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开启作文之门的钥匙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xLiuN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每当提起作文,学生普遍认为作文难写,无话可说,甚至怕写作文。如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参与,有话可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写,主要是缺乏作文动机。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动机谈几点体会。
  
  一、感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所谓感悟生活,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增进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受。作文,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字对生活的一种再现。学生作文,必须是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激动,有所发现后,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加以再现,然后成文,针对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不积累素材,遇到命题作文,必然是“心如四野,笔下空空”,陶行之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生活,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1、丰富生活
  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创造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寻找“源头活水”。首先要丰富学校的集体活动。其次要让学生到田野、工厂、医院、工地等地方去,让学生了解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领略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2、感受生活
  感受作为认知世界的另一条途径,就成了提高写作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常常成为写作的动机。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还要不断拓宽他们的感受生活的范围,使他们知道感受的内容包括每时每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还要帮助和指导他们丰富感受、强化感受,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使学生体验到感受生活的乐趣。
  3、积累生活
  高年级可采用“写日记”的形式积累生活,中低年级可采用“见闻簿”等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习作时“我写我感,我写我思”,定会有话可说。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和智商数值。而三者中心态是最具有支配调节作用的因素,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感情倾向、个人兴趣、注意程度、求知欲望等。学习心态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因此在作文指导时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心态处于良好状态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可以说,激发兴趣是教师引导的目的,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训练,才会真正激发起学生一吐为快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1、以新激趣
  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要鼓励学生表达新想法、描写新事物,想出新题目,运用新材料,让学生耳目一新,想写爱写。
  2、以疑激趣
  人们都有对没有定论的事物发表看法的冲动,因此,疑问也能让人产生兴趣。可以创设一些疑问,有争议的问题领域,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写自己对疑问的理解。
  3、以奇激趣
  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奇异、奇特的事物也能激发人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写对事物的探求过程,或写奇特的事物本身。
  4、以美激趣
  人们都有爱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在感受美的时候,能得到审美愉悦的精神享受,从而增加兴趣,因此可以用美的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用美的言词激发学生美好的联想。让学生也以美的言语来表现美的事物。
  5、以情激趣
  兴趣同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联。使人动情的东西、令人喜爱的东西都能让人感兴趣。因此,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就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三、交流作品,让学生有话爱说
  
  激励学生喜爱写作,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仅仅靠“动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为学生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与氛围,给他们开辟发表佳作的园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长久的,稳定的作文动机。增加学生作文交流的广泛性,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
  1、让学生对全班同学诵读自己的作文。在课堂里,可以请学生自愿在班上对同学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2、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找要好的朋友或伙伴阅读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让学生把作文带回家,让家长欣赏并做出鼓励,提出修改意见。
  3、定期选编优秀作文。让每一位同学挑选自己最好的作文,经过认真修改后推荐出来,经同学间互相评改编成班级作文选,也可将自己的作文经过认真修改改编成个人作品集,在同学之间交流。
  4、鼓励学生办手抄报。小学生通过自己采访、自己写消息报道、自己设计栏目等等,可在说、写、画、思等方面得到锻炼。
  总之,使学生在自己的作文被教师、同学、朋友、父母等读者阅读欣赏时,在“众多”读者所给评语中,感到自己的写作在不断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使他们常有话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动机是学生开启作文大门的钥匙,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学生想写、爱写,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作者联通:725411陕西省岚皋县石门镇铁佛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后半段考分的考生。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得过且过。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多数学生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甚至产生惧怕学习英语的心理。因此,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就成了每个教师关注的重要问
期刊
游戏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个别化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而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得到大家的了解、认可,是否与他们有效的互动,则需要通过讲评来展现。讲评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而且在讲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经验,同时还能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因此,在讲评活动中,“谁来讲?怎样讲?什么时候讲?”都成了讲评活动中举足轻重的环节
期刊
“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之魂,教育之光”“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以上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陶行知与世长辞之后,宋庆龄、毛泽东、沈钧儒、郭沫若等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其实,只要你学习了《陶行知名篇精选》后,你不能不受到震撼,同时必定会发觉以上一番评价用在陶行知身上是恰如其分的。因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理论不
期刊
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和掌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前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的几种形式:   1、对比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
期刊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通过学具操作等活动促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试就学具操作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具操作的理论依据,运用学具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一简要论述。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不仅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超越,而且也反映了当代阅读教学发展的趋势。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亲近学生,平等介入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只有在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的前提下,对话才能实质性地开展,师生才可能向对方
期刊
历年来,我校数学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去年和今年我校数学科又取得了好的成绩;均分和及格率均居全县首位。通过几年来的毕业班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在这方面开展
期刊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作文连接健康的生命》一文中指出:“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品味名家的优美散文,我们会沉醉于作品的意境;拜读高手的著名小说,我们会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这种艺术魅力从何而来?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来自于作家对生命的沟通表达。也就是说,让生活化作文充满生命的灵性。    一、观察生活,展示生命风采    生活是生命之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卢
期刊
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儿童画的构图就很别具一格。儿童画多采用平面展开式构图,就像是在记流水帐,想到哪画到哪。当孩子们满怀自信和激情在纸上作画时往往不会有什么计划,更不用说有目的地、合理安排画面空间了。这样的构图特点是容量大,可以充分表现儿童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现代艺术对画面形式美追求更多元,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追求更加开放的前提下,探索儿童画构图的新方法,一方面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新课标的精髓,也是美术课堂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仅是在作业本上,还包括和美术创作活动有关的作品上都是值得探究的。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让学生在自信和赏识中产生创作的欲望。  这对教师的素质也是一种长期考验。在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自我存在的价值,并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喜悦。这时,孩子的自信,当然归功于教师。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