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开始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应该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体。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46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格是指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等;运动能力与习惯是指熟练掌握运动的基本技巧,并逐步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是用理论武装头脑,并且指导实践,科学运动。
  一、初中体育课核心目标
  初中体育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学习内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体育技能、知识的实践运用,学会正确的运动姿势、方法与实践,通过教师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对自身的体型、形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则是,要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合作意识、学习通过体育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培养体育精神,具备良好的体育道德。体育课程中身体锻炼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在课程的环节设置与情景设置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须得到体现。
  二、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现存不足
  1.传统思想观念阻碍体育课程发展
  正处在新旧教育观念碰撞时期的体育课程,教师在理解新课标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产生了差异性。有些体育教师在传统惯性教学模式思想下,仅在原有课程模式上做出一些调整,敷衍了事;有些体育教师又矫枉过正,追求不切实际的形式与内涵,外表上看有改革的做法但实际上并没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真谛。
  2.体育课脱离实际生活情况
  在传统的体育课中,要有专门的场地、专业的器材,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课在课外实践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意识培养。并且,针对实际生活急需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在体育课堂上也没有得到重视,即使涉及也大多数为理论为主,缺少结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技能锻炼。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1.培养良好的情感与品格素养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体育情感,通常情况下,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但是学生体育成绩的高低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属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和魅力,进而实现对学生良好体育情感的培养。其次,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良好体育精神的培养,比如: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较强的意志力、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良好的体育品格。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精神,体育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比较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勇于冒险、 勇于挑战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篮球比赛,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二,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特点, 挑选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精神,例如:情境教学法和竞赛法的运用。
  2.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素养
  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素养的培养。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每个年级的实际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很好地实现每个年级所要达到的体育教学目标。例如:体育教师在对初一年级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踢足球的技术,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初二年级,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关于踢足球的基础知识进行再次巩固,并学习和掌握所有的技术动作,当学生升入初三年级,体育教师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成功地从技术素养很好地上升到战术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足球比赛,熟练地应用所有技术动作。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技术动作,而且,还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战术素養。其次,体育教师还要重视对家校合作机制的制定和完善,通过学校和家长进行有效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3.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素养
  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素养同样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健身动作,实现对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素养的全面培养。首先,体育教师要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健康知识,通过将健康知识与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就能学习健康知识,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健康知识的目的。例如:体育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足球技术动作过程中,要穿插讲解足球运动受伤后的处理技巧和知识,如脚踝不小心受伤后,先用冷敷的方式处理,经过12个小时后再用热敷的方式处理;在体育课之前,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对运动器材的检查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学校要采用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健康教育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可以给学生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强健,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与成就感。所以,教师应当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美好,让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向往与期待。如此不仅能够让初中体育课堂获得活力与生机,还能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新的认识,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明.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203-204.
  [2]陈庆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8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7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力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什么是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时候,要在确保完全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9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首先,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
期刊
摘要:自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以来,自2016年统编历史教材实施以来,我们历史学科的育人地位尤为凸显,正如叶小兵教授所言:“历史教育的价值就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如何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如何打造实效课堂,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温度有灵魂,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期刊
摘要: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识字组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在新时代之下,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牢牢把握"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这一方针,面对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要积极进行探索,转变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精神,中职教师必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优秀的数学家,但德育教育必不可少。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还能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教师通过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本文就中职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争抢行为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争抢行为;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43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为习惯养成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争抢行为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幼儿争抢行为的影响因素  1.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  幼儿3岁左右的时候,基本已经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的提出使教学教育水平符合了现代人对教育方面的新要求,新课程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条宽敞的教育教学实践道路。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更是要对新课程做出解读、探析,基于新课程背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科学的数学教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48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这阶段当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量复杂的知识,还要背负沉重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滋生负面情绪,进而产生了畏难、厌学的心理,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时,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并且缺乏学习热情,导致教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教学情况,教师要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要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来说,其教师要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在科学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从而增强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园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53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质的发展,使小学数学的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