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明天的太阳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ong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小孩是棵小树,需要尽情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炼,鲜花的簇拥……我的小孩是棵小树,更需要老师的栽培、浇水、呵护、引导。我当然期冀他有灿烂的前景,不过,即使他成不了栋梁,只要他还是一株绿树,我也会心满意足。因为他给人间添了一缕春意……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在他离开你的时候,他对生活有一份热爱,对人生有一份自信……”这是一位名叫柳鸣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所说的一番话。我们都知道,日上中天,光芒万丈,那是因为太阳有足够的能量。一个人在社会上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那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具备都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对自信自主自强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自信心就是确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并坚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概率成正比。你可以不漂亮,可以不英俊,但你一定要非常自信!自信的人最有魅力。而自信的人常常可以事半功倍,以最高的效率做出最完美的事。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心越强,越不畏惧失败,不怕挫折,不懈进取。自信心越大,越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排除一切障碍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学生的自主自强就是建立在有足够自信心的基础之上。我们会明白:鸟儿要翱翔蓝天,必须有俯瞰天下的信念,有练就坚硬翅膀的雄心。要想自己的学生成才,老师不能不培养学生的心志,因为自信的人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敢于尝试新的领域,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但是我们要告诉学生:自信的关键在于自己。如果你自己总认为自己不行,你是无法得到自信的。例如,步入歧途的马加爵曾认为:“我觉得我太失败了,同学都看不起我……很多人比我老练,让我很自卑。”他虽然很聪明,但他从没有真正自信过。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革命领袖毛主席还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励。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要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都值得看重和发挥。
  人才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个人最大的优点。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管理自己的缺点”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够好,“加强自己的优点”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凌志军的《成长》一书里还有很多关于自信的例子: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认为他从小就“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即使在后来的处境里常常不如别人,但还是对自己说:“我能比别人做得好。”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周明小时候在“学生劳动”中刷了108个瓶子,打破了纪录,从而获得自信。他说:“我原来一直是没有自信心的,但是这件事给了我自信,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经验,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续到今天,我发现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自信是一种感觉,学生没有办法用背书的方法“学习”自信,而唯一靠“学习”提升自信的方法是以实例“训练”他们的大脑。要得到自信,自己必须成为自己最好的拉拉队,每晚入睡前不妨想想,今天发生了什么值得你自豪的事情?你得到了好的成绩吗?你帮助了别人吗?有什么超出了你的期望吗?有谁夸奖了你吗?我相信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件成功的事情。你会慢慢发现,这些“小成功”可能会越来越有意义。有个著名教练在每次球赛前,总会要求队员回忆自己最得意的一次比赛,他甚至让队员把最得意的比赛和一个动作(如紧握拳头)联系起来,以便使自己每次做这个动作时,就会下意识地想到得意的事,然后在每次比赛前反复做这个动作以“训练”大脑,提升自信。在演讲会上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本来准备得很充分的,可是因为场面太大,自己的怯场心态越演越烈,看着演讲稿也会念错,这样的失败是很惨痛的。下来以后经过认真反省,我发现自己筹备把握的时候忽略了要充满演讲成功的信心这个关键。第二次机会来时,一上台我就紧握小拳头,严肃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成功!”没想到这小小的暗示竟让我克服了困扰我多年的怯场毛病。这次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正说明自信心的具备是十分重要的。我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让我感受最明显的是学生学习大胆了,在课堂上研讨问题也相当活跃。
  自主自强能力的培养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题。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不妨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作为老师你就在旁边鼓励他们把事情做好。可是,我们往往还不习惯这样去做,相当部分的教师还对学生不放心。在课堂上担心他们不理解而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概括,课外活动我们怕他们出差错而紧紧地跟在背后指手画脚,甚至外出买东西也怕他丢失而派两个同学跟着。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意识到背后总有人支配着,操纵着,自主权被剥夺了。我记得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友人和我谈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胆识的问题。他说美国的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有的教师故意将学生带到离住地很远的闹市兜几圈后再把他甩掉,然后看他们能不能找回住地。我认为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自主谋生存的能力。学校也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培养。教学课堂上,一些教师不能适应新潮的教学手段,也不相信学生能把问题都弄清楚,总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有自主能力,老师确实要在正确估计学生能力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为师为范,教书育人,地位和作用好像十分明确,其实不然。打比方说你一天教十个生字,十天才是一百个字,你不如用一天时间去教他学会查字典,让他有自由学习的本领。为了能提高阅读能力,永远一篇一篇地给学生讲解课文,倒不如教他们理解辨析词、句,掌握综合、概括内容的方法,那样再也不会出现老师教过就懂,没教过就无法独立阅读的现象。我们应牢记叶老先生说过的话,老师教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教学生方式和方法,让他们懂得用这些方式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这就是自主能力了。
  有了自信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有自强的资本。我们要时常告诫学生:爱国不能只停在口头。国力衰弱就源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一代少年就是一个梯队,现在我们的父辈以艰苦卓绝赢得了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荣耀。到我们这一代还能这样吗?接力棒就要握在你们的手中了,你们不能不把自强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强意识才可以让国家繁荣富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也有这么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这一代人的教育责任。我们除了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去引导学生之外,已别无选择。要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说,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严寒酷暑在所难免。有的学生遇上十分不幸的家庭困境,失去了父爱母爱和经济支持,有的疾病缠身,除了肩负着学习重任之外还要与病魔抗争……这更需要自强了,否则就是停止一切追求,任由命运摆布。在现实中家境好还是占大多数的,但在这些学生当中也有让人不乐观的一面。他们有不少人还没认识到自己将要肩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没有明确人生目标,往往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看成是为父母承担的一种义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彩,消磨时间,作业被动应付,要求低标准,工作怕苦怕累,不求上进;有的生活上依赖父母(父母送衣送食,极个别还把一个礼拜堆积的脏衣服带回家去让母亲洗),挑肥拣瘦,老是说学校伙食差,住的条件不好,要求到校外去寄宿、吃饭,任性娇纵,玩物丧志,学习时间听mp3、发手机短信、上网玩游戏;有的行为懒散,缺乏认真态度,做事总要打折扣。从这些表现中很容易看出问题:他们仍然停留在父母怀里,精神上没有断奶,还没有具备独立人格和树立人生理想,缺乏自主自强的能力。如此这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应及时地纠正他们的心态与行为。一定要他们先在生活和学习中习惯自立自强,国家的明天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
  由此可见,确实要把培养当代青少年自信、自主、自强的意识当作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三封信.
  [2]朱永新.引领心灵.
  [3]青阳高中校园网.自立自强的故事.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在当今教改的大潮中,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各式各样的教改思想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已经从“满堂闹”中走了出来,可课堂上的读书声似乎还是太少了,就连让学生读书也被冠以“整体感知课文”的美名,而“整体感知”的目的却是为“讲”服务的,这就使学生感到语文课的难度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诵读中的体验和感知。“书读
现 状  现在,许多教师已经真切地意识到了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懂得了表现甚至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那种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喧宾夺主,甚至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已经有所改观。但当前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专权”或“散沙”的现状,教师往往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启发式的教学,甚至是开放式的教学。这看起来形式多样,其实绝大部分还是教师自己在唱独角戏,几乎不让或者不许学生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或者就是另一个极端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或许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它可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到家母亲却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宝宝进步了。”儿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不仅能够巩固课内所学,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拓展教学逐渐普遍化的今天,在对拓展教学的理解上,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走进了误区:或滥用迁移,舍本而逐末;或贪多求全,没有突出重点;或只在乎形式,忽略了拓展的实效性。不恰当地使用拓展,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呢?  笔者认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创生本教育模式日益成为当下教改的重点,而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是实施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和方法。笔者经过一年的尝试,发现有的导学案的编制只是为了教师好教而不是为了学生好学;有的导学案内容繁杂,与师本教育模式下的分析式教学没有根本的区别;有的导学案编制得很好,但缺少实施的人为环境。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很有可能流于形式,只是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建设的重要方向,对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而健康不仅包含了体格的强健,还包含了乐观且自信的心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身体健康,更能让学生心理阳光、乐观。笔者参与制订了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在实施的一年多时间里,笔者反思“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有几点感受,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课堂上学用结合,是办好“阳光体育”的基础  体
乡土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因其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且与某一地方有密切联系的材料。教学中引用乡土资源,既可充实教材内容,也是思想品德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同时乡土资源以其“近、熟、亲”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巧用乡土资源的及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乡土资源就在学生
一、办好食堂的原则    学校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高中食堂的运作、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立足于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的利益,更要兼顾广大学生利益。决不允许经营者为谋取更大利润而随意提高价格。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把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  学校在加强学生食堂的管理监督方面,首先要管住价格,要结合实际,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学校也不能完全断掉对学生的必要
根据历年高考英语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要求,无论含听力试卷还是不含听力试卷,语法和词汇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根据句子结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你在做上述试题时的速度及准确率事半功倍。    一、英语标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句点(Full Stop / Period,“.”)  问号(Question Mark,“?”)  感叹号(Exclamation Mark
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是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合一活动,它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校体育教学。由于我县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推行“联合办学”、“勤工助学”和“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使学习场所发生变化,如何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必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施教体育”。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原则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选用大饭堂和灯光篮球场等大的场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