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式诵读精神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可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近两年的站立式诵读实践教学经验,让我确信站立式诵读教学不失为当今可试用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站立式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时间的紧迫性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渐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渐高,学生学习不单是要识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因此,需要学生增加很多的阅读量。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生自觉看书的寥寥无几。有的学生想进步,可是在校没有空闲时间看书,在家里,因为家庭原因而不能充分地阅读。因此,时间的紧迫性要求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学生在校的课外时间不能占用,校外时间教师又控制不了,所以只能在课堂上想办法,使阅读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理解鉴赏能力,而且这种练习是覆盖所有学生的,而不仅仅为了几个好学生。因此课堂站立式诵读有必要适时运用。
  (二)作文语言的匮乏性
  纵观近两年的学生作文,出彩的很少,原因何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过于平淡,缺乏感情是主要原因。说到这,不禁让我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课中“望父买橘”的感人片段。其中“探、攀、缩、微倾”一系列动词无一不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所以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从诵读训练中找到语感。
  二、站立式诵读实施的可行性
  (一)站立式诵读不等同于罚站
  1.出发点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变相体罚”是“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这句话中有几个字强调了体罚的目的,是“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而课堂站立式诵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时间、方式的差别
  无论是早读课还是正课,都可以实施站立式诵读。这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适时运用,并不是需要站很长时间。教师给学生定一个学习目标,学生只要能快速完成任务就可以很快坐下,好胜心会让学生们自觉加快速度完成任务。
  (二)课堂站立式诵读的实施策略
  1.站立式朗读
  站立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神清气爽,有利于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当老师听见朗朗的读书声时,他们的心情也会不错,如同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感受到学生意气风发的激昂。
  对于需要朗读的文章段落,甚至是一篇简短的文章,在教师范读之后,可以让学生站立朗读。教师巡视不必说话,只需一个疑问的眼神,或是几秒钟的注视,就会让平时调皮的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既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朗读,又能督促学生培养自身的语感。大家一起读后,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评,学生下次就会有所改正。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
  2.站立式背诵
  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渐多,特别是初三毕业班,课外自由学习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进行站立式背诵时,如果安排小组长检查,时间长了,对小组长自身学习可能就会有影响,小组长就会对任务有懈怠情绪,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上课站立式背诵应该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开始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站立背诵。之后,会背的学生可以坐下来在本子上默写。慢慢地,学生会一个个都坐下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些背诵内容只是形式检查,可以让学生一起背,有不会背的可以边听边背,这也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古人云:“人读书不至千百遍,终于无益。”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那么培养学生语感的要素又是什么呢?那就是诵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必须在“读”字上做文章,站立式诵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近日有媒体做了个小调查,受调查的学生,从幼儿园大班到初一,寒假安排几乎都已妥当。很多人报了培训班,有孩子一放假就开始上课,一直上到除夕中午。“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每逢假期前夕,这句顺口溜就会高频出现。确实,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假期的主角是孩子的学业。  (摘自《文汇报》)  点评:说实在话,很多家长并不想给孩子报班。但是别人都报,咱不能不报,也不敢不报。很多人的想法是:并不是要超过同
消毒工作的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管是在平时还是某些疾病高发时期,幼儿园都会很严格、认真地对待消毒工作,但是我们发现紫外线消毒灯管的清洁工作容易被忽视。很多幼儿园没有按照“紫外线消毒灯管使用手册”上的要求,每1周~2周拆下灯管用酒精纱布清洁一次,且没有定期使用专业仪器监测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在这里我想和同行分享我园对食堂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经验。  食堂是幼儿园的特殊部门,和班级或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语文科的学习和应试中,作文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高考备考中作文的有效训练便是走向成功的可靠保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从中可以找到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作文教与写的方向,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征途中信心倍增,胜券在握。  一、考题分析  2011年的广西作文高考题涉及诚信的话题,而“诚信”类作文,曾经两次出现在高考作文中。2
[摘 要]针对目前初中历史复习课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等问题,文章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复习为例,创新教学方式,活用历史明信片,尝试开辟初中历史复习课新路径。  [关键词]明信片;初中历史;单元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68-0
[摘 要]众多考生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得分偏低,而失分一定程度上源于思维定势。教师可分析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定势的地方,配合以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别鉴赏,打破思维定势,总结鉴赏方法,先破后立,回归文本。  [关键词]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思维定势;文本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2203 
文贵有情。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情感人,美的情感是彼此联系的桥梁,真的情感是互相心灵的碰撞,善的情感是山间无私的清泉。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枯燥的,矫情造作的文章是虚伪的。一篇记叙文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抓“感点”,抒真情,方显文章本色。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描景、状物为主要职能的文体,它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情态变化和发展的叙述来表现作者对某种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记叙和描写,往往综合运
一、比较阅读  例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A. 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时节,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著鞭子,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进行成功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也就是痴人说梦。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
[摘要]语文部编版教材对于名著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放养式”转变为“精培化”。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进度参差不齐等情况。文章重点研究了基于任务单的《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期通过阅读任务单的使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读书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策略;《朝花夕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英语课堂变得生机盎然,广大师生从中受益匪浅,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一、分工细节不足    现在的英语课堂,都注重小组的科学构建,很多教师都采用了多种分组方式,有的班级甚至改变了学生的座位排列布局,让学生的小组划分更明显。在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