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学会深度备课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以来,自2016年统编历史教材实施以来,我们历史学科的育人地位尤为凸显,正如叶小兵教授所言:“历史教育的价值就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如何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如何打造实效课堂,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温度有灵魂,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历史,作为一门专业课,远离现实又折射现实,尤其是部分世界史及中国古代史,孩子们不能深切体会,甚至对其有种陌生感,枯燥乏味,不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我们任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学会深度备课。功在课外,效在课内。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  深度备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0)-35-234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如下:
  (一).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二).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三).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四).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五).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如何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实,关键在课堂。
  我们都知道“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可是,我们究竟课前从哪些细节入手,又如何实现实效高效课堂?如何备好课?我们部分学校、一些学科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具体的备课时间,独立的备课场所,为什么收效甚微?我们也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改变。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备课。高效备课?
  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需转变观念,深度备课。现浅谈如下:
  其一:立足核心素养,转变观念。新时代的教师需转变观念,树立深度备课意识,学会深度备课,精心研课。所谓深度备课,是在独立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他人的著作精华,用心研读课标与教材,用心了解学生,用心研究教法与学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的研究过程。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驾驭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创设情境,智慧教学,才能实现有效,这些大部分都需要在备课中完成。而现实中我们真正做到深度备课的有多少?
  我们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认识不够,操作不得法。“课前钻得深,课上才能讲得浅”,“深入浅出,张弛有度”。我们日常教学中,偶尔某节课没备充分,上课前是不是心中有一丝底虚?我们要学会深度备课。据345名教师备课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这就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了。我们要学习于漪教授的“三部备课法”,第一次,自己独立专研,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此备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那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想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备课在生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自己的课堂有魂有魄,有灵性。
  其二:立足核心素养,细化落实。课标是我们前进的灯塔,课标是我们前行的航标。日常备课,我们首先要潜心专研课标、教材,做到“高站位把握课标,立体式整合教材”。反复研读,从不同角度去研读;细化目标,我们关注了学情,关注问题设置的梯度了吗?我们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了吗?我们探究的最终目的让理解、思考、质疑成为学习常态,做到真实有效了吗?当堂检测是否实现分层?这些都是备课要解决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只有步步为营,将每一个细节在备课中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其三、立足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发展。深度备课不仅需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亦需要备教师。提升教师的储备,提高综合素质。备课组需要向教师渗透一定的新思想、新观念。教师的发展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是我们开启高效课堂的五把钥匙,叶澜教授认为:教师在面对具有生命活力的学生时,必须重视课堂,“课堂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对学生要有生命关怀。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平等、尊重、合作的基础上,经过犯错与纠错,从失败走向成功,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生命体都成为更有生命力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教师亦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所言,“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着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 ,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我们必须立足课堂,学会深度备课,用心研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做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教育。
  历史学科承载着神圣的使命,正如习主席所言“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历史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立德树人,立足核心素养,深度备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亚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什么》 2017.7.17
  2、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2018.7.5、
  3、北师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9.13
  4、驿孝元  四川省邻水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以家国情怀为例》出自《历史教育家》2018.12.10
  5、徐世贵《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2011.1.1
  6、季芳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出自《江苏教育研究》2016(11)。18-1、
  7、于永正《新教育(海南)》2015,001(1):67-68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全面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效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同时,也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对学生阅读教学有效性,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以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拼写、单词意义、单词语法、单词读音等单词之间区别与联系,从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27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人们对英语教学的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采用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初级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学生。相较于高中生,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往往并不好。因此,中职学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班级管理工作便显得尤为关键。作为直接管理班级的主体,班主任还是组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領导者。在班主任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情感艺术的意义十分重大,既可以化解师生矛盾,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伴随我国社会日益重视职业教育,作为中职班主任也应在管理工作中,积极创新并融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也正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缺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尝试通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趣味漂流活动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20  引言: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必修课程之一,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学生在创新性教学方式下,思维也会随之转变。从现实情况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物理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6  现阶段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教
期刊
摘要:游戏对幼儿的发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幼师要科学合理的对幼儿进行指导,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幼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一系列指导策略,旨在全面发挥幼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师;幼儿区域活动;游戏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8  引言:区域活动优势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日常教学
期刊
摘要:体育课程是初中生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初中生体育专项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为初中生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初中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良好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这是体育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初中体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针对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从初中生体育理论与实践层面分析,对体育课程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学前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小衔接问题与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小衔接;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3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小衔接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小衔接问题与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1.1教学内容知识化  人的生理成长是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7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力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什么是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时候,要在确保完全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239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首先,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