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课,让课堂焕发魅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这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计算机网络与学科教学融合起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热点之一,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提升空间,让课堂有光、焕发魅力。
  【关键词】微课;应用;焕发;自主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微课视频短小精悍,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集中说明一个问题,通过图、文、声、像的组合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让教学形象化、直观化。下面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谈谈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及所焕发的课堂魅力。
  一、应用微课,探索新知
  以下是“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段,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1.渗透转化,大胆猜测
  师: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从事数学研究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验数学家的研究工作。
  (1)说说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这两种立体图形的体积通用公式是什么?
  (4)圆柱也是立体图形,根据转化的思想,通用公式可以计算圆柱的体积吗?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转化的思想,进行大胆的猜测。同学们,发挥你的想像,与小组成员大胆猜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观看微课,验证猜想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数学家研究数学大胆猜测后,接下来会怎样做?同学们的猜测又是否正确呢?
  (1)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圆柱的体积”推导的过程。(微课“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学生经历用切割组合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并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观看后小组合作填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拼成的立体图形近似于一个(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小学作文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達真情实感。”但事实上,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弱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尴尬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年语文,他们学习的文章也不少于百篇,
【摘要】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随着知识越来越深和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少,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行为。我对数学差生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和一系列教学实践后,班内的差生数学学习成绩都有显著的提升,学习态度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案例;分析;方法;效果;启示;反思  一、案例简介  对于数学差生而言,在每一个班级中都会存在,本人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我所教学的班级中,
教学最大的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新课程教学动态下的课堂观就是要求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合作、创新。可见,巧用“激趣”艺术,能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成功。那么,如何创设这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乐学呢?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巧用“激趣”艺术。以下几种激趣方法是笔者在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今日课改已过去多年,教材新增的阅读资源学习却仍是难以实施。鉴于此,本文以人教版教材编排的“你知道吗?”为切入口,从立足阅读资料,丰厚数学课堂;感受数学发展,提升育人价值;利用美学价值,突显数学魅力这三方面,谈谈笔者对数学文化资源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资源;课堂活力  
【摘要】小学中年段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如同一座大山,让教师们、学生们望而生畏。在习作学习中使用结对子的学习方式,学生就像在写作道路上增添了一位并肩的“同行者”,双方在同行中共同探讨写作的规律与法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文学”;作文学习;结对子  现代文学的含义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含义。而清末明初学者章炳麟则认为:“文学
【摘要】循环教学有其积极的一面,小学循环教学中,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越强,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扎实。人教新版教材结构是紧密型、循环型的、呈螺旋上升、不断递进、层层深入。在循环教学中,教师能全程把握学生的知识系统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为学生的继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驾驭教材;专业成长;知识体系;解决办法  说到循环教学,据笔者了解,有较多的循环教学是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所以,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识字教学有机融合,采用字理教学法、字谜教字法、插图教学法、书法教学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摘要】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的英语学习效果。《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仅依靠课本教材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补充简易读物有利于培養学生的英语语篇意识和能力,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有益探索。本文分析了运用英语简易读物助力培养初中生语篇意识的优势,探讨了如何营造阅读生态、渗透阅读策略和强化读写结合等方法,旨在拓宽阅读资源,有效提升课外阅读的实
本报综合报道 1月22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签署新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年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为建设教育强省、打造国际教育合作示范区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  省教育厅与南方报业是战略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双方合作深入、成果丰硕,协同构建“政媒学”创新发展机制,一起讲述广东教育好故事、传播广东教育好声音。  根據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领域,尤其是在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从破土到含苞,需要冲破泥土与石砾,经历日晒和雨淋。父母给予的是大片的土壤,学校给予的是营养的肥料,两者相辅相成,这粒种子方能开出世上最美丽动人的花朵。家校沟通,互通共融,让规则成为适合学生教育的方式,让沟通成为适合学生教育的桥梁,让赏识成为适合学生教育的动力,让理想成为适合学生教育的愿景。  【关键词】家校;适合教育;规则;赏识;理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