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13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普及,在学校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进步。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有效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实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应用;重要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25-1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可以将各种数学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教学的教授过程中进行制作,形成一个个微小的课件,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学习各种数学知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反复的观察各种数学解题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进而解决各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有满足如今的教学需要,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进行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学生的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1.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数学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尤其是高中数学知识过于复杂,很多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离,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通过对微课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将各种复杂难学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直接简单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2.微课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对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在传统的教学中单纯的教师教授,很多学生都不能够清楚的理解,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通过对微课技术的有效运用,针对各种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利用一个微课课件的内容进行教学指导,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进行重复的学习和观看,促进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探究
  1.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听课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对微课的合理应用,可以充分考虑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提前预习,让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中关于“平面向量”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了关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课件,通过对微课的针对性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详细的预习,促使学生进行对平面向量定理的推导分析,让学生可以在课件上通过视频进行反复分析,深入的理解平面向量中的各种定义,提高学生对向量概念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好的抓住教学重点。
  2.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解题,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有不少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还有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也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进行学习,这些重点难点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利用微课技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分析,对于一些易错题、难解题进行点拨分析,引导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各种数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中关于“三角函数的概念”的知识时,这一节的知识对不少学生来说都非常难以理解,尤其是函数知识的定义和运用,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录制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微课,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对教学概念的分析,利用视频将各种图片进行引导,如正弦线、正切线、余弦线等,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并解决各种经典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利用微课引领学生复习,方便学生巩固提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引领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通过各种微课进行不断的巩固提高。复习环节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大的作用,通过对微课的运用,学生可以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认真观看和理解,实现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关于“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知识时,由于推导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具有非常高的学习難度,单调的教授这一知识对学生的教学效率不高,但是通过对微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复习过程中进行重复的理解学习,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对定理的推导和理解,促进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许益平.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
  [2]张梅. 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9(02).
  [3]杨芳.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简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是适应现代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体现。教师要在这个学习模式的引领下,力求达到对英语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使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都能做到轻松高效。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主要从学习共同体的定义、重要性、基本途径、具体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习共同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基于以读导写的写作教学思想,用写作眼光阅读,通过广泛阅读与时事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用写作方法阅读,注重写作技巧分析,发挥文本范例效应,为写作搭建写法支架;用写作思维阅读,解构文本匠心,分析文本出彩点,发展学生写作思维;用写作情感阅读,以读的情感引发写的情感,采用多样化情感表达方式,充沛写作情感,实现读写相长。  关键词:以读导写;初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
摘 要:美术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寓教于乐,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游戏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针对美术教学游戏化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纠正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游戏化;美术;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初中历史课是学生初中学习过程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个人世界观的塑造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历史教学中的侧重点大都放在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授方面,却忽视了它对于学生教育的真实意义。最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与进步,新课标对历史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新的导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育策略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应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开展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积极构建学生个性价值的前提下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习,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结合个人多年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86
摘要:化学家庭小实验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家庭小实验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化学教学;激发兴趣;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82-2  不少教师视教材中的
摘要:有的同学作文内容平淡、无味、矫情、造作,没有真情实感。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从生活中去寻找真实、典型的材料,认真感悟、提炼,才能写出有“真情”的文章。  关键词:生活;观察;感受;真实;典型;素材;真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122-1      从事语文教学有十多年了,我发现同学们的作文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平淡、无味;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各有教法,但要产生效果,必定离不开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笔者对自己的阅读教学进行总结后,提炼出了三个小技巧,即自读需激趣,感悟应点拨,延伸重测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74-01  导入、自读、合作、精读、延伸等,是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很常见的“组合拳”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68-1      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和反思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具体事物、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
摘 要:学校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是实现学生自我塑造的关键。只有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本文结合学校德育实践,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呼唤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育德方式,从而实现使学生成才成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自我育德;唤醒自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1-025-2   自我育德,是指学校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