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争抢行为教育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争抢行为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争抢行为;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43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为习惯养成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争抢行为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幼儿争抢行为的影响因素
  1.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
  幼儿3岁左右的时候,基本已经完成了大脑皮质细胞分化,有了初级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只有到7歲以后儿童的大脑才能够控制其意识行为。所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通过认知能力、自我评价和体验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幼儿从3岁开始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因此,这个阶段的幼儿通常都会仅凭自己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幼儿常出现任性的行为。
  2.家长对于孩子过于娇惯,缺乏正确的教育
  很多家长都是好几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孩子通常没有自理能力,不会穿衣、吃饭,很多老人都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什么都顺着孩子。如果达不到幼儿的要求,就会哭闹,拒绝吃饭,一般情况下家长通常会妥协,这样就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认知,觉得我闹一闹,爸爸妈妈什么都会答应我。如果第一次通过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很容易就出现第二次和更多次的哭闹。很多幼儿的任性都是因为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导致的,父母心情好的时候,会满足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因为溺爱,家长不断的妥协。但是如果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这种情况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认知,因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孩子出现任性、执拗、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等情况。
  3.家庭成员间的意见不统一
  有些父母会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进行教育,但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等隔辈的老人也会对家长进行压制,替孩子说话,有时还会训斥孩子的父母,最终还是会满足孩子的目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会觉得自己有靠山,因此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就更加不好管束了。
  二、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
  1.寓养成教育的内容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有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长期细致反复地进行。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渗透性是儿童养成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在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中要求幼儿早上入园向老师问好,离园时要说再见,这个习惯的培养就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促使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与建构才得以培养起来的。再如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可以在喝水、进餐、游戏中反复进行。日常生活是幼儿开展养成教育的最佳实践场所,具有范围大机会多、反应快、幼儿无心理负担,以及针对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的诸多优点。
  2.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白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重陶,养成习惯。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发动幼儿、家长积极参与,从网上、从图书馆广泛搜集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在主题进行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观察、操作讨论,不断地丰富主题内容,从而使教育内容深人到幼儿心里,落实到幼儿的行动中。如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图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图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室外环境创设,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楼梯口,我们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提醒幼儿不拥挤;在草地里用一只机灵的小猴子提醒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3.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能把孔股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党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好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挖掘,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如小班主题:分果果。我们在让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给爸妈妈吃,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心情,人园后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结论:幼儿阶段是孩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家长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幼儿的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尽早的改掉任性的毛病。
  参考文献:
  [1]叶朝夏.关于幼儿行为规范性教育的几点看法[J].科技展望,2016,26(22):349.
  [2]刘霞.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N]. 发展导报,2016-07-29(027).
  [3]曲桂宇,赵越,崔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14):123-124.
  [4]李宝茹. 规则教育中大班幼儿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也正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缺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尝试通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趣味漂流活动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20  引言: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必修课程之一,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学生在创新性教学方式下,思维也会随之转变。从现实情况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物理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6  现阶段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教
期刊
摘要:游戏对幼儿的发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幼师要科学合理的对幼儿进行指导,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幼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一系列指导策略,旨在全面发挥幼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师;幼儿区域活动;游戏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8  引言:区域活动优势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日常教学
期刊
摘要:体育课程是初中生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初中生体育专项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为初中生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初中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良好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这是体育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初中体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针对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从初中生体育理论与实践层面分析,对体育课程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学前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小衔接问题与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小衔接;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3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小衔接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小衔接问题与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1.1教学内容知识化  人的生理成长是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7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力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什么是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时候,要在确保完全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9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首先,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
期刊
摘要:自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以来,自2016年统编历史教材实施以来,我们历史学科的育人地位尤为凸显,正如叶小兵教授所言:“历史教育的价值就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如何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如何打造实效课堂,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温度有灵魂,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期刊
摘要: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识字组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在新时代之下,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牢牢把握"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这一方针,面对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要积极进行探索,转变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精神,中职教师必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优秀的数学家,但德育教育必不可少。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还能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教师通过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本文就中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