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死的对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是戴望舒晚年的作品,1948年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2018年出版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共收入了十首中国新诗,《萧红墓畔口占》收入九年级下册第一单。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安葬于香港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本首诗就是戴望舒在一次去萧红墓凭吊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作第一稿发表于1944年9月10日,题为《墓边口占》。
   “口占”是指出口即成,《萧红墓畔口占》这首短诗只有四行,看似平淡,却表达了诗人对挚友萧红的强烈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简短平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绵长真挚的情感和沉重的哀痛。这首悼亡诗并未浓墨重彩地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诗人用平实质朴的谈话风格一样的叙述语言表达内心情感,读来具有特别亲切的艺术感染力。
   戴望舒是一位怀着时代的忧郁而又敏感的诗人,萧红虽是小说家,本质上却是位“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1]。随着这两位诗人在文协活动、文字和私交上交往的加深,彼此也就有了更多的精神共鸣。他们以纸笔为武器,宣传抗日救国。戴望舒说过:“萧红逝世的情况是很悲惨的。在日军统治下埋葬一个死者也是不容易的。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張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了一辆板车,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2]该诗在初次发表时,第二句“放”前有一“偷”字,这个“偷”显示出戴望舒凭吊萧红时境遇的险恶。自香港沦陷后到第一次凭吊萧红墓的一年时间内,戴望舒经历了严峻的生活磨难。诗人被捕出狱后,就一直生活于日寇的监视之下,人身极度不自由,这时的香港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牢笼。[3]“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去凭吊一个昔日的友人,戴望舒默默将苦难与愤懑内化为激励自己在黑暗中前行的勇气。这时,诗人带着一种庄严、一种凝重来探望萧红。“我等待着,长夜漫漫”,既生动地反映出诗人痛失友人后的感受,也隐喻了诗人的处境。这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在日寇铁蹄之下,诗人与逝者于黑夜中寂寞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与上一句构成了一段生者与逝者的无言对话,其中融入了相当深刻的生命感悟。社会现实如此黑暗残酷,“我”这个生者生活在无尽的黑夜之中,而“你”已经逃离了这个乱世。潮涨潮落,“你”现在可以悠闲地躺在海边,静静地听着海浪的低语。这一句诗,道出诗人对萧红逝去的沉痛惋惜,又有作者对朋友超离现实折磨的几分羡慕;同时也道出了诗人对生与死的一种深刻的体悟:即使阴阳相隔,朋友间的情谊仍然可以永生。这是两个主体之间在诗性空间的对话与交流,诗的意境悠远,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4]。
   戴望舒诗歌受现代主义象征艺术的影响,常常借意象象征性表现内在的情感体验。诗的第二句“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中“山茶花”的意象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有高洁、淳朴、坚韧之意。诗人或歌咏茶花,或借茶花来抒发情感、表现人格,比如清代刘灏的《山茶》中写道:“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把茶花比为松柏的陆游写道:“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同样是歌咏茶花的高洁,本诗中“红山茶”这一意象的运用,显然有较丰富的象征意义。萧红爱花,戴望舒用红色的山茶花来寄托诗人对萧红的哀思,这火红的山茶恰是萧红热烈、灿烂一生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萧红高贵品格的赞美。惟有“红山茶”意象最能契合萧红不甘寂寞、坚毅不屈英姿和热烈奔放的诗人情怀。同时“红山茶”,礼赞生命之花热烈绽放,也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呈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戴望舒前期诗歌注重新诗的韵律节奏和音乐美,最具代表性的为《雨巷》。但后来,戴望舒认为僵化的韵律束缚了诗歌内在情绪的表达,主张诗的内在情绪和外在形式的统一,追求新诗的散文美,主张用自由的形式配合诗歌情绪的书写。与前期的《雨巷》整齐而有节奏韵律的格式不同,从诗的形式上,《萧红墓畔口占》摆脱了外在韵律的束缚,采用了散文化的叙事语言和形式,借诗情的抑扬顿挫,呈现内在情绪节奏。虽然这首诗歌没有外在韵律,但内在结构上却有着巧妙的对称与平衡。从日本监狱中出来不久的戴望舒,不顾病痛,艰难“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去看望已逝的挚友,六小时的行程既指路途遥远,也指时间之长,而且这不是轻松愉悦的六小时,是诗人感到百般寂寞的六小时。所以,在这种时间、空间的“长”中包含着一种心理的“沉重”。而下一句写诗“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不是“墓畔”而是“头边”,彷佛萧红并未逝去而只是睡着了,诗人情绪得到调适,沉重的心情得以缓解,告慰友人后的心理变得略显轻松。这两句诗暗含着长与短、重与轻的巧妙对比。“我等待着,长夜漫漫”,诗人仍旧生活在黑暗之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而相对应的是逝者却早已摆脱人世困境,悠闲地静听海浪低语。前两句的“动”与后两句“等待”“卧听”的“静”构成对比。长与短、重与轻、生与死、动与静、寂寞与安逸,诗作在对比中形成情感起伏的节奏,透露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折、变化,它们建构了这首诗层次分明而又曲折跌宕的结构。[5]这首诗虽然形式上是散文化的,却暗含着内在的韵律感。诗歌虽然每一行字数不等,但是每一行都为四个音节,音节错落变化,读来自然、亲切、和谐,具有生动的口语节奏特点,富有独特的音乐美。
   注释:
   [1]茅盾.呼兰河传·序[M].哈尔滨出版社,1991:705.
   [2]杜宣.忆望舒.飞絮·浪花·岁月.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77.
   [3]郑择魁,王文彬.戴望舒评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166.
   [4]何希凡.穿越生死之门的诗心互照——读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J].名作欣赏,2007(03):120-123.
   [5]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J].读书,2001(12):43-48.
其他文献
2020年高考山东卷的第20题对语言文字应用考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题要求考生比较原文画线语句与题目改写语句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考查考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该题也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一课程目标的考查。   该题是对考生理解和运用句式、修辞、炼字、语体等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若要
语文学习与英语学习有极大共性: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均是语言的习得掌握。条件允许下,语文教师可尝试把英语词、句、篇引入高中语文教学。这不仅便于学生对母语的掌握,也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引入英语词、句、篇并非让英语喧宾夺主,占用语文课堂有限的时间。而如鲁迅先生言“占有、挑选、创新”,选用对语文教学有助的英语词、句、篇,以创新课堂形式,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效率。  笔者在高中语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说明是: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这一抓手,而小说知识教学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的知识教不好,一个是现有的知识不够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好现有的知识  “在现在的中小学小说教学中除了被拧干的人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作为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即狭义的散文来说,文学理论家们已经把它的主要特征概括得很完善了: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1]《故都的秋》作为一篇被选入教材的经典性散文,自然具备了散文在普遍意义上的特征,然而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它寓于普遍性特征中的“特殊性”,思考在散文体裁层面关于写“秋”的母题中,《故都的秋》到底好在哪里。   一、主观性情的抒写   我们知道,郁
传统教学总是以单一的篇章为教学单位,学生的思维只能局限在具体的篇章中,这与生命个体统整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身心意识囤于一隅,思维意识深受禁锢,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良性发展。一直以来,语文教材以文选的方式编排,旨在通过经典规范的范例资源,让学生在感知理解、洞察内化中陶冶心灵、生长能力、发展语感。但这种文选编排方式绝不是随心所欲地东拉一段名篇,西扯一个经典,胡乱拼凑起来的,而是从文本呈
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具有情感浓郁,渴望独立自由,爱憎鲜明,敢想敢做,勇于奋斗等可贵精神品质。统编教材专题形式的设计,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诗歌专题任务群作情境化学习设计,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塑造的精神世界去,引导学生和作者情感共鸣,从而领悟作品意象意境美,把握时代青春的意义。   诗歌专题学习任务群对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
笔者因工作需要,2018年5月17日一天连续听了8节课,八位教师执教内容均为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八位教师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均有“推荐阅读”的内容。  教师一:推荐阅读——茨威格的《最美的坟墓》,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教师二:推荐阅读——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罗曼·罗兰《名人传》,托尔斯泰的《一个
小说《项链》是一篇并不好教的文本,不好教的根本原因是,它太熟悉,学生熟悉,教师更是熟悉。小说这类文体,对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特别即时性的东西,因为学生更多追求的是小说情节的新鲜、曲折、扣人心弦,一旦在课前读过这篇小说,那么在课堂上阅读、研讨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就像在看一部被剧透的电影。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项链》是一个早就读过的故事,于是,我们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研讨的欲望,就成为了开展课堂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深化整本书阅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选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必读书目,可见其地位之重要。笔者在研读作品时,发现小说《西游记》中作者多次采用了以假乱真的
专题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早在1896年,教育家杜威曾经尝试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以此培养其实践能力。之后,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中也提出,专题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研究以及实行。高中语文教学多年来深陷接受性学习的小格局中难以自拔,原本应该卓然不群的高中生,被迫在教师的“搀扶”下,失去了独自行走的能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