据不同的概念选择操作引入,形象直观引入,计算引入,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或创设情境引入等。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引入,今年初,我和唐老师都在同一个小区买了一套住房,两套房的单价相同,在交房款时,我发现我交的钱比唐老师交的钱多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再出示两套房屋的平面图,让学生猜猜哪套是我的,哪套是唐老师的。这样引入,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思考,利用已有的经验得出结论:单价相同,是因为王老师买的房屋面积大,所以交的钱就多。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积这个概念,也激活了孩子的思维。
  三、经历过程,形成概念
  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成本质属性或规律。认知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必定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要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对形成的概念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如:我在引出了“面积”这一概念后,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举例说一说周围物体表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摸一摸桌面,数学书封面,感受一下它们的面和面积,再比较它们的面积的大小,让学生明白,物体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出示几个不一样的平面图形,让孩子感受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出面积的概念,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记忆就深刻,理解就透彻。
  四、抓住精要,浓缩概念
  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概念定义容易被遗忘,起作用的是浓缩后的概念精华——即概念的简单而本质的关键词。这是概念本质属性的表征,它占据记忆空间少且易于提取,因此概念教学必须经历概念精致浓缩的过程,有效巩固概念。如:面积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表征就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只要掌握并记住了这两个关键词,以后在任何时候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进行运用了。
  五、比较辨析,深化运用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容易混淆的概念作比较,可以澄清模糊认识;对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含义作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建构概念,更顺利地利用概念解决问题。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至少有两对概念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第一,周长和面积的区别;第二,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在新课展开和练习中加强了两者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辨析;“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中,我们既要加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又需加强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还要加强这些面积单位的运用练习,这样的比较和运用将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当然,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要几节课甚至是一个阶段才能完成概念建构。但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一定能事半功倍,使学生能真正意义上的把握概念。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陈幼民,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源泉。人类从蛮荒走向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每一次进步无不体现着创新的思想光华。创新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创新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责任更为重大,因为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那么,如何在教
兴趣是一个人的最好的老师。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特别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内容丰富,语言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语文时,兴趣作用更大,其学习往往随兴趣而迁移。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浓
松江本《急就章》rn《急就章》又称《急就篇》,由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编纂,把当时的常用之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能力等方面,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为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主办的以“人类与人工智能”(AI&I)为主题的“2018
期刊
摘 要:作为教学媒体,计算机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延伸教师教育功能,因此是促进教改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思维  计算机之所以能在教学中起到这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事先编好的具有各种功能的课件,计算机只是执行这些功能。而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知识
唐朝是诗歌的时代,也是书法的时代,能够兼书家、诗人双重身份者却不多.李绅(七七二—八四六)的诗书皆不算一流,但留下两首《古风》,一块龙宫寺碑,也堪在唐代诗歌史、书法史上
摘 要:中学的政治课,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密切,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原理抽象,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激发;兴趣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这就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
摘 要:学信息素养就是信息素养涉及数学的部分,包括信息(主要是数学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数学分析及应用,具有敏锐性、果断性、正确性、自如性、独创性等品质。培养中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培养需树立学生的数学信息意识,并立足课堂教学和利用现代网络。  关键词: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思路;中学生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