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五度”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反馈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渠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承担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对于作业的认识也应该有所进步。但相对于课堂研究,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的关注与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基于学科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和实践,总结提炼了“梯度”“广度”“温度”“深度”“高度”的“五度”优化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一、对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客观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现状,笔者取样了杭州市区10所初中学校的550位师生,下发学生问卷500份、教师问卷50份,回收问卷540份其中学生490份、教师50 份,问卷收回率98.2%,有效问卷540份,问卷有效率100%。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作业内容,对知识点重复操练的多,学生自我建构的机会少;作业过程,教师主导灌输的多,学生合作、个性创新的少;作业形式,书面的多、实践的少,统一要求的多、分层自选的少,现成采用的多、精选自编的少;作业实施,学科“单兵作战”的多、综合统筹的少,与其他学科、德育活动协同整合的更少;作业评价,以“对错、是非”评判的多,对创新和实践点评的少,师生间真情实感互动的更少。
  二、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从教育相关理论来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优化设计时要注意:一是作业设计要体现“多元切入点”,提高全员参与性;二是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真正相关联,增强作业的体验感;三是教师应为学生准备范围更广的可供选择的作业单,提升作业的自主选择性。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对作业优化设计时,要侧重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火花,引发他们探究的冲动,从中获得经验、产生反思、建构知识。
  从中央、省重要教育文件精神来看,浙江省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三、作业设计“五度”优化策略
  针对现实问题,基于理论研究,笔者探索并实施了具有选择性、个性化的“梯度”策略,体现拓展性、生活化的“广度”策略,充满趣味性、亲和力的“溫度”策略,折射思辨性、探究力的“深度”策略,以及综合性、系统化的“高度”策略。
  1.“梯度”策略
  设计有“梯度”的作业,侧重于体现选择性、个性化,具体策略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分层,如分为基础、进阶、高阶等;根据所处的学习阶段和过程分类,如预习准备、练习巩固、延伸拓展等,一般是以作业“超市”“自助餐”等形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作业选择。
  2.“广度”策略
  实施“广度”策略,在作业的拓展性、生活化上着力,具体策略有:拓展作业形式,不局限于练习册和试卷,可以融合微信、微博、提案、问卷等鲜活的时代元素;丰富作业方式,综合小组合作、情境表演、社会调研等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拓展作业内容,融入社会时事、添加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热点等。
  3.“温度”策略
  从学科特点来看,道德与法治课更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认同。所以,更需要设计有“温度”的作业,在趣味性、亲和力上下功夫,具体策略有: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题探究活动,积极创设作业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倾听生活、思考生活,促成学生沉浸式的参与体验。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优化后的作业设计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并且符合七年级年龄特点的体验活动,以真实的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心,“走心”的作业设计,增强了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见图1 )。
  4.“深度”策略
  “深度”策略,指向思辨性、探究力,进一步触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具体策略有:设计情景问题链,开展正、反方辩论活动等,引导学生以综合性、批判性的视角看问题,基于原有知识建构,吸纳新知识,加深对知识网络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5.“高度”策略
  设计有“高度”的作业,指的是综合性、系统化,意在通过借势借力,统筹整合。具体策略有:加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协作,设计项目式学习作业方案,整合德育活动,挖掘校园文化、社会资源,借助家庭教育合力,开展社会实践等。
  四、反思:作业设计优化的再思考
  实施作业设计“五度”优化策略,提高了学生作业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鞭策教师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拓宽教育视野、提高教育认识、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实践水平。
  然而,从学习的全进程来看,首先,作业设计还应该从整体上再思考、再研究,即如何构建与作业匹配融合的课堂学习全方案,把优化设计从作业这个环节延伸至学习的全过程。其次,作业优化设计之后的作业管理如何跟进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作业指导能力,配套的指导方案需要纳入作业设计的优化方案中。再次,对于不同学习时段的作业,如课前、随堂、课后、周末、假期作业等,如何充分挖掘其不同的功能特点做统筹安排,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期待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能够与教育同仁一起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有效促进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 )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其他文献
某初中语文教材收有《宋定伯捉鬼》一文,为叙述方便,现录相关内容如下: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根据以上文字所述,我们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鬼之所以建议与宋定伯“共递相担”,是因为“步行太迟
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开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没有学习京版语文教材,一直在做一件事—共读《海底两万里》。现在,整个小学语文界在提倡整本书共读,其实,整本书共读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叶先生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当下看来,这依然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一、为什么进行整本书共读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随着探究性学习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堂,如何实施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探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心理特点、实施环境等问题的研究确实起到了理顺操作思路、明确实施过程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还是发现了
2015年12月我校正式加盟动感课堂实验学校,从此,钱守旺老师成为了我们的课程顾问。钱老师的课程资源观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境界。下面就以“百分数的复习课”为例,来谈一谈钱老师的课程资源观对我们的影响。2017年11月1日,钱守旺老师建议我们上一节关于百分数的复习课。上复习课我们已轻车熟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才感觉到这堂课还真没有这么简单。资源从这里获取  一是“十九大精神”进课堂。 
2014年10月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海淀区教委国际交流科与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国际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的教师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召开。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学(Manabu Sato),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顾青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克里斯·戴维森(Chris Davison)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研究员、香港中文大
2006年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转变为2005年现身于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的命题形式(试题如下所示),使得试题呈现出不同于话题作文的一些新特征;同样以新形式命题的还有湖北卷和山东卷。那么,新命题形式有哪些不同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新特征?它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背后的命题理念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对序言和跋文还很陌生,相关练笔也很缺乏。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前承诗歌单元,后接小说单元,在整套初中教材中,只有这一个有关序言和跋文的单元,可见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单元4篇课文,将巴金的文章放在单元之首,目的是让学生先了解序言和跋文在一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利于后面课文的学习。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先进行单元整
浙江省杭州市时代小学创办于2000年,凭借“学得扎实·玩出名堂”的教育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办学20年来,学校不断审辨、清晰、创建符合小学生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育人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恰巧,学校的校名也是“时代”。因此,在时代小学,“时代特色”具有双重的意义,既是指宏观的新的时代背景,又指向微观的一间小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王老师您好,多日不见,最近在忙什么?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什么也没忙,心里有点烦,还有点担忧。  周博士:遇到什么麻烦了?说来听听,没准儿我可以帮上一点忙。  王老师:昨天,我们学校请了一位专家来给我们讲信息时代的教育,专家讲的很多东西都很对,如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量等。但是,专家说,信息时代教师的重要性被弱化了,因为学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