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生机勃勃地走进学校,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充满了关切。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转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一、组织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的心理氛围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的心理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探索热情高涨。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先请学生回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一辆小朋友骑的自行车,请学生思考:自行车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不同部件,并组织讨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被激活状态,营造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有趣的物理实验,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学生带入物理实验室中,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为学生创设良好实验氛围,使师生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如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教学中,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索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关的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讨论与猜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学习,为教学的良好开端做好铺垫。
  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物理教学内容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及思考方向。如:在“电阻的串联、并联”教学中,教师提着录音机来到教室,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突然,录音机不响了!经过检查,原来是录音机的一个电阻烧坏了,并且这个电阻的阻值是5欧姆,只要换上一个5欧姆的电阻,录音机就立即响起来。这时教师提出:“能不能运用一些阻值不等的元件,组成所需的电阻元件?”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先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现象,录音机坏了,怎么办?然后通过这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景中,以激发学生去探究串联、并联电阻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猜测,找到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验物理,不断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激发潜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并联电路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这个结论时,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任何包办代替的言行,很好地发挥了参与角色的作用,积极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愉快地学习知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了学生潜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密伙伴
  教学过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与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学生“标新立异”,以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密度与浮力知识”教学中,教师提出:“我们该怎样测出气瓶伊利纯牛奶的密度?”请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教师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把密度知识与浮力知识相联系,加以实际运用;接下来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和学生一起讨论,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提出多种测量方法,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配角,而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自己的亲密伙伴。
  六、敢于承认错误,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也会有过失、错误。如果教师犯错,要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让学生看见老师的坦诚。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从各种媒体中接受到新的事物和信息,对于这些新事物和信息,教师会有“不懂”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必尴尬,应正视不足,勇敢地承认自己没想到的地方,承认错误,做出榜样。这样,会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总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永葆青春活力;教师是“风”,要时时鼓起学生前进的“帆”。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旧体制机制下形成的繁杂的行政审批已成了市场经济的拦路虎、绊脚石。过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企业或老百姓往往为了办一件事跑
面向2030年中国大国经济将如何前行,发展的动力何在,将对社会政策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又要如何防控其中的风险,本文尝试分析并探索这些问题。  一、大国经济水平趋势选择及其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2013年我国GDP达到568845亿元(918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人均GDP达到6629美元,比上年增长9.1%。同期,美国人均GDP达到51249美元,比上年增长2.66%。我国人均GDP仅是美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在其宣传过程中应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好“三贴近”原则,不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由以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以看出,物理学科的基础题明显增加,且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与单科考查相比,理科综合测试中物理题量减少,知识的覆盖面降低。如何应对理科综合测试中物理学科相关知识的总复习,近年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夯实基础。  由于综合卷的覆盖面大为降低,夯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期刊
1.为什么要防秋燥?rn秋季暑热已过,燥气当令.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六节气之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
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战略思想库在2013年通过两期报告着重分析了这一问题,针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解决,中国应当采取西进战略。而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大,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由于本土能源相对贫乏,国
期刊
2004年,商界玫瑰依然光彩夺目。在历来为男性所掌控的权力与财富世界里,女性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她们舞动长袖,经营如日中天的事业与和谐美满的家庭,在获得财富、权力的同时,又不失女性的万千魅力。2004,她们让我们的目光无法转移。    翟美卿 要捐10个亿    关注理由:翟美卿和先生刘志强以15亿的资产列2004胡润福布斯百富榜第66位,到2004年止,一向乐善好施的刘翟夫妇共向社会捐款2亿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的需求问题也在发生变化。本文探讨了模块化理论在房地产业的应用,介绍了模块化理论,研究了其在房地产业的适用性,最后,对应用模块化理论的房地产供应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模块化理论;房地产;供应链  近些年,人们对房地产购买逐渐回归理性,并开始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这就给开发商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必须重新思考,重整开发要素及开发条件,使其满足消费者的最新需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