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魅力刍议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但中职学生对其了解着实有限,本文从四方面对这部名著进行艺术赏析,以期学生能真正从文学角度上理解名著的魅力。
  关键词:社会现实 人物形象 结构 语言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表现了“乱自上作”、“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一.“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构成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的指导思想,是第一部正面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
  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小说以他的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如皇帝昏庸,上有高俅、童贯、蔡京、杨戬四大奸贼,中有梁中书、高廉、贺太守之流的赃官污吏,下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的地方恶霸,正是这样从上到下的黑暗统治,把许多英雄逼上了梁山。小说具体描述了他们各自被“逼上梁山”的经过,这些英雄出身不同(包括上自拥有“誓书铁券”的封建旧贵族,下至渔夫猎户),遭遇和经历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但都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小说由此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乱自上作、官逼民反,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者的行动。
  二.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写人的文学,一部小说离开对人物的精美塑造,就谈不上是小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在古典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这部小说共写了六百八十五个人物,高度融进了人物独特形象的精心塑造,特别是对一百单八人的描写,各个面目不同,刻画得形象逼真,人物活灵活现,令人惊叹。故金圣叹曾赞:“《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一百八样”。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地位、社会身份的不同,他们性格又有着独特个性,作者紧紧抓住人物自身的特点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样是写人粗鲁,也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
  三.语言上开创了口头文学语言,更具个性化、形象化
  《水浒传》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生动传神、个性突出、极富表现力。金圣叹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如潘金莲听了武松说”篱牢犬不入”后,指着武大便骂道:“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也要着地。”(24回)
  语言鲜活泼辣,一个市井泼妇形象跃然纸上。
  四.“百川归海式”的结构
  《水浒传》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比如小说以高俅发迹为开端,有交代起义背景的作用;高俅逼走王进,是官逼民反的开始。由王进引出史进,由史进引出鲁达、朱武、杨春,一个引出一个或几个,像滚雪球一样,直到一百单八将齐聚梁山。这种百川归海式的结构,成为小说结构安排的最大特色。而且,《水浒传》中的很多故事情节,既可以独立成章,将某个人的几篇故事串连,又可以成为人物“传记”。如“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三打祝家庄”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章节。
  当然,《水浒传》除了以上四方面可以赏析外,还有许多值得赏析的方面,如主题内容研究、关于女性描写方面等等,但窃以为,这四个方面已经足够使中职学生了解这部名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水浒传》名家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基于特殊手段叙事的图画书,其叙事达成建立在非文字叙事手段的特殊叙述能力上。这类图画书的阅读审美是特殊的阅读审美,其审美对象、审美感受、审美方式都具有特殊性。  关键词:图画书 特有叙事手段 阅读审美  一.基于特殊手段叙事的图画书  图画书是相对于纯文字书的一种书籍,在文字外,它还依靠非文字手段,如图画等进行叙事。其中有一些图画书,其非文字叙事手段的叙事功能非常特殊,是文字手段无法替代的
【摘 要】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本文结合实际讨论了在会计实务中合理处理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盘点  1.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
【摘 要】由于企业性质、历史沿革、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其财务管理体系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企业要分析现有财务管理体系的利弊,保证财务管理体系能够与企业的发展共进。以下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分析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分析  1.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1.1科学、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总结朱自清的古文教研思想,阐述其“小处下手与大处着眼”的古文教学和研究方法,指出其对当今古文教学和研究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文教学 研究方法 小处下手 大处着眼  从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以后,直到1925年夏,朱自清从事中学国文教学工作长达5年之久。此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继续开设国文课。朱自清不仅在国文教学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及时总结经验并形成一定深度的理论
内容摘要:《苏秦始将连横》中苏秦的言行时时展现儒家士子精神风貌。首先,苏秦身上有着《论语》中所诠释的“士”精神。其次,苏秦与《论语》中的孔子一样执着于自己的道。第三,以家人前后对苏秦之态度,反衬苏秦形象的挺拔、坚韧。苏秦的形象随着《战国策》的流传而逐步深入人心,本文根据《论语》中提出的“士”精神尝试对苏秦形象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 儒家士子形象  《苏秦始将连横》作为《战
部门决算工作中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时账不及时、报表审核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财务决算编制质量,建议采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规范财务核算等措施提高部门决算水平.
【摘 要】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是经济核算中两大确认基础。在信用经济中为了反映经济体完整的经济资源状况,前者取代后者有其必然原因。目前无论是微观企业核算还是宏观国民核算,权责发生制都取得了主导地位。而在财政核算中,由于现代政府形成的历史原因与运营特点决定了现金收付制具有相对的优点,因此现金收付制一度在财政核算中占有主流地位。然而,发达国家政府营运透明化、效率化改革,经济全球化中财政风险的测算与控制
美术课程作为高中教育的一个科目,它可以发挥学生的审美和艺术潜能,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为其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将会在学生成年后的生活中,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从学习美术课程发展出来的相关技能与能力,可以多方面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上。例如视觉传达技巧有助于在工作上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念,提升个人的敏感度和观察能力,使人更懂得关注视觉上的细节,从而有助
研究性教学是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分析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会计学专业
内容摘要:狄更斯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以细腻笔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儿童形象。本文以  其《雾都孤儿》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成功小说中那些命运多舛、不向命运低头、真诚与感恩的三  种儿童形象,以证明狄更斯儿童人物塑造的魅力。  关健词:儿童形象 人物塑造 艺术魅力  迄今为止,东西方文学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儿童形象。而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对国内外儿童形象塑造来说,意义非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