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二、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教师把自身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势必给学生造成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荡然无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阻,怎么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三、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其他文献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中心通常都是放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上,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灌输,把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忽略了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和加强情感教育,适应各方面发展的要求,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情感虽不能替代认知,但是凡能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学生就较容易记住,甚至终身不忘。所以,我们要重视情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和思想能力不断得到开发和提高,并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而报刊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在教学中适度适时运用报刊新闻,可以提高课堂效益,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以下是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报刊新闻配合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适时引入报刊新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它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互相控制,而且是一个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于一体的开放性的系统。因此,为了培养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我
贲门失弛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低,约1/10万.它的特征是食管体部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病理检查发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的完成学习的任务,进行友好的互动,建立融洽的
陕西省定边县第二小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
快乐教学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智慧的欢乐,成功的欢乐,从而实现快乐教学。近几年以来,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尝试,确实认为这种教学以把学生从“苦学”中解放出来,逐步变为“乐学”。现在就将我的做法简述如下:  一、改变教学观,建立良好的师生的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习惯,提高课堂效
目的:了解对氧磷酯酶1(paraoxonasel,PON1)在2型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分布情况;分析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各种相关因素(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相互关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能够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那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能够开启人的心智、陶冶心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音乐教学也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注重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中,注重了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措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体验、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音乐教育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综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小学语文课堂。  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