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色读孔子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设计:察言观色读孔子。
  
  设计思路:《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来源于孔子的日常生活,如能把其中生活情景还原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那么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可能会更真切具体,学习的收获可能会更多。
  表述框架:
  孔子是一个______的人,这可以从______看出。依照文本内容,对孔子的神态举止做出合理的想象。
  示例:孔子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这可以从他指责冉有的话中看出。“求!”一个独词句,带着强烈的责备口吻,这时我们能感受到孔子那灼灼的目光投向了冉有;“无乃尔是过与?”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特别是在“尔”字上加重了语气,心中的愤怒溢于言表;“何以伐为?”伴随着这句掷地有声的指责,他手里的《春秋》被猛然弃在桌上,他责问的目光紧紧盯住冉有的双眼。
  生:孔子是一个讲忠义的人。从他对“有事于颛臾”这件事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站起身,注视着冉有,仿佛已经把他看透了,他冷冷地说:“无乃尔是过与?”沉默片刻,也许是在回忆着什么:“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突然他提高了语调:“何以伐为?”
  师:她不仅把握了这段话的主旨,还揣摩了孔子的形态、神色、语调。原来我们许多同学读书时总是语速过快,没有味道,原因是没有在这些文字上驻足欣赏,请这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揣摩理解给大家示范一下。
  (该生读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赢得了一片掌声。)
  生:孔子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这从他对弟子的要求可以看出。孔子听了冉有的推过之辞后,轻轻叹了口气,慢慢地捋着花白的胡须,踱着步子,一字一顿地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然后深深地看了爱徒一眼,那目光含着责备与爱怜。
  生:孔子是一个恪尽职守的人。这从“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可以看出。孔子非常生气,用手敲着桌子,狠狠地瞪着不负责任的冉有:“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冉有俯首唯唯。
  生:孔子是一个严厉的人。从他批评冉有的话可以看出。他听了冉有的话,心中十分担忧。他的眼神中透出深深的忧虑:“求!”他语重心长地说:“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他的目光变得严肃,步履变得缓慢,像是在压抑心中的怒火,然后他突然回转头盯着冉求说:“是谁之过与?”
  ……
  生:孔子是一个极有责任感的人。这从第二段中他对冉有的批评教育可以看出。当他听冉有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时,他心里想,这两个弟子不敢承担责任,这是做人、做臣都不允许的,我得让他们认识清楚。于是他拍了拍冉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然后,他又加重了语气,说:“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最后一句深沉有力,动情之处,他的手连续挥动了两下。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同样一段文字,有的同学看到了孔子的性格,有的同学看到了孔子的思想,有的同学看到了孔子的处世方法,甚至孔子的心理,同学们对孔子的神情、口吻的想象稍有不同,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吧,但综合起来,孔子这个人物的主体性格应该是坚持原则,负有责任感。
  生:孔子是一个耿直的人。这从他揭穿冉有的谎言可以看出。孔子背过身去,忽然猛一回头声色俱厉地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他两眼紧盯着冉有。
  生:孔子是仁爱的。这从他的治国策略可以看出。孔子两手背在身后,在房间里慢慢踱着步,带着向往的语调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他仰面朝天,想象着在他的“仁”的思想影响下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脸上皱纹都舒展开来,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叹道:“今由与求也……”
  生:孔子是一个思想犀利的人。这从他对政局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捋着胡须来回踱着步,眉头微蹙,若有所思。来到冉有身边,语调低沉而悠长地说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他猛然用手指叩了叩桌子,一字一顿地说道:“而在萧墙之内也。”他盯着冉有,充满智慧的双眸像在提醒又像在教导。
  生:孔子是一个善于诱导的老师。这从他教给弟子的治国方针可以看出。当他听冉有最终说出了也认为该攻打颛臾的实话后,他首先批评了冉有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然后给两个弟子上了一堂治国方针的课。他指了指满架的竹简古书,慢慢地踱着步子,告诫他们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伴着孔子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窗外的树叶哗哗作响,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庭中树上,他那“仁”的思想如那太阳的光辉一样明亮。忽然,他把头一仰,语调变得铿锵有力,眼睛遥望着远方:“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他坐下来静静地观察着两个弟子,看他们有何领悟。
  师:看起来,同学们更加“入戏”了,不仅知道用神情动作来使人物鲜活起来,还知道运用道具、环境了,既有细节的刻画,也有全景的展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场面,今天又复活了。同学们可不可以总结一下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的方法都有哪些?
  同学们开始思考商量,最后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如下:
  1.附加声调使之鲜活
  2.赋予神情使之鲜活
  3.增加动作使之鲜活
  4.添加心理使之鲜活
  5.设置情境使之鲜活
  教后反思:这篇文章没有逐字逐句地讲,只是在预习的基础上重点解释了个别字词,通过这节课,我感觉有这样一些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读书的角色意识浓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强了。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随着探究性学习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堂,如何实施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探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心理特点、实施环境等问题的研究确实起到了理顺操作思路、明确实施过程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还是发现了
2015年12月我校正式加盟动感课堂实验学校,从此,钱守旺老师成为了我们的课程顾问。钱老师的课程资源观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境界。下面就以“百分数的复习课”为例,来谈一谈钱老师的课程资源观对我们的影响。2017年11月1日,钱守旺老师建议我们上一节关于百分数的复习课。上复习课我们已轻车熟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才感觉到这堂课还真没有这么简单。资源从这里获取  一是“十九大精神”进课堂。 
2014年10月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海淀区教委国际交流科与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国际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的教师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召开。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学(Manabu Sato),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顾青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克里斯·戴维森(Chris Davison)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研究员、香港中文大
2006年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转变为2005年现身于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的命题形式(试题如下所示),使得试题呈现出不同于话题作文的一些新特征;同样以新形式命题的还有湖北卷和山东卷。那么,新命题形式有哪些不同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新特征?它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背后的命题理念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对序言和跋文还很陌生,相关练笔也很缺乏。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前承诗歌单元,后接小说单元,在整套初中教材中,只有这一个有关序言和跋文的单元,可见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单元4篇课文,将巴金的文章放在单元之首,目的是让学生先了解序言和跋文在一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利于后面课文的学习。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先进行单元整
浙江省杭州市时代小学创办于2000年,凭借“学得扎实·玩出名堂”的教育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办学20年来,学校不断审辨、清晰、创建符合小学生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育人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恰巧,学校的校名也是“时代”。因此,在时代小学,“时代特色”具有双重的意义,既是指宏观的新的时代背景,又指向微观的一间小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王老师您好,多日不见,最近在忙什么?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什么也没忙,心里有点烦,还有点担忧。  周博士:遇到什么麻烦了?说来听听,没准儿我可以帮上一点忙。  王老师:昨天,我们学校请了一位专家来给我们讲信息时代的教育,专家讲的很多东西都很对,如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量等。但是,专家说,信息时代教师的重要性被弱化了,因为学生可以
作业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反馈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渠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承担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对于作业的认识也应该有所进步。但相对于课堂研究,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的关注与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基于学科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和实践,总结提炼了“梯度”“广度”
许多年后,我们开始回望,那些曾经使自己变成现在的自己的因子、节点。当它们一一在我们面前铺衍开来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一直存在于一个充满玄幻而绮丽的四维空间,那些穿越时间之轴中无数的场景慢慢地放大出来,成为今生今世成长的证据,那些在一瞬间做出的选择、决断终究成为现在已知而那时却无法知晓的未来。  这也就给我们带来了回望的两个视角:一是当年懵懂无知的“我”如何一步一步地穿越教育密林,在艰难困顿中坚守、
【摘 要】中小学校在落实劳动教育中存在认识不足、概念不清、目的不明、措施不详等问题。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从区域层面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建立了机制、经费和人员保障体系,构建了富有“南山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活动及评价体系。  【关键词】劳动教育 区域推进 实施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即通过对劳动知识的运用,在劳动中锻炼技能、收获经验、体会情感、感悟精神,最终实现自我的成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