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与教师的自我转变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kuaile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对过去一节课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听——“填鸭式”教学的否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都得到了承认,其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自我转变至关重要,这些转变包括角色转变,教法转变、职能转变等。
  【关键词】合作学习 自我转变 角色转变 教法转变 职能转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求、愉快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其教学观念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成败。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呢?笔者从三个方面作了探讨。
  一、转变角色——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要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想投身教育改革,就必须先转变角色,即转变课堂教学中心,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敢于自我否定,真正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学生观。
  1.放倒架子。长期以来,语文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把讲深讲透课文作为评课的一把尺子,教者在课堂上是指挥家,事先设计好了板书、问题,并备好了答案,而且是唯一的,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教者还热衷于搭架子,上课以自我为中心,确定一个目标后,就滔滔不绝讲下去,分析有板有眼,板书有条有序,归纳有点有面。课堂成了教师施展才华的场所,学生成了点缀,只有听的份儿,没有说话的权力。《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告诉我们,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服从被服从关系,而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引导讨论时要放倒架子,由导演转到主角再转到配角,缩短师生距离,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2.放下担子。合作学习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组织教学顺序的改变,即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共同提高”。要通过质疑、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人人参与,个个活动,进入学习境界,让他们有疑问、有思考、有话说,进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首先,定好目标,明确教学任务。根据教材、学生特点,设立一两个教学目标。目标既要明确,又要切实可行,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其次,明确分工,分解承担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应承担主要任务。教者是引航人,具体怎么行船,由学生自己动脑,根据其能力而定。第三,组织实施,掌握教学尺度。在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大胆求异,引导学生产生奇思妙想,把课堂变成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天地里自由飞翔。
  3.放开胆子。陶行知先生说:“敢探未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构成的教学全过程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心也就明确了。在教学中,要大胆创新,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接近现实生活,建立全新的学习观。首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备课时精心策划,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开讲课,或齐背一两首诗词、一两则名言警句,振奋一下精神,轻松进入课文;或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语,让学生在咀嚼回味中感到新鲜而兴奋。其次,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课文内容,设下一串疑问,用一根主线串联起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自己回答,并适时提出跟课文主旨密切相关的问题,掀起讨论浪潮,人人既是问题的设计者,又是问题的解答者。第三,变不会学为学会学。在学习课文、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传授提出问题的角度技巧、分析问题的思路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会学习。
  二、转变教法——变研究怎么教为教什么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做到这一点,教者就应当把阅读设疑、参与讨论、提高能力当作教学研究的中心任务,诱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进而教会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定会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1.敢于质疑。清代教育家戴震提出了“有于内而益于外”的教学论,就是说,教者应该重视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由于缺乏主观能动性,经常“惟书、惟师、惟上”,没有主见,更谈不上怀疑。怀疑什么呢?教师传授的知识、课文注释、标准答案都可在怀疑之列。教师讲解课文,往往照搬教参,接触到天文、地理、哲学、法律、政治、宗教及科学定理,由于经验不足,有时凭印象讲授,甚至将自己的主观见解强加给学生,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课文注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有违事实,或不合情理,或意义不明,容易产生误解。文言文注释,有的词义不明,有的句式翻译不准,有的常识解说不详。引导学生阅读时,留心这些地方,并根据自己的感悟,提出一些疑问。标准答案不标准,有时出现一题多种答案,有时无答案,还会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
  2.善于发现。问题可以打开思维潮水的闸门,可以步步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提出问题的关键是会想,怎么想呢?一是查异,即检查、发现作品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白天总拿一把雨伞,符合情理吗?伞是何物?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二是比较,通过纵横比较,找出异同点。如:《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前后态度;《祝福》中对祥林嫂三次肖像的描写;《祝福》中劳动妇女形象与《荷花淀》中劳动妇女形象的对比。三是探求,根据语句,进一步探索、寻求更加详细的情形。《药》中描写夏四奶奶上坟,有这样一段话:“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据此设计以下问题: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哪方面的描写?这是什么神情?她为何有这种神情?这说明了什么?
  3.勤于思考。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指导学生阅读,要设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让思维活跃起来,处于思考状态。教学《项链》,可从三个方向设疑。一是顺向思维问:玛蒂尔德有哪些痛苦?她为什么不断感到痛苦?她有哪些梦想?她的梦想能否实现?二是逆向思维问:假如玛蒂尔德不丢项链,她的境况会如何?假如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告诉她这是假的时,情况会怎样?三是发散思维问:玛蒂尔德还项链给佛来思节夫人,佛来思节夫人会不会告诉她这是假的?为什么?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将假项链借给朋友?说明了什么?假如佛来思节夫人退还项链,玛蒂尔德将如何处理这挂项链?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假如佛来思节夫人不肯退还项链,玛蒂尔德又将如何处理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造成玛蒂尔德不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对玛蒂尔德有一个怎样的评价?
  4.勇于探讨。质疑只是走向理解的大门,分析研究才是通往理解的阶梯。分析讨论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陈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允许他们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义,也要允许他们进行自我辩解。曹禺《雷雨》中的人物关系纷繁、感情复杂,对周朴园的评价已有定论,如果硬套现成的说法就有强加硬塞之嫌,这是现行语文教学所摒弃的。怎样让学生了解、认识这个人物呢?可抓住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实这根线,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让他们接近人物,体验人物内心的活动,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
  三、转变职能——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教书育人并举
  语文学习是陪伴终身的,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着它对人一生的影响。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它是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方式。
  1.积极参与,在互动中锻炼自己。互动,就是指教学任务需要相对独立的学习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学习中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参与着,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的感觉,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的。因此成功的合作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个学生提出:“林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太大,不易解说清楚,我就以“疑”答疑,问学生:“林冲为什么没有被大火烧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林冲的性格特点,也懂得了结构上的前后呼应,还看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可谓一举三得。
  2.主动出击,在互助中展示自己。互助,就是指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学习者互相帮助,具体的就是指学生之间互相发问、请教、引导、检查。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不管有没有天赋,他们都能够昂首挺胸,大胆发表意见,显得自信,他们相信自己,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人。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为了使同学们对《红楼梦》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对贾宝玉这个人物评说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混世魔王,有人说他是个浪荡公子,也有人说他是个叛逆勇士,你是怎样认为的”这个具有可辩性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探讨。肯定为一方,否定为一方。课后准备:自愿组织,每人向召集人提供两条理由,由召集人选出积极性高、表达能力强的五位同学,成立辩论小组,其余成员上课辩论时配合本组行动,适时发言。这是一场对抗性的辩论,由于组织到位,效果较好。
  3.协同作战,在互补中提升自己。互补,就是互相补充。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成员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教学《雨中登泰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尽管有些问题提得很幼稚,引起哄堂大笑,还是挡不住那些要发问的同学。因为,他们缺少对大山的认识,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他们从同学们的解答中,得到了一种知识上的满足,得到了一种情绪上的快乐。学完课文,引导学生总结:由登山活动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启迪?有的说登山望远,视野开阔,将来有机会定要游览祖国大山名川;有的说,登山一步一个脚印,干事业也应该脚踏实地,从第一步开始;也有的说,登山如同展示人生,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有各种各样的风景,只要我们走过,不一定追求完美。学生的收获已远远超出学习课文本身的知识了,他们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了人生感悟,这种感悟将伴随他的一生。
  合作学习的集中体现,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时的教师已由一个指挥者,变成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布置预习,不说是不是;组织讨论,不说对不对;归纳总结,不说该不该。真正做到这三点,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摸索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尝到学习甜头,得到成功喜悦。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千百年的语文教学积累了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是我们改良语文教学的前提。新的时代里,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乃至教学模式上进行革新,同时又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问题,语文教学的改良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语文 传统 现代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民族性的学科,它不仅受着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特点的影响,还必然受
【摘 要】学生的语文素养往往决定于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的滞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真正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读什么、什么时间读、怎么读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以上。我校地处农村,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课标的要求差之甚远。造成这一局面有其客观因素:社区因素
李商隐有多首以"曲江"为题的诗,孤立看各有奇妙,但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系列,记录了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爱情与婚姻,不仅可以帮助考辩义山的诸多情诗,表达了他对亡妻的一往情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良倾向令人忧虑,这些不良倾向包括:学生任意理解的倾向、随意拓展的倾向、为形式而形式的倾向、重“合作学习”轻“自主探究”的倾向。这些不良倾向虽然只是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但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不良倾向 任意理解 随意拓展 为形式而形式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一、学生任意理解的倾向  前些年,由于习惯和应试的需要,我们的阅读教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用写周记的方式,精心设计,巧妙启发,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并和阅读教学有机配合,是构筑读写训练的桥梁。  【关键词】读写训练周记写作习惯写作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环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其
许多学生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的也练写了不少作文,然而收获甚微,究其原因,除了练习时缺少耐性之外,主要还是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如果有了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加上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教与学的几个环节入手,分析论述了愉快教学、愉快学习的几种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愉快教学 学习兴趣 语文活动    笔者认为愉快教学就是快乐教学,也就是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在教
在中学教学中,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活动,更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写作的过程是人运用体验、回忆、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并且通过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促进人
如果我们能更正作文的思想,从传统因袭的陈规中解脱出来,思考文章的本质,用最本质的视角来审视写作,用最本质的理念来指导写作,写作可能就不再那么难了。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本文力图从教师素养中的专业情意素养入手,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困境,并从主观上挖掘坚守职位的策略,从而为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参考的框架。  【关键词】专业情意 困境 坚守 策略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