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17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更能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利用历史中伟大人物与事迹来引导学生,带领他们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以便他们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其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此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53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当前我国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而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学生的情感形成,要通过不断熏陶和培养,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学生能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有情感教育意识。
  一、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学生的教学成果达到预期水平。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创造机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情感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关爱学生,与学生处好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在教学时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听讲。同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充分融入情感,让学生处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依据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历史问题、思考历史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历史教学工作主要是利用对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并得出经验教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中所遇到的无法处理的问题和处理不当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一起探索讨论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历史来总结经验教训,让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历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大多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很多学生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依靠问题难点来创设问题情景,能够很大程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他们积极探索思考问题,努力认真寻求答案,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个人历史情感的发展。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
  虽然历史课程大多数是讲述历史事实的,然而并不影响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这些知识呈现在课堂上。比如,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讲述历史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语言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有娓娓动听的讲述、慷慨激昂的评论、含蓄委婉的抒情……丰富的语言,能够充分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渲染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上需要渗入个人情感的地方进行标注,在上课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进入到课本角色中,表现自我、饱含真情,把课本中无声无形的内容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听讲兴趣。比如,在讲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单凭课本上的文字描写学生是不能深刻体会到当时那令人激动万分、热闹非凡的场面气氛的。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高亢激昂的语气来讲述我国是如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一步进行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的。
  四、师生互动
  情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情感的交流性,这种交流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促进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便是进行沟通互动。教师作为情感教育渗透的主导者,应该充分运用合适的沟通手段进行互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情感,还可以激发或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先向学生提问:“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还可以放映与抗战有关的短视频以及音乐,让学生朗读与抗战有关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绪引到抗战时期,体会当时的政治格局来寻找答案,最终的答案应该是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得出的。这样的情感教育,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穿越”到久远的指定年代,接受情感的渲染,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主要环节。历史教师应该努力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使历史教学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方法有很多,比如电化教学可以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感染,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扮演历史人物角色体会情境,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适当设置相关历史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中,用情境烘托学习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相应的情感体验就应运而生。
  六、多做正面评价
  初中生自尊心非常强,希望人前人后受到肯定的评价。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对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巩固积极情感体验有重要作用。评价具有传导的机能,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以及教师的情感倾向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就会感到成功的欢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从而出现积极情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提高,同时还会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反之,如果学生得到太多的负面评价,就会产生挫败感,学习历史的信心降低,甚至会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负面评价而放弃学习历史。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还有很多,中学时期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态度的培养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如何把握良机,让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还需要长期探讨。在这条不平坦的路上,教师要勤于思索、善于总结、不断探索,相信会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罗文芳.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7(22).
  [2] 刘 勤.关于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7(6).
  [3] 高哈连.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2).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 325500)
其他文献
陕西省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有一组《狼来了》的图片,《狼来了》这则寓言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故事的梗概如下: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便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新的课改教程无论从课程的编排、内容和课后练习的设置等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事实上,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
从一次偶然的相识相知,到十多年的相伴相随,我与《河南教育》意长情深,难舍难分.如今,她正引领我们穿越《教育时空》,漫步《教学长廊》,编织《班队经纬》,走向《教师驿站》…
秭归县职教中心探索形成了“三自四联”学生管理模式。  “三自”指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  指导学生填写《“三自”教育手册》。手册中“我的性格、我的爱好、我的特长”栏目帮助学生找亮点,找特长,让其重拾自信,重燃希望;“我的名言、我的理想、我的追梦”栏目引导学生树理想,明目标,激发正能量,扬帆梦想;“导师赠语”栏目用欣赏的目光赏识学生,点燃学生的智慧,照亮学生的追梦之路;“学了什么
随着各科教师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许多有趣的教育方式逐渐涌现到教育课堂中.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也非常看重自己的教育方法,教师把内容趣味化,解决了无聊的体育课程安排,
摘要: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就必须把持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为第一要务,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本文就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乐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50  一、现今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表现出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现代优势.  一、运用多媒
当前,课堂教学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
有人形象地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分成“三种人”(不愿学习者、不能学习者和不敢学习者),“三无人”(上课时无教材、无笔记、无兴趣),“三等人”(等着下课、等着吃饭、等着上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唱好“三字经”(严、活、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严”字当头,提升职业意识。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自制力差,个人主义浓厚,生活习惯不良。基于此,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突出一个“严
作文难教已是教学领域中的一个老话题.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多数学者认为1-5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与智力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因此,从小就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