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术的生命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新课标的精髓,也是美术课堂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仅是在作业本上,还包括和美术创作活动有关的作品上都是值得探究的。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让学生在自信和赏识中产生创作的欲望。
  这对教师的素质也是一种长期考验。在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自我存在的价值,并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喜悦。这时,孩子的自信,当然归功于教师。可想而知,当独特的构思与新颖的作品受到表扬获得赞美的时候,更能增强他们创造的自信心与创作的欲望。所以,这是能够给学生从小奠定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可以树立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理想与信念,甚至影响其一生。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其次,用尽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在作品创作中要具有想象力。绘画构思离不开想象,手工制作离不开想象,所以,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美术教师的启发,就是在这启发中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完成作业的构思与设计的。为此,应该在美术教学中以形象直观性等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小故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能打开学生们的思维并且发散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并完成作业作品创作。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成果再现。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需要想象力,需要创新精神,还要将想象变为现实。比如绘画作业,是将构思独特的想象绘制成完美的画;手工制作,将设计新颖的作品成形,都是要将所想付诸于实践,最后呈现的是具有个性的作品。那么,学生完成的美术作业便是创造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完成,虽比不上那些成年人的作品老练、精致,但他们在这其中会得到很大收获,如自信心、动手动脑能力、鉴赏能力……眼、脑、手协调合作的训练,加之使学生不断完成具有创意、新颖的作品时,就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总之,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用阿诺德的一句话结束吧: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
  (作者联通:063500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倴城镇梁泡小学)
其他文献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后半段考分的考生。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得过且过。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多数学生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甚至产生惧怕学习英语的心理。因此,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就成了每个教师关注的重要问
期刊
游戏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个别化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而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得到大家的了解、认可,是否与他们有效的互动,则需要通过讲评来展现。讲评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而且在讲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经验,同时还能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因此,在讲评活动中,“谁来讲?怎样讲?什么时候讲?”都成了讲评活动中举足轻重的环节
期刊
“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之魂,教育之光”“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以上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陶行知与世长辞之后,宋庆龄、毛泽东、沈钧儒、郭沫若等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其实,只要你学习了《陶行知名篇精选》后,你不能不受到震撼,同时必定会发觉以上一番评价用在陶行知身上是恰如其分的。因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理论不
期刊
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和掌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前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的几种形式:   1、对比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
期刊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通过学具操作等活动促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试就学具操作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具操作的理论依据,运用学具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一简要论述。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不仅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超越,而且也反映了当代阅读教学发展的趋势。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亲近学生,平等介入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只有在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的前提下,对话才能实质性地开展,师生才可能向对方
期刊
历年来,我校数学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去年和今年我校数学科又取得了好的成绩;均分和及格率均居全县首位。通过几年来的毕业班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在这方面开展
期刊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作文连接健康的生命》一文中指出:“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品味名家的优美散文,我们会沉醉于作品的意境;拜读高手的著名小说,我们会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这种艺术魅力从何而来?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来自于作家对生命的沟通表达。也就是说,让生活化作文充满生命的灵性。    一、观察生活,展示生命风采    生活是生命之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卢
期刊
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儿童画的构图就很别具一格。儿童画多采用平面展开式构图,就像是在记流水帐,想到哪画到哪。当孩子们满怀自信和激情在纸上作画时往往不会有什么计划,更不用说有目的地、合理安排画面空间了。这样的构图特点是容量大,可以充分表现儿童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现代艺术对画面形式美追求更多元,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追求更加开放的前提下,探索儿童画构图的新方法,一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