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脆弱……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林(化名)是本学期刚转入我们班的男孩,刚接手小林的时候,不少人告诉我,小林正处于“叛逆期”,很“难管”,总和父母“顶杠”,屡屡与老师及同学产生矛盾冲突……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他有一双不爱笑的眼睛,这是我对小林的第一印象。
  小林到班级的第一周,就被班长“拽进”办公室。
  “他在课上和英语老师顶嘴呢!”班长向我愤愤不平地“指控”这位新同学。
  “到底怎么一回事?”我平静地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对于小林初来乍到便给我的“意外”,我并没有急躁。班上孩子对小林情况已有所“打探”,小林的负面评价可能会“先入为主”,从而形成心理学上的“第一印象”。我必须充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在班长和其他同学的陈述下,逐渐清楚了事件的原委。在英语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小林一个人闷头做自带的习题册,对同学们的讨论毫无兴趣。英语老师督促小林参与讨论,小林冷冷地抛向老师一个问题:“我不善于讨论,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吗?” 因为小林,原本热闹的小组讨论戛然而止。英语老师继而解释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小林索性连习题册也合起来,重重地扣在桌上。于是,班长忍无可忍,立即站出来将小林拉到我这里了。
  此时,我清楚地察觉到小林插在裤袋里正悄悄地攥紧着拳头,这是一种努力克制情绪的表征!虽然大家眼里的小林是一副“刺儿头”的模样,可是谁又知道他也在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呢?这样的行为细节给我一种莫名的鼓励和动力,我迫切地渴望走进小林的内心世界。
  我安排小林一个人留下来,并让他坐在我旁边的一张空椅上,真诚地对他讲:“林同学,我们坐下来说。”我认真地用“我们”来称呼彼此,小林眼角掠过一丝诧异,挨着椅子边坐了下来。我判断小林这个孩子心气较高,不喜欢当众被纠正或否定,于是我“反其道而行”:“林同学,你不喜欢讨论并不是你的错。”
  小林原本一直低着的头霎时抬了起来,眼角的诧异更是明显。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施行“攻心计划”:“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你可以坚持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我对小林拒绝讨论的行为表达了我的“同理心”之后,继续说道:“做习题册虽然是与学习有关的事,但却不是跟当堂课学习任务相关的事;英语老师跟你道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你为何用肢体语言来宣泄,而放弃思想的交流呢?”
  小林的脸越来越红,他渐渐卸下心防:“我非常害怕来自他人为我纠错,害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我深知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渴望来自外界的理解和肯定。此刻,看到紧张得吞吞吐吐的他,我深知需要的并不是大段的思想教育,而是我一句话宽慰的话:“我知道,你并不想顶撞老师。”我平静而缓慢的这句话巧妙地缓解了当时的尴尬。看似“拽拽”的大男孩,终于克制不住,泪水盈眶而出……后来,小林及时向英语老师道歉,并和英语老师及班长认真地交流自己的学习心理。管理“叛逆期”的学生的确是考验教师智慧,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我坚信只有给孩子一份换位思考式的理解,才能磨平孩子们青春期里特有的“小气性”。通过我一段时间的引导,小林尝试着接受他人的正面意见,来逐步改善自己。
  不久,小林的父亲向我反映,小林的头发太长,却固执地不肯跟自己去理发。小林的头发的确很长,这是一件小事,但也需要换个巧法去做。我在大課间,比照着男孩们的头发,“圈定”了几个男孩子,规定他们在什么时间段去理发,当然小林就在其中。这下,几个“发友”一起被“勒令”剪发,彼此之间有了同情感,对于理发的抵触就几乎为零了。尽管小林同学理了发,但我隐约觉得小林拒绝父亲的理发要求应另有其因。我找到了小林的母亲,得知了真正的缘由。原来,小林的父母早年离异,小林长期跟父亲一块生活,小林的母亲重组了家庭,每次去看望小林都不容易,其中就有来自小林父亲的原因。小林的母亲一个月前来看望过小林,约定好下次来学校时带小林去理发,小林迟迟不理发,原来是在等待和母亲长时间相处的机会。后来,我主动出面为小林调停了他父母间的摩擦,合理安排了母亲看望小林的时间。终于,小林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近距离接触了众多原生家庭,近距离感知了人性的真善之贵。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像小林一样被定性为“叛逆期”的学生,他们其实都很脆弱,他们正处于将成熟而未成熟的年龄阶段,渴望理解而又常常不被理解,渴望信任而有时又遭遇误会,渴望被爱而又因一些事情,用稚嫩的触角将自己与外界隔开。对于这些孩子,班主任的“爱心”“耐心”要多些,“细心”应足些,“包容心”应强些,“慧心”应丰富些,“同理心”应具备些。因为,出于“关爱”的教育才能衍生出更高效的管理,孩子们脆弱的心需要我们去呵护。
  (责任编辑:文宝)
其他文献
[摘 要] 简便计算是一种解题思想,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简便计算题,小学生对数的理解、认知不熟悉,在教学中对“简便”方法把握不好,错漏百出。对此,从“凑整”“求同”“拆整”三方面来纾困。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纾解方法一、认识“凑整”法发现题中简化方法  “凑整”法,简单地说就是结合题目中的数字,来凑成整数,以便快速解题。“凑整”法在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既要突出作为传递文化的载体特征,又要满足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需要,更要注重对人文精神的理性分析。文言文教学要充满灵动和人情味,要让学生真正体会文章的深意,感悟作者的情怀,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文言文教学;语言知识;情感领悟;学以致用  一、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于重视生字词的识记和课文背诵,而新课标则强调课
教后记又称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不断反思,对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使用新教材、尝试新教法的我们更为重要。那么该怎么来写教学反思呢?  一、教后记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生成的处理;层次清楚、条
[摘 要] 以“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为例,围绕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关注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物;核心素养;课例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由四要素组成: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课程是一门科学性课程,不仅有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产生相应
近些年来,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特性及其文化艺术符号表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成为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美术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新载体。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民间传统美术引入课堂,以课堂教育的方式对民间美术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民间传统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有着很高的德育价值。  一、
[摘 要] 七年级新生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充满敬畏,同时也伴随着一丝惶恐。在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七年级新生可塑性也很强,教师要充分抓住“可塑性强”这一点,帮助学生顺利跨过这一时期,为中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开好头,走好第一步。   [关键词] 学习习惯;心理发展;数学思想;衔接  七年级新生刚刚离开小学,来到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等等,常常会
[摘 要] 史料实证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其蕴含的证据思维,是历史学科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价值追求。证据思维的深入培养将会改变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注重知识结论,而轻视过程方法的倾向,进而为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历史教学;史料实证;证据思维  一、培养学生“有证据的思维”是贯彻落实新课程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
摘要:分析了心理契约与个体绩效、制度认同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公共档案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利用这种关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达到提升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 心理契约 制度认同 政策启示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各种组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大都强调员工的创新性、主动性和自发性,
尊敬的编辑老师:  我是某大型国企档案馆的一名档案员,主要负责我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单位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最近领导提出要购置一套档案管理软件,于是我们与几个软件公司进行了联系。这些软件公司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根本没法判断哪一个好,究竟应该怎样选购软件,我们一点底都没有。希望编辑老师能给我们提一些好的建议。谢谢!  兰台蜂    随着档案信息化技术日
“我不是雄鹰,但我愿意效仿蜗牛,带领孩子们扒开荆棘、穿越丛林,在语文的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向上一点,再向上一点,直至金字塔的顶端。”从教22年来,叶枚举老师一直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钟情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激情、智慧、灵动的教学风格。  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  1996年,叶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怀着满腔的热情走上工作岗位,恨不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