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导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里的知识的学习形成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处于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呢?问题导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学生自己探究、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同时,问题导学是对新课标改革“以学生为本”理论的实践,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一、问题导学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被动地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不利影响.再加上高中数学知识本来就很难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让学生觉得更加无聊,对高中数学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充分认识问题导学模式,并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实施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实施问题导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
  1.创设特定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创设特定的情境.每一节课的开始一般都是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提出新的问题,以此引出本节课将要讲述的内容.这就对高中数学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应该利用问题导学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之初就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情境中利用问题导学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课堂:同学们,以咱们教室地面为例,A同学站在地面上、B同学躺在地面上,那么请问:A同学和B同学分别和教室地面这一平面是什么关系呢?以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导入本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或者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后回答.这样,能让学生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还能学会合作.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表现自己,也会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在了解学生的问题答案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对知识面进行拓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出集合的概念,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举例子组成一些集合,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在列举集合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无法构成集合的情况,这就需要几个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
  3.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活动.高中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在课后也应该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自己动手实践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自己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更加深刻.课后实践活动主是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也可以几个人讨论合作,从而对高中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后的实践活动,对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课后的实践练习,可以以這样的形式布置:从你的生活用品中,找出一个圆柱体,亲手测量底面圆的半径、圆柱的高等数值,并且计算出这一圆柱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不仅能使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张海.例谈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转化思想.考试周刊,2011,82.
  张小军.例谈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法教学的有效策略.高中数理化,2013,2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教师的重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的形成,不仅能给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研究化学课程里的各种内容,还能让学生渐渐养成灵活应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培养学生的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中物理教师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研究,探究新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改变了以往的物理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很多高中
我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大外公,是在去年的四月。清明时节,年过九旬的大外公自台湾回乡,一下飞机,见到同样已是满头银丝的外公,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他们红着眼眶,哆嗦着嘴唇,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刚过晌午,大外公不顾舟车劳顿,坚持要去老屋那边看看。他少年时曾在那里居住过十多年,只可惜经过两拆两建,早已没有了老屋曾经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幢红墙朱瓦的漂亮新楼。只有那口古井还在,井水依旧清澈,似乎还能嗅到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越来越重视.由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匮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祭扫亲人,寄托哀思。然而,故人已逝,生者当坚强。疼爱我的外公前不久因病去世了,他老人家的离开对我打击很大。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外公了,
“U-S”伙伴协作,即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构筑伙伴协作关系(partnership),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合作方式。“U-S”合作对于促进中小学校管理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为例,谈谈对“U-S”伙伴协作的实践与思考。  顶层设计,创生学校文化  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与关注.它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变静为动,变繁为简,变难为易,以直观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科学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现代化学教学活动中
期刊
随着“互联网 ”的兴起,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笔者思考是否能将“互联网 ”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下面就“互联网 ”用于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教学建议谈点体会.  一、“互联网 ”用于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1.后现代课程观理论.1993年美国学者小威廉姆·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理论”.该理论强调对学生个人发展过程的关注.对于课程,该理论不仅关注它的规划思路、设计理念、实施过程以及评价体系,也同样注
期刊
班级文化的教育特点在于它的潜移默化性。它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充盈教;看似无为却触及心灵,塑造人生。共同信守的目标追求、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和谐共荣的团队意识,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班级独特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班级风貌,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有共同信守的目标追求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巩固的前提,是维系师生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班集体前进的动力。确立班级目标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接受教育,形成共同的
化学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利用不得当,就会对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今,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绿色化学的概念也就由此产生.所谓的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高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教师要在教学中向他们传递一些绿色化学思想的理念.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课堂是学生接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