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网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心脏如同水泵一样;人体内大小血管如同大江大河:毛细血管如同小支流和灌溉的渠道;人体的组织和细胞如同秧苗。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靠“大江大河”、“小支流”和“渠道”运送,“小支流”和“渠道”的来回运送过程,就称为人体的微循环。
  
  从理论上讲,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运送养料包括营养物质、氧气以及排出废物,包括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微循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减少时,不能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所以微循环的功能下降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微循环的这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作用,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与人体衰老
  
  人的心脏是全身血液流动的动力,分布全身的大小血管,则像“大江”、“大河”一般,是输送血液的通道。若毛细血管不通畅,就好像一块秧田的“水渠”受限,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秧苗就会枯死一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此而衰老,产生疾病。
  
  微循环与高血压
  
  高血压病理变化为微细动脉收缩痉挛,引起血管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并且有细胞聚集成团,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
  
  
  微循环与糖尿病
  
  经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管径不均,畸形增多:出现微血管瘤和白色小微栓、红细胞聚集、血流变慢、停滞。所以糖尿病病人又是一个微循环障碍的患者。
  
  微循环与头痛、眩晕
  
  脑部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扩张弯曲,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停滞和微血管阻塞、血管周围水肿、出血等,均可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而导致头痛和眩晕。
  
  微循环与风湿病
  
  风湿病人的微循环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水肿、血管基底膜破坏的病理变化,所以改善微循环就可以改善微血管的状态,消除肿胀,减轻疼痛。
  
  微循环与冠心病
  
  冠状血管是营养心肌的血管,冠状动脉硬化和冠状血管的微循环障碍,可导致心肌供氧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
  
   微循环与人体疲劳、酸痛
  
  人体在运动后,机体内产生大量乳酸、肌酐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酸、胀、痛的感觉。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的血流量增加,代谢产物随血液排出体外,就能很快地解除人体的疲劳。
  
  微循环与美容
  
  改善面部的微循环,增加营养物质的供给,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可以延缓皮肤衰老,保持肌肤的活力。
  
  微循环与痛经
  
  中医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经妇女都有脐下觉冷、小腹下坠的感觉,这是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改善局部微循环,则能减轻疼痛。
  
  微循环与痔疮
  
  痔疮是肛周的静脉血管回流受阻,引起血管长期扩张、淤血所致,只要改善肛周微循环,痔疮便可缓解。
  
  微循环与体臭
  
  体臭的主要原因是汗腺分泌旺盛,分泌出的大量汗液被细菌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而产生特殊气味。改善局部微循环,则减少了细菌作用于汗腺分泌物的机会,从而抑制体臭。
  
  (摘自《养生人世界》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既要突出作为传递文化的载体特征,又要满足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需要,更要注重对人文精神的理性分析。文言文教学要充满灵动和人情味,要让学生真正体会文章的深意,感悟作者的情怀,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文言文教学;语言知识;情感领悟;学以致用  一、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于重视生字词的识记和课文背诵,而新课标则强调课
教后记又称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不断反思,对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使用新教材、尝试新教法的我们更为重要。那么该怎么来写教学反思呢?  一、教后记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生成的处理;层次清楚、条
[摘 要] 以“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为例,围绕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关注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物;核心素养;课例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由四要素组成: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课程是一门科学性课程,不仅有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产生相应
近些年来,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特性及其文化艺术符号表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成为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美术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新载体。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民间传统美术引入课堂,以课堂教育的方式对民间美术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民间传统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有着很高的德育价值。  一、
[摘 要] 七年级新生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充满敬畏,同时也伴随着一丝惶恐。在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七年级新生可塑性也很强,教师要充分抓住“可塑性强”这一点,帮助学生顺利跨过这一时期,为中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开好头,走好第一步。   [关键词] 学习习惯;心理发展;数学思想;衔接  七年级新生刚刚离开小学,来到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等等,常常会
[摘 要] 史料实证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其蕴含的证据思维,是历史学科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价值追求。证据思维的深入培养将会改变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注重知识结论,而轻视过程方法的倾向,进而为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历史教学;史料实证;证据思维  一、培养学生“有证据的思维”是贯彻落实新课程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
摘要:分析了心理契约与个体绩效、制度认同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公共档案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利用这种关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达到提升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 心理契约 制度认同 政策启示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各种组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大都强调员工的创新性、主动性和自发性,
尊敬的编辑老师:  我是某大型国企档案馆的一名档案员,主要负责我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单位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最近领导提出要购置一套档案管理软件,于是我们与几个软件公司进行了联系。这些软件公司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根本没法判断哪一个好,究竟应该怎样选购软件,我们一点底都没有。希望编辑老师能给我们提一些好的建议。谢谢!  兰台蜂    随着档案信息化技术日
“我不是雄鹰,但我愿意效仿蜗牛,带领孩子们扒开荆棘、穿越丛林,在语文的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向上一点,再向上一点,直至金字塔的顶端。”从教22年来,叶枚举老师一直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钟情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激情、智慧、灵动的教学风格。  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  1996年,叶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怀着满腔的热情走上工作岗位,恨不得把
小林(化名)是本学期刚转入我们班的男孩,刚接手小林的时候,不少人告诉我,小林正处于“叛逆期”,很“难管”,总和父母“顶杠”,屡屡与老师及同学产生矛盾冲突……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他有一双不爱笑的眼睛,这是我对小林的第一印象。  小林到班级的第一周,就被班长“拽进”办公室。  “他在课上和英语老师顶嘴呢!”班长向我愤愤不平地“指控”这位新同学。  “到底怎么一回事?”我平静地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