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技巧的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然而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都不喜欢举手发言,导致课堂讨论氛围不够热烈.这一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是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等待学生回答时,很多学生没有任何反应,好像事不关已,课堂上会出现一个短时间的沉默;当教师指出让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这个学生也是支支吾吾,不能畅所欲言.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教师提出問题的难度太大,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回答教师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而空,不切实际,没有注意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范围.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2)教师提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赶快回答,并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由于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需要思考时间,倘若教师提出问题后,就急着让学生回答,使学生的思维刚刚开始就被叫停,还没有真正进入状态,也达不到提问的效果.(3)教师的提问没有层次性,表达不明.由于教师提问措词不够清晰,会使学生很难理解和思考,从而不知如何回答.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1.采用巧妙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新颖巧妙,引人深思,富于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和教材的特点去设计问题.巧妙设计提问,能启动学生学习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师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提出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如果问题太深奥,难度过大,就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最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如果问题太过简单,又不足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过程回答出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教师的提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出发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精”“准”.教师所提问题要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恰当合适;问题本身要不怕推敲;问题和问题之间,不仅要有层次,还要有联系,使每个问题都很严密.
  4.教师的提问,要合理分配被提问的对象.教师的提问,不仅要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还要分别对待,对学习特长的学生提出有创新性的问题,对尖子生提出的问题难度可以稍微加大一点,对中等生提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对学困生提出的问题要简单一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获得知识.
  5.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根据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把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延长一些.学生有了合适的思考时间,就会有更多的证据作为基础的证明,并给出更详细严谨的答案.同时,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三、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
  1.教师提问前要作好准备.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要具有清楚、明确等特点,还要具有新颖性、逻辑性、启发性,能适应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喜好.教师不能随意发问、流于形式、当作过场、有口无心,而要作好提问前的准备.从时间到人选,从形式到内容,教师都要心中有数.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2.教师要做善于倾听的有心人.只有善于倾听学生声音的教师,才能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候去思考,让学生知道教师在等待、在倾听.
  3.有效提问,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问风格,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李继超.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
其他文献
我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大外公,是在去年的四月。清明时节,年过九旬的大外公自台湾回乡,一下飞机,见到同样已是满头银丝的外公,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他们红着眼眶,哆嗦着嘴唇,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刚过晌午,大外公不顾舟车劳顿,坚持要去老屋那边看看。他少年时曾在那里居住过十多年,只可惜经过两拆两建,早已没有了老屋曾经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幢红墙朱瓦的漂亮新楼。只有那口古井还在,井水依旧清澈,似乎还能嗅到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越来越重视.由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匮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祭扫亲人,寄托哀思。然而,故人已逝,生者当坚强。疼爱我的外公前不久因病去世了,他老人家的离开对我打击很大。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外公了,
“U-S”伙伴协作,即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构筑伙伴协作关系(partnership),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合作方式。“U-S”合作对于促进中小学校管理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为例,谈谈对“U-S”伙伴协作的实践与思考。  顶层设计,创生学校文化  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与关注.它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变静为动,变繁为简,变难为易,以直观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科学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现代化学教学活动中
期刊
随着“互联网 ”的兴起,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笔者思考是否能将“互联网 ”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下面就“互联网 ”用于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教学建议谈点体会.  一、“互联网 ”用于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1.后现代课程观理论.1993年美国学者小威廉姆·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理论”.该理论强调对学生个人发展过程的关注.对于课程,该理论不仅关注它的规划思路、设计理念、实施过程以及评价体系,也同样注
期刊
班级文化的教育特点在于它的潜移默化性。它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充盈教;看似无为却触及心灵,塑造人生。共同信守的目标追求、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和谐共荣的团队意识,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班级独特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班级风貌,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有共同信守的目标追求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巩固的前提,是维系师生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班集体前进的动力。确立班级目标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接受教育,形成共同的
化学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利用不得当,就会对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今,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绿色化学的概念也就由此产生.所谓的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高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教师要在教学中向他们传递一些绿色化学思想的理念.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课堂是学生接受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导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里的知识的学习形成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处于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呢?问题导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
摘要: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在初中阶段将物理基础打好,有利于学生在将来升入高中后学习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  相比于其他学科,物理具有比较抽象的特点,同时物理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有着比较贴近的关系.基于以上两点,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