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的要素及其价值取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到底怎么上才算有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许多语文教师。在“2012年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上,我听了严华银老师《让课堂安静》的讲座,很受启发。严老师明确有效课堂三要素:1.基于目标的“问题”;2.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3.学习主体(乃至教学者)思维的充分发展。现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加以阐述。
  一、基于目标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等人物性格特征,并说出文中表现出的人性特点。
  2.结合人物形象,说出对比对表现美与丑冲突的作用。
  3.结合文本和有关学习材料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预设“问题”:
  1.概括文本的故事情节。
  2.伽西莫多身边有哪些人?你认为核心人物是谁?结合人物性格特征及作者感情倾向加以分析。
  3.在文中伽西莫多被送上刑台,接受笞刑,以及受刑后,群众是如何看待他的?其行为表明了什么?
  4.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处运用对比,具体有哪些?有何作用?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人性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讲讲自己的看法。
  二、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课堂上,学生生成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故事叙述的角度是什么?并概括文本的故事情节。
  2.请结合人物形象,简析文本所表现出的人性特点。
  据此,让学生展开语文学习活动,继续阅读全文,或查阅手中资料,或同学间小声交流,然后发言,其他同学倾听、补充,教师倾听、点拨。
  明确:
  1.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因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而在格雷沃广场受笞刑示众,受到围观者的侮辱,在他极想喝水时,围观者视若无睹,落井下石,这时,遭他抢劫的姑娘——爱斯梅拉达给他送去了水,伽西莫多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泪。
  2.人性中美与丑是统一的,并且对立冲突是激烈的,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转化的。
  其中宽容和仁爱能够唤醒人们良心觉醒。如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微笑着给伽西莫多喂水,唤醒了人性几近僵死的伽西莫多,也唤醒了面对伽西莫多“所受的酷刑的悲惨景象”,心肠都不能变软的围观者,人性的美与善开始复苏,美善征服了丑恶。
  三、学习者(乃至教学者)思维的充分发展
  本节课上,学习者是学生,有时也是教学者,在“问题”的引领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透过语言表面,对文本深入思考,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及原著拓展、挖掘,不断产生思想的火花,尤其是对同学生成“问题”的研讨,更是新颖见解不断,学生思维活动达到了高潮。
  那么运用有效课堂三要素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有哪些价值取向呢?
  一、促进教师读透文本,基于目标精心预设问题
  研读文本,是精心预设“问题”的前提。在研读中,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明白课堂上“不教什么”,该“教什么”,使预设“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指导用书,网络等资料上有现成结论的不教,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不教,超过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努力仍达不到目的不教;体现文本主体价值的“教”,能让学生动起来,能主动探索的要教,忠于文本能归纳出结论的教,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要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由于文本是经典作品的节选,如何才能读懂、读透,明白“不教什么”、“教什么”呢?我利用阅读课时间,让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原著。“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应积极创设全息阅读的情境,指导学生阅读完整的经典文本,让学生亲历直接学习文本原作,不断触摸和走近整体文本世界的过程。经典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它是由内容(如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等)和形式(如结构、线索、手法、语言、风格等)及独立存在的文本意义所构成的。这个独特的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有较大的距离。经典文本解读首先要缩短二者的距离,让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学生对原文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再共同研读节选部分内容,师生共同质疑。最后,师生对所有提出的“问题”筛选,整合,形成下一节课共同研讨的“问题”,即上文的预设“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来自学生文本阅读的发现、质疑,不仅有价值,而且针对性强。教师又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加以有梯度的编排问题,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促进教师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般而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在思维的准确性、全面性、灵活性、深刻性、发散性、新颖性、辨证性、创造性上有所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从预设问题开始,就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节课预设的一组问题,从“概括文本的故事情节”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人性有怎样的思考”即体现了由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上升到对文本主体价值的理性思考,由浅入深。同时,预设的问题又有一定宽度,如“伽西莫多身边有哪些人?你认为核心人物是谁?结合人物性格特征及作者感情倾向加以分析。”具有不同认知的同学,都有不同的认知对象,因而各抒己见,见解独到。一位同学说:“人性的善和恶,美和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新颖而深刻。其次,在学生讨论或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和“点拨”,“倾听”学生所提问题,是从文本中哪些地方触发而来的;学生所提问题是从其他同学哪些发言触发而来的;学生所提问题同他先前所提问题有着怎样的关系。然后,教师适时“点拨”,如学生说“人性中善和恶,美和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当时我就他话中“一定条件”追问,这“一定条件”是怎样的“条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59节至60节。最后,学生准确说出这“条件”,指的是“宽容和仁爱”。从而加深对了学生文本主体价值的理解,引导其思维走向了纵深。
  三、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教师对学生必须强化语言训练
  学生课堂发言的语言质量如何,可看出该生文本阅读质量和思维能力怎样。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经典文本解读的决定要素,在于帮助学生从文本独特的语言及表现手法,寻找进入文本世界的有效路径。”如文中对围观群众的描写,用“虫豸”、“苍蝇”比喻,表明作者对群众的憎恨。描写伽西莫多的独眼时,用“干燥如焚”,则揭示了伽西莫多“狠毒”一面的成因,即社会的冷酷,民众没有怜悯心。整堂课师生共同揣摩文本独特的语言,学生心动、情动,真正走进了文本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思维得以充分的发展。
  总之,有效课堂三要素,帮助我们明确了语文有效课堂的标准,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和实践价值。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课堂导入。但如何导入是非常值得教师去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有效的导入法,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本文就结合自身实践谈谈语文课堂导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丰富文本内容,以情趣导入  我们都知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时候都会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其实
毫无疑问,要实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一教学目的,诗词是最好的样式:它最为美妙,最为含蓄,最为深广,最讲求意象和意境,最适合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首先必须做到正确的看待诗词在全套教材中的重要位置。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精练等特点。朱光潜先生说:“诗词比别类文学
一、日本文学与《喂——出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析   (一)日本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析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思想内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義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初中教材选文中有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如
【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 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对小张老师来说,《社戏》算是一课两上了。正式授课之前学校曾邀我去听了她的试讲。那堂课的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尽管小张老师有朝气,有激情,天性活泼,幽默风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且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又加之声音柔美动听,表情自然甜美,课堂上极具亲和力。小张老师也非常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本素质。何谓文本素质?我的理解,应指教师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能力与科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课上得不够理想,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教师对文本把握失度、处理失当,则是很关键的一个“滑”点。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接受哪些有用的信息,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训练,养成怎样的思维品质等。课堂的时间长度是恒定值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戏剧单元的《闺塾》节选自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中人物简单,只有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塾师陈最良三人;剧情简单,是杜丽娘、春香两个女学生不想听塾师讲课,故意闹学。于是,不少解读的人把重点放在“谁闹”和“怎么闹”上,然后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闺塾》的主旨是在批判封建知识分子及封建教育。笔者认为要深入分析“为什么闹”,才能准确把握《闺塾》的思想性。   不论
特定阶层的人物命运,为众多的文本所关注,如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索,对“农民”命运的追问……  社会阶层的经济定位及其身份认同,使每一个阶层都有其异常鲜明的命运特征。《台阶》一文中的“父亲”,正是“农民”——中国最大群体的命运缩影。作者选取那些生活最为艰苦的山区农民作为自己文学形象的载体,这一形象还有一个特殊性,即文本中的人物是作者的“父亲”,这就为作者近距离的展示人物命运提供了一个最为便捷的平台。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成教学”这个词语逐渐走进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并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短短几年间,“生成”、“动态生成”、“生成教学”等一系列概念,一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但几年课改实践下来,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教学生成性的道路上依然步履蹒跚。确实,语文课堂比起其他学科的课堂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但问题是课堂一旦放开,任其自然生成,如何实现有效收官,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并凸
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老师们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欧·亨利式的结尾上,这本无可厚非,根据教学参考资料,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因为课时的局限,对文本的解读停滞在这个层面,那么学生也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感觉:《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为了表现贝尔曼这个人物,最后的常春藤叶闪耀着贝尔曼人性的光辉,而其他的人物似乎不太重要。  在上此课时,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研讨文章欧·亨利式的结
追求用词的绮丽,是中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毛病。文章的优美是不是靠语言的华丽?不是的。真正优美动人的文章,语言往往是最朴素、自然和平易近人的。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的好:“真正的艺术往往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的。”著名作家杨绛的文章《老王》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很值得我们读一读,品一品。  《老王》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形容词和优美的修饰语,文章只是把老王不幸的遭遇、艰难的人生、金子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