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家要懂得辨识一个项目能否产生社会影响力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社会历来高度重视慈善捐赠的价值,我们延续这一传统,并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识别和评估的机制上,为的是度量出具体的慈善捐赠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实际的社会影响力
  约翰·杰克逊
  (John L. Jackson, Jr.)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院长
  《中国慈善家》:此次来中国,你参加的活动主题为“满足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需求”。在你看来,“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约翰·杰克逊:21世纪,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之小的星球上!新的交通方式、通讯技术等正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通过所有这些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新设备、新机制,我们可以与世界上的其他部分取得联系,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来进行合作,为我们各自的社区和共同生活的星球做一些重要的、有益的事。
  过去有一段时间,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于全球事务之外,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孤立主义立场。美国选举政治曾经奉行这样的立场和策略。然而如今,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体系彼此紧密相连,地球上任意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其影响都有可能波及世界其他地方和那里的人们,哪怕是一些看起来极其地方性的事件。孤立主义拒绝把全球当作一个完整的社区进行思考,这会阻碍我们把地球变成一个更好的世界。在全球化语境下,进行有效合作是唯一选项。
  《中国慈善家》:对于进行这一全球化语境下的合作,你有什么建议?
  约翰·杰克逊:其中一个关键点是,我们要成为一个更完全意义上的地球公民。在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的社会之外,我们还必须更多地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因为我们将要和那里的人们进行合作。
  至少,我认为我们来这里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学习。我们不只是来告诉这里的人们我们在美国做了什么事情,我们还要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正在开展的社会项目有哪些。
  在美国,我们关心深度贫困的问题,希望确保所有人有食物可吃、有居所可住。这也是全球共同遭遇的挑战和希望实现的目标。因此,我们想来中国看看:中国人是如何思考类似问题的?他们提出了怎样一些应对这些难题的理念和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他们的一些最佳实践案例中有所借鉴,然后结合我们自己的具体战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中国慈善家》:说到应对这些难题,在美国,尤其是慈善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约翰·杰克逊:我们一直在寻找调动慈善资源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的院长,我总喜欢向外界谈谈我们的“高影响力慈善中心”(The Center of High Impact Philanthropy)。
  美国社会历来高度重视慈善捐赠的价值,我们延续这一传统,并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识别和评估的机制上,为的是度量出具体的慈善捐赠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实际的社会影响力。我们的“高影响力慈善中心”一直致力于为那些有能力又有意于回馈社会的人提供必要的工具,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运用资源并获得最大化的社会影响力。
  有一些公益慈善项目看起来不错,但对于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效果甚微。辨识项目能否真正产生社会影响力,是慈善家的一项重要技能。我们通过一些专业的调查和评估为捐赠者提供判断的依据,用数据等事实告诉他们,如果你把你的钱捐赠到这里,它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中国慈善家》:在撬动社会资源以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美国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约翰·杰克逊:当我们谈论慈善时,不应该只是盯着七、八个拥有巨额财富和很高地位的捐赠者,他们确实能够运用他们的资源解决或改善某一重大的社会问题,但是最大的慈善家,至少在美国,或许在全球,也是那些小额捐赠的个人。无论是捐赠一美金还是一百美金,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慈善家。我们尝试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去,无论他们的资源是什么。
  过去,在美国,人们对慈善的想象是,这是洛克菲勒那样的财富大家族做的事情。但这只是慈善很小的一个侧面。真正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意识到并且相信,他们也能够为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慈善家》:你如何看待互联网等信息科学技术,在满足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约翰·杰克逊:我们需要思考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这个物种,以及什么定义了我们这个物种。新技术改变了人类知识获取的方式。过去,我们要查询大部头的百科全书,现在我们可以很便利地搜索资料和档案,它们(通过智能设备)装在我们的口袋里。
  新技术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我们打开电脑和手机,通过上传和下载、通过观看被社会化。坐在同一个屋子的同一张桌子前,我们的关注点却全然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应用程序与另一个半球连接。互联网为我们与他人建立了不可思议的联系和可能性,这确实很有趣,但是也很值得反思。
  在全球化语境下,互联网使得我们能够更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要小心,要清醒且周到地评估其带来的实际影响。新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同时,也可能会让它变得更糟。我们需要将其导向于更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中国慈善家》: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它可能呈现于不同的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你看来,未来全球化可能会走向何方?你如何看待这种发展?
  约翰·杰克逊:这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信号。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的连接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对问题的回应也将更加互联化。思考全球化的其中一个维度是,只有州级别、国家级别和地区级别的非营利组织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国际化的非营利组织。如此,如何兼顾国家、地方和全球层面的运作,以及妥善处理这些不同层面的运作之间的张力,就成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议题、什么地方的问题,它实际上都处在全球化语境之下,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全球化语境的恰当位置上进行思考。
  慢慢地,人们也会越来越意识到全球化其实是一种在地化的全球化。在这种在地化的全球化中,每个人都可以是慈善家,都可以运用自有的资源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而且人们也会对他们所做事情的全球推广性越来越敏感。那将是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不再只把自己看作某个国家或区域性群落的一部分,也把自己看作对全球性社区有责任的世界公民。
  《中国慈善家》:当我们以世界公民的身份跨越国界,参与到全球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去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约翰·杰克逊: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我始终强调,应该首先了解别的群体、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世界观,以免陷入可能的民族中心主义,并以此去评判别的民族、人民、文化应该如何。我们需要在国际对话中多怀有一些谦卑。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你自以为有了全部的答案,然后一味地妄下判断和指手画脚。
其他文献
袁熙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对“自然法则”的阐述,他把“反自然罪”定为比“反人类罪”更甚的“最大的罪”,并强调,人只有认识到并承认这一点,环保才真正有希望,而他作为一名艺术家所希望达成的,就是以艺术创作的形式来唤起人们的反思和行动  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逼近400,秋日的朝阳公园已看不见往昔的景致。坐落园内的金台艺术馆,以及艺术馆前方国际友谊林中的名人雕塑,在雾霾中一派落寞。  “雾霾对你个人最直接的影响
期刊
现年95岁的曾彦修先生,最近出版的这本《平生六记》,即是记载了自己从土改、镇反、肃反、四清、反右等历次政治运动中遭际。为了坚守自己的良知,不把平素熟悉的老上级和同事们划为“右派”,在那个价值失序的年代,他选择主动把自己投入熔炉  从很多人的日记上看,1957年7月13日是平常的一天。这一天,顾颉刚在青岛中科院的招待所修养,蒙文通正在去看他的路上;已经油尽灯枯的吕思勉,因左眼充血不能读写,日记只记了
期刊
Q:你曾将自己的演唱会门票都捐了,却没有进行宣传,做慈善不需要大力宣传么?  A:我自己看到社会上需要什么东西,会去做一些,但我不喜欢张扬。圣经里面告诉我,默默行善,别夸大自己的善行,当你夸大自己的善行后,渐渐地,你做这件事就不是为了善行,而是为了夸耀。  Q:艺人做慈善很多时候难以避免被公众指为“作秀”,如何应对?  A:这些指责可以置之不理,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阿狗阿猫都能评论的时代,评论你的,
期刊
从汶川大地震现场归来,黄奕觉得应该让慈善“开心”一些,至少,不那么“痛苦”。从小好动,喜爱体育,于是她发起“奕动基金”,为受灾地区和贫困山区捐助运动器材,建设运动场地  黄奕哽咽落泪。  2014年下半年,女明星黄奕不断登上各媒体头条,她的离婚之争刚刚谢幕,夺子之争仍在继续。  这一次,接受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采访时的落泪,与婚变无关,也与她自己的孩子无关。她在回忆6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
期刊
在大海里,他唯一的欲望就是活着,物质已经没有意义,唯有精神的提升。他一直把环球航海作为修行的过程,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历练  自驾帆船环球航海,原本是翟墨的私人行动。7年来,在环球航海过程中,他发现这个行动已不再是他个人的了。“刚开始是一种兴趣,之后是一种责任。我去了很多国家,当地的华人华侨对我照顾有加,其实他们不是照顾我,而是照顾中国人。回来后我想做对这个国家、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仅仅是满足我
期刊
她是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离开大学讲台,将余生奉献给农家女的三尺简陋讲台。她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农家女都记住:你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而每一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双腿站立  在北京西单乘坐地铁5号线,经过15站到达天通苑站,再换乘昌27路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司机师傅大声喊:“诶,农家女学校到了!”  车门一开,一股刺鼻的垃圾燃烧味扑鼻而来。路口杂货店外的音箱扯开嗓子唱着不知名的歌曲,四周却一个人也
期刊
以生命撞醒生命,以生命激发生命,以生命创造生命,这是中国传承教育必须经历的蜕变  中国当下的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拨乱反正,还需要在延续中华文明血脉中开拓前进。庄子在《德充符》讲了王骀的故事,指出了一条教育的出路:以生命撞醒生命。  受刑断了一条腿的王骀,在鲁国是跟孔子齐名的教育家。他不像孔子那样诲人不倦,可是跟着他的学生,一点不比跟着孔子的少。学生前去见王骀的时候,各有各的
期刊
“我先生说给你5年,100万,一年20万,如果5年还没做成,你就撤。”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岳说。  第一年,她花了20万;第二年,10万;第三年,她已做到自负盈亏,常青藤团队的成员达20余个。今年是第四年,势头正好。  一袭棕褐花纹长裙,烫发及肩,略显蓬乱,没有化妆,林岳笑得眼睛弯弯,好像邻家妈妈。  美国迈阿密大学生态环境专业背景,在美从事癌症研究,成果丰硕。2002年,林岳放弃在美事
期刊
引导中国的慈善家、慈善机构进入全球,融合到全球化浪潮中,融入到全球的大众中,赢得他们的爱、信任与尊重。中国慈善的文化根基是儒学,儒学凭借慈善的载体,自然而然就容易被各国大众所接受  儒家有一个尴尬的地方,那就是两千多年来,儒学仅仅存在于有限的东亚几个国家,除了中国,仅有日本、韩国、越南等。儒学未来能否走向全球?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汉学家贝淡宁先生,他说有一些可能性。这话说得有些勉强,“可能”可以等
期刊
佩姬·杜拉尼(Peggy Dulany)第一次到中国,就走进了北京协和医学院。1998年前后,佩姬和父亲戴维·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一起来到中国。在位于东单的协和医学院,佩姬看到了瓦绿门红、砖青柱赤、雕画精巧入微的一座座中西合璧的建筑。  1913年,佩姬的曾祖父老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Sr.)创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