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关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少专家主张把语文教出“语文味”,不能使语文处于说教式的、空洞的、纯知识传授状态。文章认为,要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使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目的。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传统文化 阅读体验 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指在教学中,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和人文取向的价值尺度,把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作为关注焦点,对中外人文精神传统进行创造性的吸收、整合、超越。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考虑人才成长的差异,考虑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改变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文本语言的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他们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黄河!”这是诗人余光中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赞美。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基本的社会公德一知半解,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神文明支柱,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东方的基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育人之师所肩负的重任。如,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挖掘、探究。比如《颐和园》使学生观赏到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黄河》、《三峡之秋》使学生领略旅游文化的旖旎风光;《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个性化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个性化阅读,是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最终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只有使学生真正具备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才会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如何将阅读文本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阅读,是个性化阅读实践探索的内容。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放眼社会生活,广泛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丰富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今后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氛围,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过程与效果的并重,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阅读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独立感受、体验、思考,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语文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提倡在情感体验中学语文,不仅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落实“新课标”的一项操作性实践,希望能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更完整、更具实践性的领域里有新的突破。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审美体验。“什么是美感?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和评价”。教师应该吸取文本阅读中的愉悦经验,让学生意会,学会欣赏。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可提示: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作者的心境、情怀。通过以上提示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基本感受到作者眷恋、向往、赞美之情,以及悲凉、孤寂之味,为理解课文内容,体悟其情感奠定基础。而《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醉”暗点“红”。满林枫叶,火红如醉,在诗人看来,不是秋霜所打,而是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在这里,色彩中饱蘸着感情。它已经超越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是运用色彩,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在这里,诗歌不能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形象描绘引发读者的联想,唤起读者相应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读一些字、词、句中优美的意象,体味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的阅读变成愉悦的审美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刘芳.教育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急性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急性白血病(AL)骨髓抑制伴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AL骨髓抑制伴感染患者50
对小学生来说,通过阅读逐步形成一种能力,这不是朝夕可以实现的。他们要经历积累词语、读通句子、读顺段落、读懂文章的过程,并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阅读能力。那么,在目前的阶段,如何教给学生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何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读懂一篇文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读好课文  教科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内容,一篇课文从初读到后来的复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诵读。读好课文,首
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1]rn人们常说:“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rn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最好的语文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而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过程管控与施工质量、施工造价管理是建筑项目开展中的关键所在.而通过
目的:分析结肠镜诊疗前个性化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以为患者的临床科学护理提供可行性借鉴.方法:采用医学样本实验研究对比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结肠镜诊疗的1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不难发现,同一个学科、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因为能深入浅出地讲清问题,语言符合规范性的职业习惯,教学取得了成功,而有的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
D-Ser(D-serine,D-型丝氨酸)是一种常见的D-型氨基酸,是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内源性激动剂,具有调节NMDA受体的功能,可以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因此研究D-型丝氨酸毒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D-Ser的代谢可能与DAAO(D-amino acid oxidase,D-型氨基酸氧化酶)有关系,DAAO代谢D-Ser的产物之一过氧化氢可能是导致肾毒性的直接因素。本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D-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扶正消瘤汤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7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采取常规内分泌治疗;观察组47例,在此基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丹参注射液对CYP450三个亚酶(主要是CYP1A2、2D6和3A4)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采用由氨苯砜(20mg/kg)、咖啡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