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同为思政课教育的组成部分,两者应该相结合,互为补充。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课内教育 课外教育 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按场所不同可以分为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二者由于形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但二者同为思政课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一、课内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第一课堂和主渠道
  课内教育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现阶段,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还是运用课内教学这个手段,我们通常把课内教学称之为教学的第一课堂。
  (一)课内教育模式的优势。
  1.课内教育的严谨性。
  思政课课内教育采取的方式通常是由思政课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拟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在固定教室给学生集中授课。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思政教研室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标准,对本门课程的定位、设计、目标、内容与教学要求、课程实施、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任课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时都要参考统一的课程标准,防止任课老师由于对课程定位不准而出现备课的偏差,偏离授课的重点。在授课内容上必须凸显高职教育的特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种统一、严谨的备课、授课方式是课内教育模式才能做到的。
  2.课内教育的系统性。
  课内教育模式的优势还在于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思政课教研室在课程标准中将原来教材中的八章一个绪论共九部分内容,根据高职学生需要,设计为七个专题。分别为:专题一适应性教育;专题二理想信念教育;专题三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四人生观教育;专题五道德观教育;专题六就业观教育;专题七法律观教育。每个专题包括理论讲述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理论讲述部分不是按理论结构的完整体系讲授,而是选择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每个专题配合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职业情景模拟、企业参观学习、企业人士专题讲座等形式。每个专题设计一项作业,如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力求使学生自身对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就业理念等内容有系统化的认识和体验。
  3.课内教育的稳定性。
  课内教育通过定时、定点、定量的模式授课,这种模式可以把授课计划中安排的教学内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便于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和知识结构,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更易体现,相对来说,变动性较小。而这种稳定的授课模式对授课教师来说,便于授课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内教育模式的缺陷。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课内教育授课地点和模式相对固定、授课形式相对单一,因此也会导致课程的趣味性不足。
  二、课外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第二课堂和主阵地
  课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一)课外教育模式的优势。
  1.地点多元化,形式更加多样化。
  课外教育模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地点和形式的多样化,与课内教育模式相比,它不必拘泥于教室这种固定的课堂,相反,课外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在课堂外进行。以我院为例,在就业观教育中,学院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体验职业认知。比如每年开展大學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训练营,各教学系部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洽谈,学院设立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测评室,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回校讲座,珠宝专业的同学还专门创办了珠宝营销中心,等等。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学生的参与面得到了拓展。
  2.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参与性较强。
  与相对被动学习的课内教育模式相比,课外教育更强调和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地位将由传统模式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因此,学生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参与度较高。
  3.教学的实效性更强。
  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每门课程、每位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课外教学由于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开被动学习的模式,教师在课外教学中由主导者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外教学模式的缺陷。
  课外教学模式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在理想的构建和现实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例如,课外教学教学组织的难度较大,在操作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另外,课外教育考核结果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可操作、可控性还有待研究。
  三、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内教育在保障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课内教育仍然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模式,因此,课内教育需要严格把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确保课堂的教学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开展课余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生活,又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增强集体意识,等等。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我院学生活动非常丰富,特别是构建起了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学生活动体系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等。
  2.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一线岗位上,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观、道德观、就业观、恋爱观等都能最迅速地反映到他们这里,因此,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角色,发挥他们在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3.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参观学习。目前已建立“康师傅”顶新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人士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邀请我院部分毕业生回学校介绍自己成长成才、工作发展状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陸军讲武堂旧址、云南民族博物馆等)。
  (二)课外教育在保证学生参与的前提下注重教学的目的性,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实效。
  以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学团队根据教育性学习的特殊性,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中,“学中做”,获得自身对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基础性认知。具体方式有:
  1.课堂交流。以学生的双边活动为主,有针对性地确定几个主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高认识。如:独立生活的好经验、好方法介绍。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互动讨论。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多想、多问,开展主题讨论,或者分组讨论。对一些疑难问题或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辩论、课堂讨论。如: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是有意义的?我的专业与爱国主义有关吗?就业与择业的关系?
  3.课堂演讲。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主要问题由学生课外准备,在课内作重点发言,教师给予点评。如:自我介绍,我的理想,我的职业理想,我的偶像,好品德与好人生。
  4.案例分析。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以班为单位,分组选定调研主题,包括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组内成员分工完成调查、分析、撰写报告。
  5.情景模拟。情景模拟又称角色扮演,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比较、优化,获得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如:模拟处理同宿舍两个同学因平时矛盾而发生的一次激烈争吵;现场模拟招聘会,由学生分组扮演应聘者和面试官。
  参考文献:
  [1]王会玲.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探讨.教师,2010.07.
  [2]李津.大学生“两课”教学——实践环节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科研》,2011.12.
其他文献
近年“名著阅读”题成了中考的常客,在试卷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题型也不断翻新,不断改革的新命题技术以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真正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可是,名著阅读由于城乡的差异、地区的差异,学生兴趣及教师重视程度的不同,至今仍处于被动地位,仍不是学生语文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农村学校名著阅读存在可有可无、可看可不看的问题。语文教育如果只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进行,要实现新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母、学习之本”的良言美誉,而阅读教学是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理念坚持以素质化教育为根本方向,逐步打破了“一书统天下”的历史局面,真正改变了“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开辟了生动活泼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设置,从人文主题出发,创设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
摘 要: “小组学习”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根本的改变,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通过“一备二上”的研究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小组学习带给我们的正能量,从而有效推进小组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小组活动 互动方式 操作路径  常州新北区正在着重推进小组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学校是实验学校,所以学校上学期决定在校级层面的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中各开一节研
摘 要: 文章剖析数学教学活动策略,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领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建构数学模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实践操作 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让学生获得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获得独特的数学体验,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培养独特的思维个
摘 要: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摸索实践新课程思想的方式、方法,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观正被大家认同。该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基础薄弱学生得到应有的赏识,主动参与,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基础薄弱学生
摘 要: 在各国漫长的翻译史上,似乎均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译者同时也是作家。中国也不例外。本文考察同时作为作家和译者的鲁迅和张爱玲两个个案,从社会学的角色冲突理论出发,结合特定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分析为何在翻译实践中,鲁迅译者身份较之作家身份占上风,而张爱玲则相反,并由此个案研究进一步证明社会学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可行性。  关键词: 鲁迅 张爱玲 作家 译者 角色冲突
摘 要: Project 板块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 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与同学分工合作,体验如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完成部分任务,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 “Project”教学的几点思考包括:转变教师观念,收集信息和资料,灵活变通项目任务和注重评价效应。  关键词: Project板块教学 探究性学习
摘 要: 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原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学生充满兴趣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巧用美术欣赏,讲评学生作品,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走入大自然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美术兴趣 培养方法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审美能力的学科,不但要教给学生初步的绘画知识和绘画技巧,还要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体育教学工作也更加注重理念创新与模式优化。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提升身体素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综合职能,强化教学多样性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实际训练成效,有利于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具体措施及成效方面进行分析。  一、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必然性  任何事物都呈现出发展与变
摘 要: 本文以《江雪》的两个英译文本为例,从“信、达、雅”的翻译理论入手,研究中文诗歌的英语译文的不可译因素。发现译者的文化取向、语言素养,以及对语言“特质”和“表现”等的掌握,都会对译文产生重要的影響。  关键词: 中文诗歌翻译 不可译性 信达雅 《江雪》  中国权威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即遵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这是翻译界公认的翻译最基本的前提;达,即语言通顺流畅,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