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家“自然无为”美学思想的现代艺术设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影响着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本文以道家“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外艺术设计的案例,总结归纳了“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同时,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道家“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古代哲学蕴含着许多美学思想,其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之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伴随着各种艺术文化的创作,诗人李白、画家黄公望等都深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着“自然”“素朴”“无为”的审美态度对待美和艺术,而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师将道家美学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作品中。当前,地球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蕴含着顺应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其精神内涵无疑能够给现代艺术设计给予启发。
  一、道家“自然无为”美学思想的内涵
  老子认为,人要想“回归自然”,就必须“无为”。“自然”作为终极价值,贯穿于人、地、天、道之中,是人追求“自然境界”的价值目标,“无为”则是其方法原则,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人们一般把二者合称为“自然无为”。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受任何意志的支配,而人类置身于这宇宙天地万物之中,要学会和自然万物和谐共存,遵循宇宙间万物的规律,而不是试图破坏这些规律。当然,这种“无为”并不意味着人们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行为,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道家所崇尚的这些思想观念也与现在许多环保观念不谋而合。
  从美学上来看,道家崇尚天真、平淡、朴素、简约的美。《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天地之所以大美,正是因为不受外力的影响,展现自己本真的状态,所以道的本质特征仍然是“自然无为”,天地万物其自然本真的状态便是美。这种美学思想也影响了许多现代艺术的设计观念,这些设计尊崇回归自然、回归本真,产品都注重与生态环境的统一协调,其共同特点都是用“非功利”的态度来设计作品。
  二、“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
  (一)原研哉在无印良品中的设计案例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以简洁、朴素、环保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无论是使用材料还是世界形象设计,该品牌都尊崇着自然本真的态度。作为无印良品的设计师,原研哉将道家美学与日本禅宗美学思想融入他的设计理念中,对于无印良品的概念企划,他曾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虚无”。这种“虚无”并不是真正的空无一物,而是有着海纳百川的广阔世界,这个世界是由无印良品提供其“场所”,为大众留出想象的空间,两者互补,共同完成无印良品想要传达的信息。老子曾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与前文中的“虚无”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其本质都是充满着所有可能的“无”,等着大家去自由地选择与探索。
  在视觉设计的表达上,无印良品《地平线》的广告便遵循了这一理念。广告的选景地在世界最大的盐湖——乌尤尼盐湖,这里的天空和地面好似连接在一起。海报的整个构图由天空和湖面一分为二,没有文字或者其他的信息。在画面中,人站在其间显得十分渺小,看上去除了天、地、人便没有他物存在。原研哉选择“地平线”的意图便是想让人们看到一个能够普遍体现自然真理的景象,看似简洁的视觉表达却引人深思。诚然,自然是不受人类意志所发展的,人类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存在,无印良品通过系列海报想要传递的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二)靳埭强的海报设计案例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相结合的代表性人物,他主张中国的设计应该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哲学思想,在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道家美学思想对其风格的影响。大量的留白、中国画中的水墨等中国传统元素在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广泛运用,但他并不单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应用到设计中,而是发掘它们的来源、精神,将其作为创作的源泉,用当代的设计语言来体现其精神。他在1991年設计的海报《爱护自然》便体现出道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海报中有一块长方形的石头,裹着白色的纱布,纱布上有一个红色的圆点十分醒目。这幅作品正是告诉人类,大自然也是有灵性的,人类若执意破坏大自然,不尊重自然规律,终将自食其果。这也正是道家美学中“自然无为”的审美态度体现。
  三、“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一)日本侘寂美学与“自然无为”思想的联系
  侘寂指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强调在不完美中发现美。在“侘寂”的世界里,那些枯萎的花朵、老旧的家具、自然凋零的树枝都是美丽的,它们体现着最原始自然的美丽,那是岁月所留下的痕迹。“侘寂”是日本美学、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日本,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服饰、平面设计等都体现着这个概念。侘寂之美是朴素、自然、寂静的,与中国道家美学在精神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也许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地质灾害频繁、资源匮乏的日本非常崇尚自然,尊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环保理念融入艺术设计中。在日本,以茶室为代表的许多空间设计就非常讲究利用原始的自然素材打造环境,保留材料本身的质朴,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留下或陈旧或枯萎的美。“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越朴素的东西反而更珍贵,“侘寂”所推崇的精神内涵与道家“自然无为”的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强调着尊重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不去人为雕饰。
  (二)赖特的有机建筑与道家思想的联系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这座别墅建造在密林之间,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建筑与瀑布流水、树木山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仿佛这座别墅就是这个森林生长出来的,在这里,人与自然悠然共存。设计师赖特是有机建筑的提倡者,其设计理念的本质便是“道法自然”,他认为要按照大自然的原则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建筑应在人类与它所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赖特最推崇的是中国的老子,他曾经谈道:“波斯、中国、印度和日本的文明都是基于同样的文化根源,主要是佛教影响,其中中国还有儒家和道家,但这些信念中都没有中国哲学家老子的信念更能诠释有机建筑。”由此可见,赖特的有机建筑论与道家美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有机建筑的发展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本。
  四、“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对艺术设计的启示
  经历了20世纪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发展、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和生态多样性的破坏,人类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对生存社会的重要性,许多设计师的目光都转向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方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许多行业共同想要探索的主题。而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历经千年终是印证了这一点,那就是人类需要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它们的规律,人类适度的开发利用是可以被大自然所接受的,但是一旦超过了“度”字,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那么人类是要受到惩罚的。
  道家的“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也为未来现代设计提供启发,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师需要本着非功利性的态度来设计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以往那些过度的包装设计、材料使用上的浪费、破坏当地环境的建筑等现象都警示着人们在设计上避免这些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方案。特别是道家“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其精神文化内涵更应该体现在中国现代的艺术设计中。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冯姝瑶(1996-),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方向:西南美术遗产。
其他文献
西斯莱作为印象派重要画家,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绘画风格,把自己的感情运用到画面的色彩关系上。西斯莱早期的作品色彩使用相对保守,却也精确、细腻,从他的风景画中可以感受到他情感的变化。本文从西斯莱风景画的风格形成原因、特征等分析西斯莱风景作品的绘画艺术与情感因素。  19世纪的风景画,随着画家们描绘眼前现实景物的扩展而开始逐渐发展并繁荣。印象派画家们的绘画形式从形体写实转变为对色彩的写实,继写实主义后,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迎来了各种各样的世界文学流派与文化,其中拉美文学流派对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化影响力比较深远。拉美文学流派自诞生之日起,在大力接收异域文学的同时,不断摸索对现实事物的叙述方式,由此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文学流派与现象。拉美文学流派的历史和发展表现了拉美人民追求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解放本民族的文化所作出的努力。  一、古印第安文学  在西班牙殖民者到达新大陆之前,美洲大陆居住着很多印地安
期刊
《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一本现实主义社会批判小说。这部小说在世界上广为人知,因为它不仅揭示了19世纪中叶伦敦孤儿的悲惨经历,还体现出狄更斯的独特写作技巧。本文将解析文本的过分规则现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狄更斯的写作风格及其作品中独特的技巧和创造力。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作家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作品广受欢迎,并建立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影响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整个发展。狄更斯创作了许多世界上著
期刊
18世纪是意大利歌剧发展与腾飞的时代,在这个世纪,意大利歌剧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更是对俄罗斯歌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研究18世纪意大利歌剧与19世纪俄罗斯歌剧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意大利歌剧与俄罗斯歌剧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两者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意大利歌剧对俄罗斯歌剧产生的影响,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理论辅助。  18世纪的意大利是歌剧艺术的发源地,也是歌剧艺术的圣地,此时的歌剧从意
期刊
美术课堂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广而复杂。一节课是否成功是由很多环节和因素决定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对美术长期坚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并从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美术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直接影响这一节课效果的好坏,学生如果在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氛围下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会明显提升。而玩游戏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学习
期刊
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笔下的《暴风雪》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衣钵,对善恶这一传统主题进行探讨,并且在梦境描写中融入了21世纪后现代文学的写作手法。梦境作为小说的描述重点被赋予重要功能:揭示对立阶级的异同,预示人物命运走向以及表达作者对极权主义的反对和对托尔斯泰主义的认同。本文通过分析梦境的多重功能,以期能够加深人们对作者创作风格的了解,进一步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  索罗金是俄罗斯著
期刊
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是他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在美的分析论中,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这四个方面对美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鉴赏判断的四契机理论。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系统梳理美的特点并且对康德的部分观点进行批判分析。  一、无利害感  康德认为鉴赏首先是一种评判美的能力,人们必须通过分析鉴赏判断才能了解到一个对象称之为美所需要的东西,他认为审美快感是无利害的。  为了說明审美的快感与实际利
期刊
编织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制作工具和材料简单易备。编织工艺的表现形式大多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寓意吉祥,广泛流传于民间,现如今编结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注重地方以及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编织工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主动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与利用编织工艺的资源。要通过编织工艺教学培养学生的编织工艺制
期刊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相继出现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众多人的关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舶来品,最初诞生于美国。具体教学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化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虽有涉猎,但并不丰富。基于此种情况,本文着重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文学作品分析视角的不同选择决定了它所透视的内容和方向,同时反映了今时今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倾向,这就是文化的透视性。同一部文学作品的不同的视角,可以透视不同的文化内涵,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分析视角的选择对于个体、社会的媒介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分析,人们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所反应的历史以及其中展现出的社会生活。  文学作品的类型众多,内容广泛,有纯文学性的,也有科学性的。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是纯文学性质的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