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现状透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属于一大重点,也是公认的难点。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成效是广大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其突破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现状
  作文学习难,难于上青天。从小学到高中,许多学生都有着这样的感慨,不仅学生学得辛苦,而且教师也教得费力。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
  一是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难情绪。一旦畏难情绪在作文学习中落地生根,对学生的影响就不是一时的。有些学生的畏难情绪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始终没有能够有效克服作文学习的难点,导致学习中动力不足、兴趣低下。
  二是对作文主题发掘深度相对欠缺。作文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每一篇作文都有着鲜明的主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有些学生虽然也能够搜集到相对丰富的素材,运用语言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但是在寓意的深度、主题发掘的新颖性方面慢人一拍,没有能够透过同样的表象发掘出深层次有价值的道理,作文缺乏深度。
  三是写作技巧方法掌握得不够充分。“授人以渔”可以提高作文学习成效,部分教师在写作前指导环节缺乏形象有效的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茫然不知所措,技巧方法严重欠缺,要么生搬硬套,要么胡拼乱凑,写出来的文章框架结构、手法技巧、思想主题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处于较低水平徘徊。
  四是没有积累形成丰富的生活素材。作文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作文创作的基础也是丰富的生活,学生需要从生活中发掘提炼出写作的素材。而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或是封闭的住校生活,让许多学生减少了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加上他们缺乏敏锐的目光,也没有养成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导致作文教学中缺乏丰富的生活感知基础,所写出的文章难以达到真情实感要求。
  二、紧扣四个要点实现高中作文教学的突破
  要想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成效,必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弊端进行有效突破,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让积极情感成为作文学习的主旋律。无论何时何地,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的促进功能都是非常重要和明显的,对作文教学更是如此。笔者鼓励学生多读书,广泛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了许多优美的词段,提炼出写作的技巧、文章的结构等有价值信息,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这是激发学生作文学习兴趣的又一成功路径。此外,笔者还通过手抄报、作文园地、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作文学习成果的平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学习兴趣。
  2.引导观察和分析生活提高立意深度。一篇文章的选题立意就是整篇文章的灵魂,选的角度正确、挖的深度足够,可以为这一篇文章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如何提高立意的新颖性、深刻度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说教的方法让学生提高感悟发掘提炼的能力。如从街道的整洁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着重从为文明创建环境美化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还从全社会人的文明素养提升这一方面进行分析,从环境变美这一表象揭示出这一变化所付出辛勤的劳动,同时发掘出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这一思想主题。
  3.内外结合开展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教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强调技巧指导,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技巧指导既要牢牢把握作前指导,同时还要向课内阅读教学、课外专题活动等方面延伸,构建内外结合的作文教学指导体系,提高学生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环节,侧重于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江南的冬景》教学中,笔者侧重于指导学生把握作者观察的顺序、描写的手法,并对结构、情感这两个要点进行讨论,采取抓住要点分析的方式,使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所得迁移为自身的写作能力。
  4.开展日积月累逐步夯实素材的积累。作文写作中所需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这一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养成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习惯,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好还要记录到本子上。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布置他们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平时积累素材与热点话题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迅速有效地积累一批能够服务于作文创作的生活素材,让作文更具真情实感,更贴近生活实际,有效提高创作质量。
其他文献
当下语文课堂“满堂灌”的现象已然不见,文本研究逐渐深入,自主阅读、文本对话渐成主流,但“泛读”、“浅读”、“粗读”、“偏读”甚至“错读”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不知如何“解文”,更不知如何“教文”。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依文解文”的四种方法,希望能为“教文循道”提供适合的路径。所谓“依文解文”,指的是依据文本自身的特点来解读该文本的奥秘。以此法读文、教文,可使语文阅读与教学有章可循,从而真正把握
<正> 在去年芬兰设计大学主持召开主题为“新简洁主义”(New Simplicity)的国际室内与家具设计研讨会上,芬兰现任室内与家具设计教授约里奥&#183;威勒海蒙先生(Yrj Wi-herhei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自身素质与能力,我国教育迎来了素质教育的新时代。高中学习阶段,不仅是中学生快速吸收大量知识的黄金阶段,还是学生生理、心理快速成熟的成长时期
本设计通过使用温湿度传感器SHT75和单片微处理器89C2051,首先测得湿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露点温度,然后通过MODBUS总线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具有测量精度高,可
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本次大会确立了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教育的论述也是旗帜鲜明指出了建设教育强国
所谓民事诉讼当事人权是指,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的总和.对当事人权的考量须从是否给予当事人充分的程序保障出发,并且关注具体的诉讼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根据我
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是近些年来教育部要求着重落实的重点。但是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是死背书,这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多元化语文教学方法对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古话说:“成事先成人”。成人就是要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种种美德,而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欣赏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学
语文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文学素养,提升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性学科。正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基础性,在对语文学科进行学科评价时要注重教学评价多元化和开放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课堂评价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入手,强调长远发展的评价性功能。  一、转变教学观念,从“强调知识”到“强调发展”  转变教学观念是保证语文学科评价科学性的开端。教学观念是教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本文通过四方面阐述了在生产中设计变频器传动系统实现生产安全可靠运行,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超声临界折射波在有切向应力钢板中传播时,其传播特性会发生变化,为确定超声临界折射波在钢板检测的存在性。搭建实验平台,采用一发一收式接收形式,改变探头间距离,验证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