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没有基础阅读能力,就很难理解一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作了简要阐述,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两种,一种是语文阅读能力,一种是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就语文阅读能力展开讨论。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1. 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现在许多小学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语文阅读课程,但实际上这些课程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语文阅读课学生依旧上语文课,和阅读没有任何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不够重视。语文教学非但要教会学生写,还要教会学生说,许多情况下文字性的东西需要语言去表达,语言也是人和人沟通的最基本的途径,而小学语文教学却仍然以教会学生写为主,许多课文、诗、词等,教师基本只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体感受,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要求学生,不注重个体化差异,很容易让小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2. 小学生阅读途径较少。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只能在语文范畴内进行训练,通过其他课程或学习资源难免会让学生分心,这样只会得不偿失。然而实际上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恰好需要不同的阅读资源,因为不同的阅读资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情感和文字呈现给学生不同的吸引力,这样学生便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也会培养小学生基本的文字功底。除了语文教师在对不同的阅读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外,还有就是教学方式,即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方式比较单一,阅读不同于朗读,朗读是有情感地读课文或诗词,而阅读则需要学生带有思想和自己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这也是语文教师对阅读理解的一个误区。
  二、 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其句子相互之间的组织结构、词语的构成方式以及习惯用法等都有其规律。而阅读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上所学文字、词语等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力。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力是在其认读文字的基础之上,根据其头脑当中原有知识,再经过对文章当中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判断、比较等一系列的头脑思维活动之后,达到把握文章词句的含义、领会文章思想及内容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力的高低是衡量其阅读能力最基本的标准。
  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基础,表达能力分为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阅读恰好是这两者的前提。表达需要以理解为前提,阅读就是对文章的理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文的段落大意,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述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对文章不理解,那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同时,阅读积累的一些成语、词汇和优美的句子,诗词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些内容都是表达的润色,离开了这些内容,表达就会显得平庸通俗,缺少生动性,有这些作为学生表达的一部分,那么就会让接受表达的对象感到学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1. 加强语文词句基础训练。一篇完整的文章是由各個段落组成的,段落由句子连接而成,句子则由文字和词语构成,因此对语文教学来说词句是其最基本的内容。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句子的组成方式进行指导,以达到句子理想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将文章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一段话或是一篇文章,教师不能存在应付心理,让学生只是简单地念几遍就随便了事,应根据所学知识点为学生布置课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够带着问题去深入阅读,将相关句子、词语在课文中标注出来,这样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就能够有助于其理解,进而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理解力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2. 提高学生层次阅读能力。阅读分为初读,精读和深读。初读也称为粗读或略读,根据字面意思,初读就是第一次读文章。对于一篇文章,必定有一个字面理解到深刻理解的过程,初读是开始接触一篇文章时,快速浏览一遍,对文章的大体内容有一个了解,也就是说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精读指的是不仅仅是第二次读文章,精读要求对文章的句子意思,段落含义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所掌握,如果第二遍读文章没有总结出上面这些内容,则需要第三次、第四次阅读,直到掌握为止;深读指的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文章的历史价值进行分析,由此可见,深读既要求以历史的眼光阅读文章,还需要用审美的高度品读文章。小学生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了。
  3. 适当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时间。以前教育界就“开卷有益”这个话题进行过讨论,但笔者觉得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讨论这个话题,仍旧逃不出应试教育的框架,无论是讨论这个话题的目的还是结果,都是一种狭隘的行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只要阅读内容积极向上,都是应该鼓励的,这是对小学生天性的尊重。同时,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的补充,是小学生掌握多种阅读形式和培训学生阅读情感的重要途径,这些都是语文课堂阅读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充分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牛传发.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2]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1,(08).
  作者简介:
  黄寿山,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学区。
其他文献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新课程所关注的是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
全国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是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中的语文教学上,已经开始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其掌握知识的能力。因而本文将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  关于多元化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指教师不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的教学方
“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做学生的时候,我铭记这句话,并付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一贯成绩优秀,后来师范毕业,我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多读书是古今中外人们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一致的观点。但综观当前开展的班级读书会,笔者发现存在着一些低效的现象:教师阅读指导目的不明,学生阅读兴趣低下;只看到阅读量的增加,难
乡土作文,就是要充分利用乡村独有的资源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并尽量呈现原生态的充满泥土气息的作文面貌,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获得写作素养的提升。其中,乡村特有资源包括出生
一、两种味道---语文味和人情味  1.语文味。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属性是言语性。所谓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我
有些不算什么大病症状,发作起来却让人束手无策,这时你试试用指压法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我们在研制飞机结构疲劳实验的多点协调加载系统的过程中,为了用微处理机实现多通道的计算机分布式控制,需要借助适当的连机通信软件来开发多机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程序。为此,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