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直面生活 张扬个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30余年高考作文命题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之改革走向,不能看出201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所呈现出的地气文化及所绽放出的勃勃生机。
  一、依据考纲,立足文本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①考纲明确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常见体裁的文章。”“作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标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自拟题目作文。”②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不仅与考纲要求完全一致,而且立足于文本,植根于课程与教材。从命题方式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以提供材料的作文为主,辅之以基本要求,其“材料”:有记叙,有说明,有议论;有事,有物,有人。既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又检测考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归纳大意、概括主旨和提炼主题的能力。其“要求”:要求考生不得偏离材料内容,不得脱离材料含意,自己选好写作角度,自己确定文章立意,自己拟定作文标题以及不得套作和抄袭等,都在“考纲”和“文本”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从思维形式看,其命题融开放与封闭、限制与灵活。提供材料不太多,限制题目不太死,也体现了“考纲”和“文本”的基本精神实质。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其宗旨紧扣“考纲”和“文本”,突出写作基本功的考查。在考纲和文本规定的范围内,全面检测学生的写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从而达到为国选材之目的。如从内容上看,它的命题方式比较开放灵活,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关于市场规范与诚信的某些现象以及创新改革与发展共同致富的某一现象提供范围,在题面上没有包含固有的观点、意见和态度等,也不限体裁,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及自由命题。从结构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包括:材料——规定性要求两部分。这就使得材料作文较之于其他作文命题样式更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性,这都是源于“考纲”,基于“文本”所致。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等诸方面无不依据考纲规定之范围,同时又立足文本,视课程与教材为基石,抓不变之纲,揽万变之本,彰显出“考纲”与“文本”的语文教育教学魅力。
  二、联系实际,直面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念也强调了语文课程还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以及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很好地突出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实际能力的基本要求,使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构建一体化态势。
  “文章合为时而著”,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不仅突出了语文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之特点,而且对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可行性及保障。尤其是作文命题从总体上看避开了各年的政治话题,与当下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具体政策导向保持了一种深度融合的即离联系。这样的命题既避免考生去直接表述具体方针、政策,又与党和国家的政治导向紧密配合,在这样的题目下,学生既可以写与社会政治生活相关的题材,又可以写与其它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且具有积极健康意义的题材;既使考生难于猜题押题、拼凑预制板,又便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自由发挥,杜绝千篇一律的空泛说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④这就要求作文命题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有意从字面上避开当前的政治话题,不等于引导学生不关心政治,而是为了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包括政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社会与人生、道德和文章、品质和治学、意志和立业、理想和现实、应试与素质的高度统一。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國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今年的高考材料作文的这一命题特点,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它引导考生联系实际,直面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弘扬正气,针砭时弊。
  视审题而言,“新”字在短短的材料当中出现四次,如“推陈出新”、“新式”、“新式”、“创新”,很显然就是材料的关键词了。从考生的审题中不难发现,抓住材料关键词“创新”和“致富带头人”紧扣材料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进行两方面辩证立意即可。这样便可以找到的写作的基本点为:“学会创新”、“共同致富”、“创新与分享”、“改革与发展”、“诚信与做人”、“合作与共赢”等等。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现实社会。同时暗示考生眼光要由“内”而“外”,以自身的洞察为入口,以对社会的深思为出口,以对身边客观事实的关照为根基,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阐述一种属于自己的观点。这已不仅是简单地在“写作文”,而是要求考生“写实际”、“写生活”、“写真情”、“写出我”!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对社会现象的审视。
  从写作内容上来看,本题在作文思维的内涵与外延上容易展开,内容上也更加容易联系到学生自我学习生活的思考,所以应该有话可说。学生既能够深入生活思考自己所思、所想、所学、所追求创新之事,又可以拓展到社会实际分析所见、所闻、所感的新事物、新现象等。既能够去思考什么是创新,又可以分析社会生活中怎样去创新以及怎样正确处理创新中所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困境。
  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全国高考语文统考,作文试题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如高考作文材料给考生提供的典型故事,其核心与创新有关,这与目前党中央提倡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从而启示考生去发现生活中那些有生命有意义的人和事物,去品味春花的微笑,去陶冶夏日的热烈,去感悟秋叶的惆怅,去倾听寒冬的哭泣。   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既联系实际又直面生活;既折射出文学艺术源于生活的“地气性”,又透视出其高于生活的“当下感”。
  三、开放创新, 张扬个性
  基于选拔人才之需要,决定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创新性及个性化。开放是为了让学生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勇于创新,写出我来,避免千篇一律,千曲一调,落入俗套。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过去,我国基础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下,其教学观念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统一、整齐划一之态势,它让学生相信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误的。这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损害。这实际上是切断了学生同人类文化的联系,丧失了教学的独立性、开放性、创新性及个性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⑤,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特别强调张扬学生个性,鼓励考生创新。教育部颁发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把“创新”列为发展等级分的评分重要条件之一。毫无疑问,高考作文要求在思想观念、艺术形象、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方面的创新,还要求观点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独树一帜且有个性色彩。
  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强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这对于评分标准所强调的“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作文试题对自主创新的导向。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创新, 张扬个性”方面的导向,表现在命题不带思想倾向,题目在字面上保持中性,这就有利于考生张扬个性,放飞思想,勇于创新,写出“我”来。从题面而言,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既没有直言肯定什么,也没有执意否定什么,题目不带有命题人的思想倾向性,则更具有开放的思想张力,更会产生出多元共生的立意效果,更能够让考生作文开放创新, 张扬个性。
  诚然,留给学生的写作空间很大。文题上承国策,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朴素自然、小中见大、意味厚重,贴近考生生活,引领考生开放创新, 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写我之所思,谈我之所想。有个性、有创新、有观点、有思想。字中有“我”,言中有“我”,文中有“我”。写出“我”来,写出“新”来。
  参考文献
  ①④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通联:广西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特定阶层的人物命运,为众多的文本所关注,如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索,对“农民”命运的追问……  社会阶层的经济定位及其身份认同,使每一个阶层都有其异常鲜明的命运特征。《台阶》一文中的“父亲”,正是“农民”——中国最大群体的命运缩影。作者选取那些生活最为艰苦的山区农民作为自己文学形象的载体,这一形象还有一个特殊性,即文本中的人物是作者的“父亲”,这就为作者近距离的展示人物命运提供了一个最为便捷的平台。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成教学”这个词语逐渐走进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并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短短几年间,“生成”、“动态生成”、“生成教学”等一系列概念,一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但几年课改实践下来,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教学生成性的道路上依然步履蹒跚。确实,语文课堂比起其他学科的课堂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但问题是课堂一旦放开,任其自然生成,如何实现有效收官,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并凸
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老师们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欧·亨利式的结尾上,这本无可厚非,根据教学参考资料,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因为课时的局限,对文本的解读停滞在这个层面,那么学生也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感觉:《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为了表现贝尔曼这个人物,最后的常春藤叶闪耀着贝尔曼人性的光辉,而其他的人物似乎不太重要。  在上此课时,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研讨文章欧·亨利式的结
追求用词的绮丽,是中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毛病。文章的优美是不是靠语言的华丽?不是的。真正优美动人的文章,语言往往是最朴素、自然和平易近人的。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的好:“真正的艺术往往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的。”著名作家杨绛的文章《老王》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很值得我们读一读,品一品。  《老王》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形容词和优美的修饰语,文章只是把老王不幸的遭遇、艰难的人生、金子般
语文课到底怎么上才算有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许多语文教师。在“2012年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上,我听了严华银老师《让课堂安静》的讲座,很受启发。严老师明确有效课堂三要素:1.基于目标的“问题”;2.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3.学习主体(乃至教学者)思维的充分发展。现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加以阐述。  一、基于目标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模式、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客观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来看,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以后,教育发展的模式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进行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走向何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2009年高考湖北语文试卷,端庄而不失平和,高雅而不失亲切,外张中有内敛,收合处任拓展,体现了较为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渗透出浓郁的古典情韵和时代气息,确实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试卷。然而,掩卷细思,却总觉得有几个地方不尽如人意。今在这里提出,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  请看16—19题:  16.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
(一)   有着一定表达形态的句子形式称为句式,如排比句式、对称句式。   如,冰心《观舞记》中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个表现着“句式”风采的片段: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分别开设了“教授法”和“各科教授法”,这标志了语文开始独立设科与语文课程教学论这一学科的萌芽期。   从语文独立设科到新中国的成立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出版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及专著近十余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森然著《中学国文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为其中的“运用”“综合”“实践”三个关键词都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相契合,所以这一界定也就进一步肯定了综合性学习在整个语文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引发了人们对综合性学习的更为高涨的研究热情。2013年,学界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呈现了新的视角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