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我的梦想是当总统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于美国名将麦克阿瑟来说,可能要换种说法:不想当总统的将军不是好将军!麦克阿瑟虽然是一名军事将领,却一直有个梦想——当美国总统,为此他连续三次参加总统竞选,那么结果怎样呢?
  麦克阿瑟第一次参加总统竞选是1944年,因为他是共和党人,共和党内部就有意让他成为总统候选人。可那时候他的名气还不大,也没有当上五星上将,因此在州预选中就落选了。不过,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很快迎来了第二次机会。
  1945年日本投降,二战结束。投降仪式在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麦克阿瑟代表盟国签字受降,“五支钢笔”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
  此后,麦克阿瑟作为盟军最高统帅,暂时管理日本事务,受到人们一致赞誉,名望达到顶峰。因此,在1948年总统竞选中,共和党内部再次支持他参加竞选,这一次,他也摆出了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坚信在日本的政绩将会帮自己赢得大选。
  为此在元旦那天,他先发表题为《回顾与展望》的新年讲话,歌颂自己在日本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有人甚至称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治理,其功绩将与日月同辉!
  有了国际舆论支持还不够,最主要是国内的舆论支持。因此,麦克阿瑟不惜花重金聘请一批传记文学作家,每天为他写传记文学著作,短短一个月就出版了三部:《伟大的麦克阿瑟》《天才的自由战士麦克阿瑟》《天赐的英雄麦克阿瑟》,从书名就可以看出麦克阿瑟信心爆棚。此外,麦克阿瑟还在国内建立了一批支持者俱乐部,天天为他奔走呼号拉票。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低估了当时的老牌政治家杜威和史塔生,而且他在政治方面的确还不够老练,他只知道宣传自己多么厉害,却忘了消除掉自己的黑历史:离婚两次,私生活混乱,情史一大堆,青年时期还吸过毒……这些都成为把柄,被政敌抓了个正着,从而影响了竞选。
  这次的惨败结局对于很爱面子的麦克阿瑟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他却硬着头皮说:“其实,竞选并非我的本意,我丝毫不想成为国家首脑……我所犯的一个最大错误,是没有明确拒绝参加这次竞选活动。”
  啧啧,隔着多年时光都能感觉到他的口是心非。事实也证明,他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因为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他又风风火火地准备参加1952年的总统竞选。
  麦克阿瑟虽然在朝鲜战争中失败了,成为第一个因为战败签订协议的美国将军,但他的名望依旧非常高,回来后还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很多电视台邀请他作为嘉宾演说。这些都让他自信心再次爆棚,觉得自己肯定能竞选成功。
  然而,他还是对国内政治形势不太明白,他本人是支持朝鲜战争的,甚至曾经建议使用核武器。但当时美国国内对于这场战争几乎都是在声讨谴责,因此本来是他强项的演说,他反而犯了舆论方向上的错误。结果不出预料,他再次落选。而当时反对这场战争的二战英雄艾森豪威尔将军最终当选为美国总统。
  由此看来,麦克阿瑟或许只适合做将军,不适合做总统,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也享受到了一項总统才有的特殊荣誉:美国为他建立了麦克阿瑟纪念馆,除了华盛顿等少数总统有这份殊荣,就只有他了。正如他在一次告别演说中说: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其他文献
1908年的一天,芜湖城的早晨白露泠泠。一名男子带着一个13岁的小女孩穿街过巷,来到芜湖最著名的青楼——兰心院,要把这个小女孩卖掉。老鸨打量着这个女孩,甩了一句:“人你还是带回去吧,这丫头吃不了这碗饭,小眼睛、厚嘴唇,怎么也长不成美人。”男子说:“那就留下她做烧火丫头吧!”老鸨不屑地说:“两担大米价!”  就这两担火米,小女孩被卖了,卖她的人是她的亲舅舅。她一岁时,爸爸去世,两岁时,姐姐去世,八岁
在张爱玲的笔下,黄逸梵算不上一位好母亲。  她自私。在张爱玲姐弟俩三四岁、正需要母亲倾力陪伴和照料时,她却当起甩手掌柜,任性地出国游学。  她冷漠。亲生儿子抱着一双破球鞋投奔她时,她以没能力再养一个孩子为由,理智得近乎无情地将他拒之门外。  她刻薄。对张爱玲出口便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自生自灭。”  她爱慕虚荣,贪图享受。
因为穿错衣服而打打杀杀的奇事由来已久,其中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穿衣与“尊卑”  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因看不惯民众穿得舒服漂亮,就颁布禁令:凡身着锦绣者,与诽谤国君同罪,也就是得死。  自汉代开始,不许穿与自己的身份、等级不符的服装,成了明确的法律条文。到了唐代,普通人如果穿了颜色越级的服装,要么坐牢要么去死。不只是颜色,朝廷在尺寸上也有禁令。李德裕做淮南观察使时勒令当地妇女剪短裙子,因为朝廷有规矩,
《格林童话》中有这样一个惊悚的故事:1284年,德国哈默尔恩镇老鼠为患,镇长束手无策。某日,镇上来了个身穿五彩长袍的神秘笛手,声称如果给他一笔酬金就能帮忙驱逐老鼠,镇长与居民欣然答应。笛手吹起笛子,鼠群神魂颠倒,纷纷随他来到河畔,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全部溺死。笛手返回镇上领取酬金,谁料镇长与居民不肯如约付款,笛手默然离去。第二年,笛手再次现身吹笛,这回引来的竟是镇上的130个孩子,他们载歌载舞地跟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作为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为了保全性命,携光绪等人逃往西安,美其名日“西巡”。在这生死关头,慈禧没忘记一件关乎个人恩怨的“大事”——处置光绪最宠爱的妃子珍妃。  此时的珍妃已被慈禧打入冷宫两年有佘,过着连宫女都不如的日子,而为解心头之恨,慈禧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为借口,要珍妃自尽。性格倔强的珍妃并没有选择屈服,她目光坚定地看着慈禧,一字一顿地说
我们对牛仔的印象大多来自美国的西部电影——大礼帽,牛仔裤,腰挎手枪,行侠仗义,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可现实果真如此吗?  在美国西部的广袤土地上,看似只有沙漠、野草和没有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但西部养牛人发现了地下的黄金,无数移民汹涌而来,造就了传说中的牛仔。  西部的牛大多凶猛难驯,驱赶庞大的牛群是一种既冒险又刺激的工作,从而锻造出真正的牛仔精神。  一般的牛群都在千頭以上,两个最有经验的牛仔走在前面
英法联军打到北京之后,被迫跟洋人签约的大清,事实上已经接受了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国与国关系:西方国家使节驻京,使节觐见大清的皇帝,递交国书。然而,签约之后,咸丰借口有病,赖在热河不肯回京,不久去世。小皇帝同治尚未成年,两宫太后以此为借口,拖着不让见。所以,西方公使虽然在北京扎下了,但始终见不到皇帝。西方那一套国家间的外交模式,在形式上始终无法完成,这让公使们很着急。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
在欧洲和美国,公众只知道“一战”是一场“漫长、残酷而不失伟大的战争”,对其细节所知不多。在美国20世纪参与的重大战争中, “一战”是唯一一场在首都华盛顿没有纪念碑的。在民间, “一战”也很难唤起深刻的敬畏乃至反思,描绘那场发生于一个世纪前的战争的影视作品屈指可数,相关书籍多年也没出几本。  这种现象与技术限制有关——“一战”留下的“物证”远没有后来的战争多。不过,一个重要因素常被忽视,那就是,参战
一  赵元任之妻杨步伟是那种风一样肆意洒脱的女子,哪怕一丝一毫的束缚于她都是不愿承受之重。虽然出生在规矩和人口一样众多的大家族,虽然出生前便被父母指腹为婚,但她一路走来,却如狂风过境,所有试图捆绑住她的束缚都被吹得七零八落。  她会调皮地捉弄教书先生,在先生面前唱自己编的口水歌;会在饭桌上批评孔夫子浪费食物,哪怕被长辈斥为大不敬;会在试卷上写“女子者,国之母也”;会找祖父谈判,说婚姻大事应由自己做
一  母爱不是《红楼梦》的主题,却像一根金线,编织在字里行间。比如贾琏和贾蓉为人处世颇有差别,却有一种相似的丧,即便作恶,也不似被母亲溺爱的薛蟠那样作得生机勃勃,倒像是无可依凭,不如放纵。  理论上母亲是我们灵与肉的双重护佑,有妈的孩子是块宝,然而,人间事,常常并不这么简单。有各种各样的女人,就有各种各样的母亲,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作为一句口号足够铿锵,但事实上,弱小的女性当了妈,也不会秒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