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调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对于人的行为起着推动和阻碍作用,它能提高或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和效果。积极的情绪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张力,通过神经生理机制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消极的情绪会干扰心理活动的内稳定,导致认识机能障碍与行为失调。尤其在体育在教学中,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情绪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情绪产生于实践活动,并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进行。体育教学与身体活动紧密联系着,它不仅使学生领会体育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和发展这些技能、技巧所需要的身体索质,而且要培养和形成在运动实践中善于自我调节,争取优异成绩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情绪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情绪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当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体内可以分泌出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等,会增加一种有利于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的化学物质,使感知觉也异常的敏锐。这些良好的变化有利于动作趋于精细分化,尽快地形成动力定型,有时还会豁然开窍,很快地掌握自己认为不易学会的动作。
  当学生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表现为运动淡薄,常常懒于动弹,甚至借故逃避练习。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是运动狂热,这种狂热使大脑兴奋处于强烈的扩散状态,练习者往往不能精确的调整、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运动损伤也就常常在此时出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一些受伤者往往与其过度兴奋,情绪不佳有着直接关系。
  从上面的两个方面来看,情绪对体育教学起到的作用可以归纳以下三方面:
  1.情绪因素的运用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有利于教与学的情绪基础。
  2.情绪因素的应用,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在体育课上,教师的一个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一句和蔼、关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中掀起情绪的波涛,引起共鸣,师生间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这种感情的“共振”,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会增强克服困难、战胜阻力的信心,对顺利实施教学步骤是至关重要的。
  3.情绪因索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绪的必由之路
  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热爱、取决于他们对这种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进程中逐步培养起各种社会情绪。
  三、体育教育中情绪调节的方法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在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上,我们最常用的可能就是体育游戏,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但除了体育游戏还有很多办法来调节学生的情绪。
  1.树立良好的教态感化学生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着装整洁、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学生练习时情绪振奋,并以高度的注意力听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无精打采,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因此,教者要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的进行教学活动。
  2.用良好的情绪感染教育对象
  情绪的特征之一就是感染性。要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最好、最直接的办法是教师运用情绪因素进行教学。每个动作,每句讲解,教师都要认真、充满情感的去完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可以影响别人,使他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3.以丰富、生动的活动调节学生情绪
  情绪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成熟的。因此,注重教学方法的靈活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生动性,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这是教师传达情感。培养学生美好而丰富的情感,从而调动良好情绪的重要途径。
  4.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情绪
  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的相应的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情绪的发展,往往具有综合作用。学生在集体情感的熏陶下,就会逐渐和团体情感趋于一致,从而调动其学习情绪。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激发学生情感情绪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状态,进入高效学习境界。
  5.采用自我暗示法稳定情绪
  自我暗示就是以自己的词语、思想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使兴奋和抑制达到适宜的强度。具体的做法是:坚信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在面临挑战时,自我提醒、自我要求。学生在面临困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面对困难、面对障碍、面对高度进行自我暗示,增强信心。
  6.充分做好课前的场地器材准备,激发学生的情绪
  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物质保证,也是激发情绪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器材场地布置能影响到学生锻炼的兴趣、信心、意志和运动的积极性。松软平整的沙坑会引起学生练习跳远的极大兴趣;宽大柔软的海绵包能使学生在跳高架前跃跃欲试;安全设施的到位,能使学生在体操课上动作的充分展开。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就得充分的调动其学习兴趣,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对学生今后更好适应生活,提升能力水平上,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能力;学习能力;教学效能    新编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
故障现象:一辆捷达前卫轿车,怠速变化不定,有时空档滑行时发动机熄火。
自动变速器通过制动器、离合器、单向轮的动作,实现行星齿轮机构的速比变换。制动器、离合器是液压执行元件,单向轮是机械动作元件。单向轮采用滚柱式、楔块式等结构,工作中有单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而如何达成这一效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在授课内容上能够丰富多彩,具有实效性;授课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等等。其中一点值得我们英语教师注意以及研究探讨的就是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达成这一目的,抓住课堂的前几分钟往往非
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
4月1日,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新消费税政策正式实行,半个月后,媒体先后报道了国内汽车厂商纷纷涨价的消息,其中以大排量车型(2.5L以上)的反应最为强烈。有专家指出,由于
物理课堂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动性思维能力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着力引导学生勤思考,多探索,让他们敢想,敢创。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新型人才,在教学与时俱进的今天,新的教学形势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创新教育教学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在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