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应该时而活泼欢快,时而沉静严肃,时而奔放豁达,时而温婉细腻,并伴有浓浓的书卷气息和淡淡的儒雅气质。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始终伴随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始终有一种美的享受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的情感愿望。但如今的阅读早已悬坠了沉重的世俗功利,为分数而阅读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景观。正因为如此,阅读与人的思想感情、与人的精神和心灵、与人的生命生活越来越疏远。阅读非但没有情感愉悦,相反,成为一种逼迫,一种痛苦,一种无奈。怎样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看完下面两则案例,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案例一:
  (苏教版《在莫泊桑葬礼的讲话》教学片段)
  初教这篇“自由读写单元”的课文时,我认为是自由读写,所以简单备课后,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现象——情感失落
  师:读完全文后,你怎样把本文分成三部分?
  生:纷纷说出几种不同的意见。(学生初具情感冲动)
  师:(看看自己的答案后)引诱学生说出和自己一样的分段方法。
  生:(大部分学生一脸疑惑,行同木偶,并压抑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书上记下答案。
  师:(投影)第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段表现莫泊桑哪些性格?
  第三段回忆莫泊桑怎样的文学成就?
  第四五段评价莫泊桑的句子有哪些?
  生:(在教师的引诱下)几个学生说出和老师一样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冷眼旁观,情感丢失)
  反思——注重知识积累,丢失情感体验。
  上述案例中,我发现学生很少参与,课堂冷冷清清,我自己课后也作了认真的反思:这节课学生仅在教师的调控下,从开始的情感冲动,到中间的情感压抑,到最后的情感丢失,学生无阅读乐趣,仅冷眼旁观,终形同木偶。阅读的全部意义和目的早已被简单地理解为“理清脉络”、“筛选信息”,教师严格调控课堂,把学生的阅读激情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就这样被挤得无立锥之地。其结果必定造成学生阅读激情受挫,学习个性泯灭,阅读情感丢失。
  案例二:情意浓浓
  (苏教版《在莫泊桑葬礼的讲话》教学片段)
  经过上面的反思,我重新备课,并在另一平行班中,再次上这节课,下面是课堂实录简况:
  现象——情感三步曲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以殷雪梅为救学生献身而十万人送行的事例激情导入,并提问:如果一位世界名人离世,情况又会怎样呢?(学生情感迁移)
  师:(学生读课文后)请以“我认为莫泊桑是个 的人,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
  生:分别从性格、情感、成就等方面回答。(学生从内心敬佩莫泊桑)
  二.江州司马青衫湿
  师:根据文本和你平时的积累,从国别、年龄、爱好、作品几方面帮助莫泊桑建“个人档案表”,并依据你的个性,补上你认为档案表还要加上的内容。
  生:完成有个性的档案表。(学生从多角度产生情感体验,并总结出莫泊桑“英年早逝”这一结论,深感痛惜)
  师:配乐并点名学生以哀痛的语气朗读品味你认为精彩的课文语段。(学生如亲临追悼会现场,激情泣读,情感同作者共鸣)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沉静于哀痛的氛围,面对莫泊桑的遗像,并模仿“感动中国2005年颁奖词”,写一段总体评价的话。(学生默默用笔抒写真情)
  师生:面对遗像,播放哀乐,以“默哀一分钟”的方式,缅怀英年早逝的莫泊桑。(学生沉静在悲痛的氛围中)
  反思——打破话语霸权,多维情感共鸣。
  这节课我看到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和学生一起品尝到阅读的乐趣。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生,为何前后两堂课,却产生这么大的反差呢?课后,我在备课笔记中写了如下一段反思:
  真正的阅读就应该这样与文本快乐的对话,它意味着学生情感的自由,学生可自由的投入情感,自由的驰骋心灵;真正的阅读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可享有选择的自由,可以保持自己的阅读个性;真正的阅读还意味着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对话,完全可以用欣赏、怀疑的目光去审视作品,评判作者,完全可以打破作者、编者、教者的话语霸权,不同的观点均可得到宽容、接纳和认可。
  评析:寻找失落的情感,享受阅读的乐趣。
  上述两则案例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一旦失去情感的体验,任何文本都将成为面目可憎的木乃伊。而如果注入情感的活水,阅读即成为一种享受。那么,如何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一.入情——变“蜻蜓点水”为“披文入情”
  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首先要让学生“入情”,即走进文本之情、作者之情。而这些情感,在文本中并没有贴上标签,它要求读者透过文字表象去感悟。有了文本,有了读者,并不意味着有了阅读,更不意味着成为享受。阅读应该是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作为阅读者应该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应该在作品描述的情境中徜徉。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披文入情”的过程,就是作者借助文本理解作者或主人公精神内核的过程。借此来理解体验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
  上述案例二中,教师以激情导入,营造哀痛氛围。接着让学生 “披文入情”,走进文本,了解了莫泊桑的“英年早逝”给世界乐坛造成的巨大损失,并采用配乐“情境朗读”,进一步体验作者泣诉的情感。最后,以“写一段评价的话”和“默哀一分钟”的方式,让学生默默的倾诉衷肠,寄托哀思,情感发展到了高潮。而案例一仅从“分清段落”、“筛选信息”等方面冷眼旁观,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仅浮于文本表面,这种走马看花、蜻蜓点水的做法,又怎能领略文本丰富的情感内涵,产生心灵的震撼呢?
  要品味阅读过程的愉悦,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层,深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切忌走马看花,蜻蜓点水,这样读者才能在生命的律动中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与情感之间的沟通。
  二.动情——变“肢解分析”为“以情传情”
  “入情”仅走进情感的门槛,要真正体验阅读的乐趣,还必须徜徉在情感的花园中,并在“导游”的激情演绎和传媒的多维展示下,才能“以情传情”,了解情感花园的真谛,并真正为之“动情”。
  西方一位美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当你只是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花的美丽。”文本之美是作为一个整体所焕发出来的神韵,是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灵气,它未必仅在于一词、一句、一个段落的精美。因此,在阅读中应该关注文本前后连贯的情感睿智,关注直观表象后潜流的思想、信念与追求。教师是“传情”者,要启发学生挖掘文本内涵,体验文本内核的灵魂;要引导学生研究文本、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作为一个情感使者,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共享。只有这样“以情传情”,才能让学生真正“动情”。如果处处以逻辑的眼光、实证的心态、技术操作的手段去对待文中的意象,去肢解作为整体的文本,那么,文章之美就荡然无存了。
  上述案例一中,教师把文本肢解为“情感”、“性格”、“成就”、“评价”四方面了解文章的表面内容,根本不顾学生自己的体验,学生仿佛是匆匆走过的看客,和文本作者情感绝缘,文章之美束之高阁。相反,案例二中,教师激情导入,诱发情感;创设情境,以情传情;最后以“默哀一分钟”的方式,把学生带到追悼会现场,学生在敬佩哀痛的氛围中,情感顿入高潮,实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三.融情——变“求同引诱”为“多维共鸣”
  “入情”仅接触文本情感,“动情”已有自己的体验,但情感愉悦的高潮,应是“融情”,即把自己融入文本,并产生独特的情感愉悦,达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会有所差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决定了解读、体验和阐释作品的意义带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正是教师启发思维的精彩之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之处。硬性的“统一见解”是不符合规律的。
  然而,上述案例一中,教师把参考书中对莫泊桑的解读、对结构脉络的分析,当作评判学生对作品理解的唯一尺度。我们完全可以具备上述案例二中教师的气度,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受到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师之情的感染,并和自身情感储备达成多维共鸣。
  要寻找失落的情感,就应该让语文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共享美好的意境;就应该活用教法,唤醒学生的表达愿望,放飞想象的翅膀;就应该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投入整个身心,自主地合作、探究,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就应该避免“蜻蜓点水”、“肢解分析”、“求同引诱”等扼杀情感萌生的手段;就应该活用“披文入情”、“以情传情”、“多维共鸣”等方法。
  
  王金荣,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本文编校:覃少平
其他文献
月饼税,一个师出有名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种为何引起大伙儿反感?一个其实收不了多少钱的税额,为何公众会不依不饶?2011年的中秋节前夕,月饼税火过了月饼包装、月饼质量。这个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加强学生和文本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
兴趣是学好语文学科知识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Interest is a prerequisite for learni
《手术台就是阵地》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 69个小时的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与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同被称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深受肖洛霍夫影响的陈忠实的笔下产生了与《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有着相似之处的《白鹿
一看: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农机具必须贴有菱形的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或是通过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即CAM认证。建议用户购买农机具时优先考虑农业部的农业推广许可证或CAM认
日本尼康公司不久前开发成功一种变形光源技术,以提高逐渐缩小式曝光装置的成像清晰度。这种新技术称作“SHRINC”,实际上是通过控制曝光装置的光源照明来实现超高清晰度的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近400年来,世界科学中心发生过5次大的转移:一、17世纪,文艺复兴促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二、伴随工业革命,科学中民转移到英国。三、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也叫高压消毒器,是利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器械。它是一个双层密闭容器,夹层和灭菌室各有一压力表。两表工作正常时,所指示的压力数值应相等。当灭菌室的
大佛寺是以寺院和石窟建筑为主体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之南,处于两山夹峙的南明山麓之中。由于此地“石城之山,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山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