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充分认识到电教媒体,包括录音、幻灯、录像、CAI课件在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课文《七子之歌》的教学设计,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尤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对教者与学者都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加细致的目标。教者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语文版小学教材,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相当明确、细致的要求。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设计都是经过精心安排,都有向课外进行延伸拓展的空间。如果不能适时地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全面展示教学内容,更无法将教学拓展至更深层次,无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和实现学科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在教学《七子之歌》一课时,教者在课前就布置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澳门、香港的有关知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各种电教媒体,如录像、广播、上网等方式,自主收集和整理有关澳门、香港的历史与风情,澳门、香港回归的背景资料等,查阅有关作者闻一多先生的资料,使学生初步认识运用电教媒体探究课题的优越性。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分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所收集整理的资料相当详细,甚至超出了教者的预期,这不得不归功于学生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的自主学习。
  
  二、运用电教媒体使作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有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不少的学生常常视作文为畏途,这也是长期困绕家长的一个难题。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者没有很好地因势利导,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让作文教学“活”起来。如在语文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语文生活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而第一单元编排的几篇课文《开国大典》《七子之歌》《詹天佑》都是围绕“爱国”两个字。写作要求是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把在学习课文时了解到的有关情况选择性地写出来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写,可以附上有关的图片。在设计《七子之歌》教学时,学生已经通过自主运用各种媒体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评论等,这样他们在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他们习作的形式、内容也呈多样性。试想,如果光是教者简单的说教,没有电教媒体生动形象的再现和演示,那么学生们又该大呼头疼了。
  
  三、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如果教者只注重单一的灌输,学生强迫性接受的记忆既是短暂的,又是“囫囵吞枣”式的。而适时适地地运用电化教学,既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消化和理解。在《七子之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者首先播放由《七子之歌》改编的歌曲,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所蕴藏的情感。在课文结束时,教者再次播放《七子之歌》MTV,达到再一次升华情感的目的,也将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引入高潮,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幻灯出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引导全体学生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又一次经受洗礼,产生共鸣,为后续的教学夯实基础。这样,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同时,体验到运用电化教学带来的全新感受,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为了实践这些目标,在教学课文《七子之歌》时,运用电教媒体使学生不但深入理解了诗歌的内涵,也了解了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感受到当时诗人创作诗歌时悲愤的心情和对祖国无比的挚爱,感受到一颗赤子情怀,同时更激发了学生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而诗歌《乡愁》的展示,则让学生对台湾回归祖国充满了期待。这些都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五、运用电教媒体使语文教学与社会接轨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专注于知识的传授,而现代化的教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无法实现教育教学服务于社会的目标。脱离了这一目标,将使语文教学缺乏伸展性、发散性,而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则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在《七子之歌》教学设计中,运用电教手段将课文内容向外进行延伸,将历史背景、发展现状有机地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综上所述,电教媒体广泛而适时地运用将语文教学带入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使语文教学更富于艺术性,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减负增效是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客观需求。本文希望通过反思平台的创建和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反思,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反思;地理课堂;构建    一、反思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的21世纪,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客观需要我们的下一代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提取地理信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脸谱化阅读方式使他们不能深入作品的内部,并陷入“套板反应”的泥淖。校正这一阅读方式,可采用如下策略:在文本细读上,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教材处理上,“由篇到类”与“由类到篇”相结合;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化“废”为宝,巧妙利用学生“臉谱化”的阅读感受;在问题设置上,可补充一些聚合型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脸谱化阅读方式;教学策略  教学《赤壁赋》,探究“苏子愀
艺术史告诉我们,西方最早的素描就是画家们的手稿,也是画家创作的前期准备。中世纪,图式就是图像、象征性的符号占主导。中世纪以后,艺术家对图式进行矫正、调适,以顺应需要为出发点,成为探索现实、处理客观存在物象的手段。  现代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老一辈艺术家王式廓、董希文和吴作人诸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认为,素描教学的任务不是结构,而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结构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手段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习作时运用的素材陈旧,甚至有些学生三年来一直都写着同一件事,似乎无论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他都能联系到这件事上。选材雷同,毫无新意可言。而作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积累习作素材。  一、留意素材积累内容的多样  1.积累看到的精彩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学生日日生活在其中,一双小眼睛看着“红黄蓝绿”,看着大家的“你来我往”。看,环卫工阿姨早早地清扫起了马路;
湖南省溆浦县警予学校(以下简称“警予学校”)创建于1916年,前身为“溆浦女校”,创办人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妇女领袖向警予。1978年经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定名为“警予学校”;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学生2900余名,教学班48个。这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老牌名校,又是一所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和办学特色人文
虽参加工作14年,但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和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雾里看花,无所适从,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充电了。刚好,此次有幸作为市级语文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学习,领略了董晓平、韩军、赵谦翔等几位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独特的教学方法,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这次清华学习,既实现了我18岁时拥有的梦想,又再次
[这是一次教研活动中的一堂公开课,中午12:30开始上课,打破了学生的作息规律。12:25,学生们进入微格教室。课前,教师下发一张A4白纸。]一、“葛优躺”开启思维的广度  师:现在是中午时间,同学们刚刚吃好饭,是不是有些困啊?  生:(笑笑)还好,还好,有一点点。  师:那么,我们先来看张图,轻松一下吧。  [用课件出示“葛优躺”图片,如图1。]  [看到图片,学生立即发笑了。]  师:看到过这
编者按:湖南省湘西雅思实验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用自己的创造性智慧和辛勤努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打造出名动三湘的办学品牌,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本刊特别选登了4篇相关的文章,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共享成功的经验。  湖南省湘西雅思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雅思实验学校”)从2005年创办至今,历次参加市里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稳居第一,历次参加全州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名列前茅。近年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已经从创办
摘 要:英国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学生和教师有良好的关系,教育将变成令人感兴趣和快乐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护甚至比他的学问和修养更重要。”由此可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教育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冲突不时上演。本文主要从“情”与“爱”并行、“信任”与“沟通”并重两方面,阐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做法;体会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以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对于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基层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尤为适应。PBL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达到使基层护理人员既提升学历层次又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