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需要 有效生成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案例
  片段一:复习引入
  1.媒体显示: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图1),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
  (图1)
  小结: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可以知道长方体的体积。
  2.媒体显示:长方体游泳池。
  师:一个长方体游泳池,要求池中水的体积,咱们也把水分成一个个体积单位,再数数,行得通吗?
  (学生笑着摇头。)
  师:大家能不能想出一种方法来计算它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分析:数体积单位的方法是体积公式探究过程的基础。通过设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的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够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片段二:学习例9
  1.明确要求。
  师:每一组都有一些正方体,请每组的组长负责摆长方体,其他成员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等数据;请每组的2号同学把观察到的数据填在小黑板上,其他同学填在练习纸上。
  2.学生活动。
  3.反馈。把各组小黑板全部挂出来。
  师:仔细观察得到的这些数据,联系刚才摆的图形,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
  4.猜想。刚才所摆的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长×宽×高的积,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體积都可以用长×宽×高来计算(板书,并打问号)?从另一个角度来验证一下。进入学习例10。
  分析:公式的探索过程既是一个顺向和逆向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猜想——验证的创新过程。教材编排极具开放性。例9中,由于学生所用的正方体个数没有规定,学生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如何反馈?如何观察?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采用小组学习,合理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片段三:练习设计
  1.a的立方表示a×a×a,23= ,203= ,0.23= 。
  分析:单凭教师的解释,学生对某个数的立方的理解还浮于表面,所以这组练习,有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扎实的掌握。
  2.试一试:
  第一步,要求这两个包装盒的体积(图2),得知道什么条件?
  第二步,出示条件,求体积。
  分析:通过对必要条件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式的认识。
  3.求游泳池水的体积,多媒体出示图3:
  ■
  图3
  A.明确每个数据的意思。
  B.辨析60×20×3.5和60×20×3各求的是什么?
  分析: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二、教学反思
  1.关注学习起点,触发解决问题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课堂的活力。
  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学习基础是什么?如何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成为学习的需要?这是备课时教者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要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实际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事实上,通过能“数”出体积到“数”的方法不行了,成功创设问题情境,既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关注探究过程,触发合作的需要。探究公式的过程是开放的,体现在例9对学生摆放长方体的体积并没有做具体要求方面。学生拿若干个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既然每个长方体不同,教师如何知道学生摆的对不对?如何引导学生对摆的长方体进行研究,发现规律?如何放得开,收得拢呢?最终,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操作、探究,操作要求清楚明了,学生探究兴趣盎然,省时高效。
  3.关注运用细节,触发训练的需要。细节决定成败。没有合理、有序的操作要求,探究过程将乱成一锅粥。比如,关于“a的立方”的理解,一般教师注重正确阐述一遍,而忽视随即练习与纠正,认为反正书上有例题的。事实上,学生直接做书上的练习,错误率相当高,那时再纠正,效果就差远了。通过集体练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教学实例,不难发现,教师对所要教学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按照新课程理念,感受学生的视角,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当成预设的需要,就会得到精彩的课堂生成和有效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语言就是“单击某某菜单或命令、右击某某选择命令”,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讲的方法练习并记住每一个操作过程,学习过程是枯燥的,学生积极性也不高,学生不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比赛主要是想把学生推向前台,还给学生学习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关键词:活力课堂;比赛;热情  形式多样的竞赛是创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走访和调查学生实习情况,就学生实习期间常见的能力不足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教学及管理感受,简要说明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旨在探讨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途径,为培养高素质医药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能力缺失;教学培养;医药人才  2012年8月15日至19日,笔者与护理系李翰卿老师一行来到柳州和来宾检查2010級学生的实习情况,共调查走访包括柳州市人民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
期刊
摘 要:纵观现在的少先队活动,队员对家乡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体验,结合乡土资源,开展爱家乡的体验活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从“品乡之韵,赞家乡之美”,“寻乡之史,感历史之久”,“聆乡之人,抒崇敬之情”,“感乡之情,扬纯朴民风”,“看乡之变,倾自豪之情”五个方面阐述结合乡土资源开展少先队体验活动的策略。在一点一滴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学生的爱乡教育。  关键词:乡土资源;体验活动;整合策略  体验
期刊
从教三十年,现在忽然让我谈教育,总有点难为情,这不是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历练,更不是什么功成名就的逊词,而是一种无法言表的伤感。三十多年了,从一上班就倡导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三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呢?难道只收获了钱老科学家临终前的感叹?难道只收获了一种莫言的无奈?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教学经历,我们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呕心沥血,疲于奔命,按照统一的“模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谓“人才”。他们在单位
期刊
摘 要:就选进教材的文章而言,它的被选择性就决定了其本身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向性。因此,按照一定的指向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不随意、盲目。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三堂课为例,就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分别从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和内容指向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内容;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内容指向  前有王荣生教授的“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后有郑桂华教授的“‘教什么’比‘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是幼教工作者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填鸭式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主动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无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让幼儿快乐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式,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学习数学。  关键词:快乐学习;幼儿;数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本文从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为幼儿创设学习和创编舞蹈的环境,让幼儿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尊重幼儿首创精神等方面谈了一些见解和体会,以探索幼儿创编舞蹈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幼儿;创编舞蹈;创新教育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要培养具有开拓性、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和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问题做适当的点拨、讲解,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  关键词:夜莺的歌声;目标;有效训练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两方面:一是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二是了解开头三个自然和最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古代寓言两则》的教学,就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笔者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结合文体特点,生成学习方法  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
期刊
摘 要:到了中考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复习课如何从枯燥的语法讲解和无止境的练习讲评中解脱出来,这一直是复习教学关注的焦点。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通过篇章阅读落实语法教学的复习课。  关键词:复习课;篇章阅读;语法教学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理解在中考试卷中占30分,如果加上完形填空题和词语填空题(有人称之为缺词阅读)的25分,那就是55分,占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