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如今社会发展的形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素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调动各种有效的手段,营造有趣快乐的课堂氛围,改善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学生的世界里,有一种强大的精神需求,总是想象自己是发明创造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成功,并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从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比如,在讲解平面几何知识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简单直接地下定义.这种过于直接的说教,使学生只是简单地对平面几何知识的理论、性质、定义等进行生硬记忆,却不能理解其性质的由来.因此,教师可以在已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创新,利用多媒体等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利用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具体地展示各种图形及其对应的特征线,可以生动地将各种图形的特点显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和相似点,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比如,利用几何画板,教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中垂线和中线之间的差别,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容易混淆.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往往是飘忽不定的,身在课堂而非心在课堂.产生这样状况的原因是,学生从根本上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讲述的知识不能提起学习兴趣,但是迫于教育体制和教师的压力,又不得不“学习”,装作认真學习的样子.这样,学生成为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在课堂上说什么,学生就往自己的脑袋里填充什么,使课堂变成了单一的流水线作业,没有一点生机.为了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一改往常应试教育的影响,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轴对称”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关于轴对称的实际物体进行课堂引入,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希腊的宙斯神殿、雅典娜神庙、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中国的京剧脸谱等,都是利用轴对称原理创造的.这样,将生活实际物体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教学评价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理念都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一层面,以平等的关系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为了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师生有着不同的分工.教师应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走近学生的课桌,走近学生的角度,俯下身子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面对学生,要用信任的眼神给予学生鼓励和动力,用赏识的微笑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一位年长的朋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构建平等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从而拉近师生在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积极放松地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活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成就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教学评价可以分成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在教师评价上,教师应该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正确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鼓励,同时在评价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评价中,学生作为主角,可以指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同学互相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的思考,形成一定的反思能力,促进对自己的认识,从而找到更科学、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新型教育模式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导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里的知识的学习形成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处于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呢?问题导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
摘要: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在初中阶段将物理基础打好,有利于学生在将来升入高中后学习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  相比于其他学科,物理具有比较抽象的特点,同时物理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有着比较贴近的关系.基于以上两点,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阶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技巧的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然而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都不喜欢举手发言,导致课堂讨论氛围不够热烈.这一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在“怡美教育,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下,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快乐成长”两个基点,积极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每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好起点打下基础。  精神引领,传递正能量,焕发事业激情  学校的怡美教育首先要求教师们有美的心灵,美的行为,有勤劳、阳光、细致的精神风貌。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释放正能量,使教师队伍的素养得到提升。
在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职员工笑脸墙上,不仅有巴蜀教师的风采,还有许多“家长义工”的风采。作为班主任,如何改变工作中单兵作战的状态,逐步带动更多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呢?  精心物色,主动邀约  我刚把女儿送到学校的时候,分到的家长义工岗位就是给班上所有同学当故事妈妈。显然,这样的任务安排就是在合理用我之所长,服务大家。班主任也应当这样用人所长,才能保证家长最大效能地发挥专业能力,也能避免为班级服务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善于合作,不仅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且能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合作意识其实是一种心理倾向性,“需要合作”就是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学习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哪怕这种合作的需要仅仅是即时的(如仅仅为了解决
期刊
记得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散文——《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她说,无论是八岁、十八岁、二十八岁还是三十八岁,她都能从童话《人鱼公主》中读出不一样的感悟。这让我不禁心生向往,我也盼望着能找到一篇让我一直读下去的童话。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这个故事——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小男孩尼尔斯在海滩边闲逛时,发现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大门洞开的城池。他好奇地走了进去,城中的商人们看到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把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应用到课堂.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十分必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能够突破难点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些危险的化学实验,可以使用电脑进行模拟合成或录制成微课,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安全.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中的很多物质或反应都需要通过微观
期刊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模拟考试中考好和没考好的同学要提高警惕,勿蹈覆辙.没考好的同学,应保持信心,走出模拟考试失利的阴影.比较每年的模拟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化学知识,为学生后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机械式地为学生讲授相关化学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