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与躁狂症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比较神经症患者与躁狂症患者脑电图特点,为临床上诊断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神经症患者和87例躁狂症患者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症患者脑电图异常63例,异常率60.58%,躁狂症患者脑电图异常42例,异常率48.28%,两组患者脑电图异常均表现为α波频率、波幅和波形调节不佳以及θ波增多,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症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与躁狂症患者的脑电图改变无显著区别,根据脑电图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临床应用意义不大。
  关键词:脑电图;神经症;躁狂症
  神经症和躁狂症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是最主要的病因。神经症是对一系列非精神疾病的总称,躁狂症属于狂躁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在临床上的表现极为相似,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别和诊断,防止误诊、漏诊[1]。为了探讨神经症患者和躁狂症患者脑电图的区别,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对收治的神经症患者和躁狂症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两种疾病患者脑电图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上鉴别诊断二者提供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符合神经症患者(神经症组)和87例躁狂症患者(躁狂症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且均未服用任何精神药物。神经症组中,男性48例、女性59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4.7±6.4)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6.9±3.6)年,其中神经衰弱50例、焦虑症46例、强迫症8例;躁狂症组中,男性50例、女性37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9.4±5.5)岁,病程21天~23年,平均病程(4.8±3.3)年。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详细的脑电图资料。所有患者的脑电图均由日本光电提供的EEG-1518K脑电图仪完成,电极放置法为国际10-20系统。测量脑电图时患者取坐位,于安静状态下记录脑电图,描计时间20~30min,时间常数0.3s,灵敏度100uV,滤波频率35Hz。脑电图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脑电图学》[3]。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脑电图特征比较
  神经症患者脑电图异常54例,异常率51.92%,躁狂症患者脑电图异常48例,异常率55.1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患者异常脑电图中,轻度异常45例,主要表现为θ波增多,其中19例表现为背景活动以α为主,36例表现为α与β波混杂;中度异常患者9例,其中θ波和δ波增多6例、θ波弥散出现2例,θ波阵发出现1例;正常脑电图中,α脑电图27例、β脑电图16例、不规则脑电图4例、低波幅脑电图3例。躁狂症患者异常脑电图中,其中轻度异常42例,主要表现为θ波增多,中度异常患者6例,其中θ波和δ波增多2例、θ波弥散出现1例、θ波阵发出现3例;正常脑电图中,α脑电图22例、β脑电图7例、不规则脑电图9例、低波幅脑电图1例。两组患者详细脑电图情况见表1。
  3 讨论
  神经症又称作神经官能症或者精神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神经症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等是致病主要因素,但该障碍非应激障碍,而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4]。神经症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神经症有多个亚型,每个亚型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中神经衰弱是最主要的类型[5]。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制力比较充分。
  躁狂症是狂躁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其中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和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一般持续一周以上,通常呈发作性病程,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因此对患者社会功能影响较小,预后较好[6]。
  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症患者脑电图异常率51.92%,躁狂症患者脑电图异常率55.17%,两组均处在较高水平,且躁狂症患者脑电图异常率略高于神经症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较轻,以α波频率、波幅和波形调节不佳为主要异常,部分患者脑电图背景为α、β波混杂出现;中度异常主要表现为θ波增多,阵发或弥漫出现,有时伴δ波增多;两组患者脑电图正常均以α脑电图为最多,且均可见β脑电图、不规则脑电图和低波幅脑电图,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神经症和狂躁症患者脑电图变化情况较类似,并没有明显区别,通过脑电图诊断神经症虽然灵敏度超过50%但特异性低,容易造成误诊,因此意义不大。临床上鉴别诊断神经症还需要借鉴其他手段和方法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水晶,肖钦,吴昊,等.神经症的脑电图改变临床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0,17(3):152-152.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陈光敏,林举达,林志雄,等.论神经症鉴别诊断模式[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5):470-472.
  [5]马丽华,张涛,张彩云,等.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神经症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99-800.
  [6]莫金灿.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46-4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保护膜对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导管敷贴更换时的皮肤保护作用,方法:将体重低于1000g,胎龄在28周以内的26例早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和对照组,传统组为PICC穿刺处IV3000无菌敷贴固定,对照组为涂上皮肤保护膜待干后再IV3000无菌敷贴固定。结果:使用皮肤保护膜患儿皮肤完整率为100%,而未使用皮肤保护膜的患儿的皮肤完整性仅为23%。结论:皮肤保护膜能保护超低出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临床耳鼻咽喉术后疼痛与急性感染的治疗办法。方法:抽选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耳鼻咽喉急性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41例,术后分别给予其芬太尼透明皮贴与扶他林药物治疗,进而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术后清醒时均有了明显减轻,并以乙组的减轻程度更显著(P<0.05),且乙组镇痛总有效率高达100%,同甲组的82.93%
期刊
摘要:目的:解析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28实行保守治疗,12例实行守住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全部得到控制。结论:保守治疗对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效果显著,由于年轻女性发生卵巢黄体破裂的几率较大,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8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胎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进行阴道试产,分娩成功69例(86.25%)。两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Apagr评分与住院时间、产程时间及产程等相关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阿托伐他汀联合充分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临床研究。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共8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联合充分水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72h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患者术后24h与术前相比较,观察组无论是
期刊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所收治的5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早发性癫痫者予以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对迟发性癫痫者予以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个月内,有1例衰竭死亡,2例致残,7例癫痫发作次数在两次以上,27例发作两次,15例发作一次,6例未发作;6个月后,仅有4例患者发作一次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疏利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肾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共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疏利降浊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结果:研究组肾功能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积分下降值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后清宫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超声检出率为100.00%。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米非司酮在临床中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 年 10 月 -2014 年 10 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患者病历资料95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后,30例终止妊娠患者中有28例显示有良好效果,有效率达到93.33%,15例紧急避孕患者中有13例效果较好,有效率达 86.67%,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28例效果良好,有效率达93.33%,8例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的股骨颈骨折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40例研究组和40例对照组,分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内固定术。对比(1)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14.8±6.9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