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人们的思想也需要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进步,如今的时代是一个注重创新、注重探索的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了,转化教学模式,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人才是趋势所在。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探索思维的培养,通过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让这些祖国的花骨朵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那么到底“学案导学”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看,就是通过“学案”来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不难看出,“学案导学”的主体不再是老师,它的主体已经变成学生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学案可不同于传统的教案,教案针对的是教师在上课中运用的一些知识点,主体是教师,而学案即能起到帮助教师教学的作用,同时更大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在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的课堂中,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由老师主导,而由学生自己探索学习,老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更加生动、更加灵活,没有了以前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锻炼到自己的思维,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逐渐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
  二、学案导学应遵循的原则
  1.换位原则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教案與现在的学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数学老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必须要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为学案编写的主要受用体,想象自己如果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某一课题知识时可能会在哪些知识点遇到困难,然后在以老师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作为老师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站在不同角度来写这个学案,它才会对学生产生实际作用,真正发挥出“学案”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作用。
  2.质疑原则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很多数学老师没有在课堂中设置提问的环节,很多学生下课后也并不会想着要去问问题,这样下去慢慢就会在学生心中累积越来越多的疑点,不利于数学的学习,所以在“学案导学”课堂中,质疑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只要学生一质疑,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就要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如果实在解答不出来,教师再做引导,与学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3.推陈出新原则
  “陈”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新”就是学案导学应该具有的新的教学方式,大家都知道,传统课堂普遍都是沉闷的、无聊的,为什么呢?因为都让老师自己一个人讲去了,学生什么也做不了,在“学案导学”新型课堂中,要结合数学课与学生的特点,要注重课堂轻松氛围的构造,想办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以放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成长。
  三、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及老师应该做什么
  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学生和老师都不是独立的,老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要注意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体现出来,尤其是重难点,同时还得注意学案不等同于教案,所以在梳理知识点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拿到学案后能通过自己学习掌握住这些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数学课本的知识点重难点熟稔于心。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拿到学案后,应该做到明确学案所讲的知识点,要带着疑问对学案进行学习,认真、自主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结合实际
  任何教学方式都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施“学案导学”模式时,必须做到结合初中数学课本的具体知识,不能脱离课本知识,不能过于宽泛,要有明确的教学思维,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都必须要想到,还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开展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
  2.设置问题
  就是一个中心思想:“以学生为主”,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必须要做到动脑,要动脑就得由老师们设置难题给学生们,所以在数学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把难题交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动脑思考,最后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3.互相评价
  前面说到提出问题,在预留时间结束后,还需要一个学生们互相评价学习的环节,可以随机让几位同学对之前的问题进行自己的结论阐述,讲出结果,并详细说明得出过程,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针对该同学的结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当然学生们互相评价完成以后,老师还需要进行总结,对于正确的地方进行表扬,对于欠缺的地方加以补充。
  结束语
  学案导学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只要把握住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一准则,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出“学案导学”的作用,逐渐培养出学生自我学习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江美青.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应用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0):64.
  [2] 吴明见. 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6(23):36.
  [3] 林溶. 初中数学基于导学案的概念教学策略探讨[J]. 读与写,2015(3):207-2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软文化提升的一个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和技能的一把利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学科的优势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宝贵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信息,从古代到现代,我国教育经过层层洗礼发展至今,文
纵观近几年高考生物学科呈现的一大特点是试题紧扣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大部分选择题和部分非选择题的情景和答案都是来自于教材及教材旁栏知识和课本小资料,如2018年全国理科综合Ⅱ卷生物试题就体现此特点。如再理科综合试题中生物选择题共六道,其中有第1、第2、第5、第6选择题涉及课本小知识;非选择题体现最为突出的是37题(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本题考查考查“消毒”和“灭菌”知识,共设有五道小
【内容摘要】新劳技课程纲要提出:学科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素质教育。劳技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劳动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方面。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劳技学科素养,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落实三维目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劳技课课堂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重视第一个知识能力目标,而忽略第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逐渐推进,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以计算技能以及解决常规问题为重点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开放题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新题型近年来成为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展开讨论,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題 特点 方法  引言  开放题对传统的数学教学而言是一种更好的补充,科学有
【内容摘要】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物理是与人们生活最为接近的一门课程,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而培养学生,不仅是需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所以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现在教学模式中的必然发展趋势。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心,在本文中对初中物理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 物理 课堂教学 生活化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
一、地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内涵  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社团活动是对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补充,能够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指的是由学生组建的一个学生组织,大多由学生自发组成,在社团中的学生大多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在校园中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参与体验。  地理社团指的是学生们对地理学习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然后一起参与的社团组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科的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跨学科理念下对科学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科学教师需要遵循新课程这一要求,积极打破学科之间各自为政的壁垒,实现学科间各知识的综合发展,让跨学科知识可以渗透在科学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有效地迁移知识,构建全面立体的知识结构,实现科学知识的高效学习。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教学为例,探讨跨学科知识在其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成长的关键,但是许多教师仍在沿用着旧时的讲授制教学,不去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依旧麻木僵硬的将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导致他们对高中地理科目毫无兴趣,课堂昏昏欲睡。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对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做逐一深
【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文化常识考查题作为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掌握古代官职调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易面临望文生义、模棱两可、顾此失彼等问题;本文试图从古汉字溯源、例句记忆、联想、典籍积累四方面入手,以此对古代官职调动知识的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常识 官职调动 学科核心素养  一、关于古代官职调动知识  古代官职调动知识在语
【内容摘要】举例说明公式c=n/v 在高中生物渗透作用中的具体应用,例如,渗透作用题目中关于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确定。  【关键词】c=n/v 渗透作用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思维能力就是生物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解题问题上,最主要的是在解题思路及应变能力方面表现较差。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