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创设政治课程情景教学,顺应了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阐述在政治课堂中创设不同类型的情景,推动政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教学;多元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界面临着教学模式的革新和挑战。一直以来,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缺乏主动性等现象使得政治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政治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政治教学策略的变革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来看,情景教学法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改善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教学模式,创新政治教学理念。
一、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引导教学,是教师巧妙地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穿插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当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提供独立思考、發散思维的空间,将被动接受学习转换成积极主动探索。
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时,当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提出以下问题:如果食盐的价格成倍上涨,消费者会不会减少购买?如果黄金的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需求又会怎样变化?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后作答,认为即使食盐这一类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也不会引起消费者需求量的大幅变动,而黄金属于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则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变动。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便可以得出结论,有效地利用任务开发思维。之后,我运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这个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
实践证明,问题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激发课堂活力的手段。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驱动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小品情境,分析内涵
小品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通俗易懂、短小幽默等特点,受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政治学科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现情景,或者借鉴现有的作品,感受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故事背后引发的思考。
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时,该课的重点内容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我组织学生观赏了2017年的春晚小品《大城小爱》,该小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聚焦社会中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人民,赞赏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高尚的职业精神和美好情操。小品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共鸣。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才有了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借机引导学生: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尊重每一位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民群众。
利用极具观赏性的小品导入学习内容,在课程伊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整堂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教学方法。
三、新闻情境,链接时事
政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时事新闻就是学生了解社会的快速通道。教师要充分挖掘时事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效整合,创设新闻情景教学,对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有着极大的帮助,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时期政治课堂。
例如,在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时,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文化自信”成为文艺界热议的关键词,我组织学生学习了十九大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新闻报告,有一名文艺工作者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只有对自身文化、传统深入了解,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告诉学生,只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通过创设新闻情境,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与时代接轨的优质学生。
政治教材中有很多专有名词难以理解,教师结合新闻热点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政治概念,同时,链接时事也是适应新课标教学的必然要求。
四、漫画情境,形象思维
漫画是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情景的描述,具有形象、幽默等鲜明的特色。简单的几笔却反映出深刻的内涵,非常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漫画设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发挥漫画情境的最大效用值,能有效地弱化政治教学的难点。
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我给学生展示出的一幅漫画,漫画标题为《君子动口不动手》,描绘的是一个人路过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说道:“浪费水资源真可耻”。我要求学生分析漫画寓意,并结合哲学原理说明。对于漫画类题目,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析漫画的表面意思,再发现图画表述的内涵,并与课本的哲学原理相结合加以解释。有学生认为:漫画中的人物,能正确地认识到了该现象是错误的,却没有在行为上做出改变,说明认识对实践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漫画用形象生动的手法,阐述了抽象难懂的哲学原理,利用具体的图形解释抽象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政治哲学知识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
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科学性的漫画,根据漫画情境设问,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出漫画揭示的问题本质,升华到学生个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阶段学生课业压力繁重,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情景教学法为教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有效地缓解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要从学生利益出发将情景创设与教学目标、学生个性有机结合,把握好“度”,发挥情景教学的最大效用,丰富学生认知过程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铭新.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6(39):136-136.
[2]周小燕.试论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8):64-64.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教学;多元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界面临着教学模式的革新和挑战。一直以来,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缺乏主动性等现象使得政治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政治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政治教学策略的变革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来看,情景教学法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改善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教学模式,创新政治教学理念。
一、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引导教学,是教师巧妙地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穿插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当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提供独立思考、發散思维的空间,将被动接受学习转换成积极主动探索。
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时,当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提出以下问题:如果食盐的价格成倍上涨,消费者会不会减少购买?如果黄金的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需求又会怎样变化?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后作答,认为即使食盐这一类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也不会引起消费者需求量的大幅变动,而黄金属于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则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变动。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便可以得出结论,有效地利用任务开发思维。之后,我运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这个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
实践证明,问题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激发课堂活力的手段。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驱动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小品情境,分析内涵
小品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通俗易懂、短小幽默等特点,受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政治学科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现情景,或者借鉴现有的作品,感受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故事背后引发的思考。
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时,该课的重点内容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我组织学生观赏了2017年的春晚小品《大城小爱》,该小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聚焦社会中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人民,赞赏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高尚的职业精神和美好情操。小品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共鸣。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才有了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借机引导学生: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尊重每一位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民群众。
利用极具观赏性的小品导入学习内容,在课程伊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整堂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教学方法。
三、新闻情境,链接时事
政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时事新闻就是学生了解社会的快速通道。教师要充分挖掘时事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效整合,创设新闻情景教学,对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有着极大的帮助,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时期政治课堂。
例如,在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时,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文化自信”成为文艺界热议的关键词,我组织学生学习了十九大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新闻报告,有一名文艺工作者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只有对自身文化、传统深入了解,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告诉学生,只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通过创设新闻情境,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与时代接轨的优质学生。
政治教材中有很多专有名词难以理解,教师结合新闻热点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政治概念,同时,链接时事也是适应新课标教学的必然要求。
四、漫画情境,形象思维
漫画是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情景的描述,具有形象、幽默等鲜明的特色。简单的几笔却反映出深刻的内涵,非常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漫画设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发挥漫画情境的最大效用值,能有效地弱化政治教学的难点。
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我给学生展示出的一幅漫画,漫画标题为《君子动口不动手》,描绘的是一个人路过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说道:“浪费水资源真可耻”。我要求学生分析漫画寓意,并结合哲学原理说明。对于漫画类题目,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析漫画的表面意思,再发现图画表述的内涵,并与课本的哲学原理相结合加以解释。有学生认为:漫画中的人物,能正确地认识到了该现象是错误的,却没有在行为上做出改变,说明认识对实践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漫画用形象生动的手法,阐述了抽象难懂的哲学原理,利用具体的图形解释抽象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政治哲学知识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
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科学性的漫画,根据漫画情境设问,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出漫画揭示的问题本质,升华到学生个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阶段学生课业压力繁重,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情景教学法为教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有效地缓解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要从学生利益出发将情景创设与教学目标、学生个性有机结合,把握好“度”,发挥情景教学的最大效用,丰富学生认知过程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铭新.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6(39):136-136.
[2]周小燕.试论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