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培养思路与途径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信息素养就是信息素养涉及数学的部分,包括信息(主要是数学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数学分析及应用,具有敏锐性、果断性、正确性、自如性、独创性等品质。培养中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培养需树立学生的数学信息意识,并立足课堂教学和利用现代网络。
  关键词: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思路;中学生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巨大动力之一。提高人的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要发展问题和教育问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必备素养,如何科学有效的加以培养和提高,日益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紧迫课题。
  一、数学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ction Literacy)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就是以物质的装置(主要是计算机及其外围装置)代替原来由人来从事的信息加工处理工作的时代。由于计算机的运用,需要数学更加自觉和更加广泛地渗透到信息技术的相关领域中去。数学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它指的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研究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中,运用数学、获得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的说,数学信息素养就是信息素养涉及数学的部分,包括信息(主要是数学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数学分析及应用。良好的数学信息素养应具备以下五大品质:捕捉信息的数学敏锐性、筛选数学信息的果断性、评估数学信息的正确性、交流数学信息的自如性、应用信息的数学独创性。显然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具备,是一个漫长的极其不易的过程,需要中学数学教师有意识的将信息素养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从而达到信息素养与数学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
  二、数学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路和途径
  1.树立中学生数学信息意识
  中学生数学信息意识指中学生个体具有数学信息需求的意念,对数学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数学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为个人发展服务的主观愿望。中学生数学信息意识主要包括:①能认识到数学信息的重要作用;②对数学信息有积极的内在要求;③对数学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中学生数学信息意识的培养,是呈多样化、立体化的,主要是通过学校数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因此,在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数学教学来实施中学生数学信息意识的培养,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以渗透为原则,通过优化教学信息的交流方式和传递过程,实现师生数学信息意识开放性、动态化的交互扩展,从而使中学生从小树立起牢固的数学信息意识。
  2.立足课堂教学,优化数学信息培养主渠道
  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探究数学信息的技能,并能把各种数学知识融合贯通、实际运用,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信息素养,包括:引导学生知道何时需要数学信息、需要什么样的数学信息、找到所需的数学信息,评价和筛选数学信息,利用所学数学知识组织分析数学信息,运用数学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
  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实质是中学生数学思维和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数学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思维的活动,课堂是师生数学信息交流的主渠道,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数学信息“收集与预存-传递与交流-运用与创造”的流程主线,设计数学教学“预习铺垫-问题探究-应用反馈-实践评价”等环节,以数学信息的流动带动数学教学和学生思维的拓展,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
  3.利用现代网络,拓展培养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编织一个覆盖全球的教育网络,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先进的物質基础和广泛的资源途径。网络数学信息资源是难以想象的宽广,它为中学生数学信息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培养通常包括“感知情境-提炼课题-自主探索及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结果评价-扩展延伸” [1]等环节。
  (1)感知情境。情境的感知,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感知和学习感知,是学生的自身需求,也可以是教师主动向学生提供感知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提炼课题。通过感知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紧接着,应以学生为主,师生合作提出课题,明确课题探究的目标。这里的目标可以包括:课题的由来,学生现有的认识和将来的期望,探究的必要性,问题的意义和价值,课题与生活的联系等等。
  (3)自主探索和网上协作。学生明确学习和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带着问题独立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但由于网络环境下,信息量大,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在这一阶段,师生、学生之间有必要经过交流与合作,才能使获取的信息是有效的。
  (4)课题小结。收集互课题相关信息,应让学生先主动独立完成小结,这一步有赖于学生如何使用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并利用自己的语言和数学知识对课题进行小结。必要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把所获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利用所用数学知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5)课题评价。评价中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不能仅以学生的课题小结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应该关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和智力参与的程度。教师可以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多项目灵活有效地评价学生。例如:获取数学信息的速度、获取的有效信息量、筛选数学信息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或参考。在评价中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时,不能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苛刻衡量学生,而应注重鼓励评价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正面肯定的同时,还需指出学生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课题延伸。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教师指出的不足之处,查阅相关书籍、访问相关网站,对已经小结的课题进行延伸和补充,推动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中学之中探究和推广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把信息素养融入到中学数学中加以整合,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这既是新世纪实施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关乎国家信息化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建设者重要素养的基础性工程,值得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者作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汪国华.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
  [2]刘英林. 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的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1)
  [3]梁远玲. 试探初中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及策略[J].教育导刊,2010(9)
  [4]李星云. 植根课堂教学,培育数学信息素养[J].天津教育,2006
  [5]杨雪君,蔡历亮,应海燕.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有效同伴指导[J].基础教育论坛,2009(4)
  [6]陈光全. 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的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合贯通更熟练。我们都知道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该如何有的放矢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源泉。人类从蛮荒走向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每一次进步无不体现着创新的思想光华。创新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创新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责任更为重大,因为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那么,如何在教
兴趣是一个人的最好的老师。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特别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内容丰富,语言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语文时,兴趣作用更大,其学习往往随兴趣而迁移。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浓
松江本《急就章》rn《急就章》又称《急就篇》,由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编纂,把当时的常用之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能力等方面,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为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主办的以“人类与人工智能”(AI&I)为主题的“2018
期刊
摘 要:作为教学媒体,计算机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延伸教师教育功能,因此是促进教改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思维  计算机之所以能在教学中起到这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事先编好的具有各种功能的课件,计算机只是执行这些功能。而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知识
唐朝是诗歌的时代,也是书法的时代,能够兼书家、诗人双重身份者却不多.李绅(七七二—八四六)的诗书皆不算一流,但留下两首《古风》,一块龙宫寺碑,也堪在唐代诗歌史、书法史上
摘 要:中学的政治课,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密切,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原理抽象,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激发;兴趣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这就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