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所收治的5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早发性癫痫者予以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对迟发性癫痫者予以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个月内,有1例衰竭死亡,2例致残,7例癫痫发作次数在两次以上,27例发作两次,15例发作一次,6例未发作;6个月后,仅有4例患者发作一次,其他患者均未发作,且完全治愈;将6个月内的治疗效果与6个月后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为脑血栓继发性癫痫,19例为脑出血继发性癫痫,14例为脑栓塞继发性癫痫,其中脑血栓继发性癫痫所占比重最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且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提升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性癫痫;临床疗效
  脑卒中是引发中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脑卒中患者一旦出现继发性癫痫,那么将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将增高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1]。在这种情况之下,对脑卒中继发性癫痫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是极为有必要的。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58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予以针对性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所收治的5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脑电图、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之前皆没有癫痫病史。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5±8.7)岁。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1993年),26例为早发性癫痫,32例为迟发性癫痫。
  1.2方法
  不同癫痫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于早发性癫痫患者,一般予以短期药物治疗,其卡马西平,若患者的癫痫持续发作,那么首先需对其予以镇定治疗,待其稳定之后,再予以卡马西平(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982)口服,一次2~4片,一天3次,持续治疗15天。对于迟发性癫痫患者,一般予以长期药物治疗,其所采取的主要药物为丙戊酸钠(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3020874)口服,一次2~4片,一天3次。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此外患者通过治疗且获得一定效果之后,依然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进行检验,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效果分析:具体见下表1所示,由表可知,6个月内,有1例衰竭死亡,2例致残,7例癫痫发作次数在两次以上,27例发作两次,15例发作一次,6例未发作;6个月后,仅有4例患者发作一次,其他患者均未发作,且完全治愈。将6个月内的治疗效果与6个月后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癫痫与脑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有25例为脑血栓继发性癫痫(43.10%),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脑出血继发性癫痫,有19例(32.76%),最后是脑栓塞继发性癫痫,有14例(24.14%)。具体见下表2所示。
  讨论
  在临床上,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疾病的特征十分的复杂,其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早发性和迟发性,其中14天以内脑卒中继发癫痫,为早发性,而14天以后继发的癫痫为迟发性;在本次研究中,26例为早发性癫痫(44.83%),32例为迟发性癫痫(55.17%)。由此可见,本研究以迟发性癫痫较多,这种情况可能与患者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语言障碍或意识障碍等原因,导致漏诊现象的发现;另外,与早发性相比,迟发性癫痫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较少。患者在出院之后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继而发病。
  对于缺血性卒中后引发的早发性癫痫,其发病机制是:脑血管发生闭塞,脑组织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以及水肿等症状,进而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卒中后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不断增多,造成脑部中抑制性递质GABA系统功能受损,且还导致患者严重脱水或者是电解质紊乱,最终造成抽搐阈值下降,最终引起癫痫[2];对于出血性卒中后的早发性癫痫,其是因为在出现脑出血之后,脑组织遭到血肿的影响,脑组织受血液的刺激,造成继发性血管发生痉挛,继而发生脑水肿,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癫痫。而针对迟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为:在患者发生中风之后,风囊将随之出现机械性的刺激,继而促使胶质细胞迅速增多,导致瘢痕的发生,继而渐渐构成囊腔,且出现各种症状,即移位、小血管增生以及萎缩等,而胶质细胞将代替正常的神经元,造成神经兴奋性发生持续性的异常情况,所以,胶质瘢痕能够引起癫痫疾病,且其是引发迟发性癫痫的重要病灶之一。
  脑卒中患者一旦继发癫痫,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地治疗,通常情况下,对该疾病患者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治疗的主要药物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疾病治疗的效果,应依据患者的癫痫类型予以给药。在本次研究中,对早发性癫痫患者予以短期口服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而针对迟发性癫痫患者予以长期口服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在接受治疗后的6个月以内,有6例患者未发作,有1例衰竭死亡,2例致残,6个月之后,大多数患者均已完全治愈,仅有4例患者发作一次。由此可见,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且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提升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建华.探讨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9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40):104-105.
  [2]代洪伟.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383-438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干预对患者治疗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因脑出血来我院急诊救治的患者64例,随机抽取分为常规急诊处理的对照组(32例)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急诊干预的干预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早期血肿扩大情况并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64例
期刊
摘要:六味安消胶囊来源于蒙古族、藏族验方“六味安消散”,由土木香、大黄、山柰、诃子、寒水石(煅)、碱花等6味药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功能。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1]。六味安消胶囊属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批准文号分别有:国药准字Z10950027、国药准字Z10950047、国药准字Z36021675[2]。近年来六味安消胶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各种消化不良、便秘,还联合用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病学特征以及防治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历。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以儿童为主。在所有患者治疗中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有86例,其中中枢系统感染较多。经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119例患者治愈出院,剩余一例患者因腹痛剧烈转院治疗。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与青少年,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科开展PICC置管专科护理的可行性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52例施用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治疗,由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76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未实行PICC专科护理),由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的76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实行PICC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
期刊
摘要:目的: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8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其中A组采取经皮穿针内固定,B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且对2组患者的疗效加以观察。结果:A组患者的优良率、Neer评分与B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皮穿针内固定亦或者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的方法,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进行治疗,都能够获得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保护膜对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导管敷贴更换时的皮肤保护作用,方法:将体重低于1000g,胎龄在28周以内的26例早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和对照组,传统组为PICC穿刺处IV3000无菌敷贴固定,对照组为涂上皮肤保护膜待干后再IV3000无菌敷贴固定。结果:使用皮肤保护膜患儿皮肤完整率为100%,而未使用皮肤保护膜的患儿的皮肤完整性仅为23%。结论:皮肤保护膜能保护超低出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临床耳鼻咽喉术后疼痛与急性感染的治疗办法。方法:抽选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耳鼻咽喉急性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41例,术后分别给予其芬太尼透明皮贴与扶他林药物治疗,进而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术后清醒时均有了明显减轻,并以乙组的减轻程度更显著(P<0.05),且乙组镇痛总有效率高达100%,同甲组的82.93%
期刊
摘要:目的:解析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28实行保守治疗,12例实行守住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全部得到控制。结论:保守治疗对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效果显著,由于年轻女性发生卵巢黄体破裂的几率较大,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8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胎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进行阴道试产,分娩成功69例(86.25%)。两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Apagr评分与住院时间、产程时间及产程等相关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阿托伐他汀联合充分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临床研究。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共8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联合充分水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72h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患者术后24h与术前相比较,观察组无论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