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给予肝癌患者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近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三维适形放疗;原发性肝癌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10-02
目前,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为了研究出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我院对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2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15)岁。全部患者均为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经检查,全部患者的卡氏评分均大于70分;无脉癌栓;无TACE及3DCRT禁忌征;无黄疸与腹水;且肿瘤直径<6cm。两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疾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4-5次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首先将管插在患者的股动脉上,做肝动脉造影;其次将管转移到靶动脉上,利用导管灌注进行化疗;最后用20mL碘油乳剂进行栓塞。药物还包括1000mg氟尿嘧啶、60mg表阿霉素、40mg顺铂与10mg丝裂霉素。另外,给予观察组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患者在定位前的6h内不能进食,首先将患者定位在定位框架中,患者在框架中采用纹身法将皮肤标记好,随后将体外坐标系统建立好,并采用,螺旋CT扫描使定位增强,在患者肝脏处进行多达10次的扫描,层厚为5mm,最后将扫描数据发送到TPS工作站,最终建立三维影像。
13评价标准患者的近期疗效要严格按照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的评价标准,划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与进展,其中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就是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多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得到较为全面的临床推广[2]。另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上效果越来越突出,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好评[3]。肝动脉提供主要的肝癌结节供血来源,而门静脉则提供部分来源[4],如果患者的癌栓在门脉主干上出现的话,就不能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6],因此,可以采用三维适形放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显著的效果[6]。
一般情况下,肝癌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较低,因此要加强药物的剂量,提高患者症状的缓解率[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对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放疗的增益比,而且疗效更显著,可以将剂量尽可能地集中到病变区中消灭癌细胞,并避免出现因周围正常器官照射引起的功能减退现象[8]。因此,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仅可以通过集中放疗剂量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还能降低损害正常细胞的程度,从而提高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给予原发性肝癌患者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金,姜海荣,王云峰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05(13):47-48
[2]李岳山原发性肝癌42例三维适形精确放疗联合介入治疗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06(16):421-423
[3]肖泽民,欧阳天成,余瑞珍,蒋晓松,任欢,刘晓华介入治疗配合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癌症杂志,2009,06(23):484-486
[4]齐京鹏,廖和和,王永峰,武文辉,张学成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与介入加放疗的疗效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1,03(15):528-530
[5]廖小方,何慧娟,周正仕,胡伟,朱小平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J]实用肿瘤杂志,2010,06(19):681-684
[6]宁四海,李高峰,黄跃胜,李桂生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08(27):737-739
[7]胡高武,董灵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10,09(16):1594-1596
[8]宁四海,李高峰,黄跃胜,李桂生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9,12(11):1896-1898
【关键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三维适形放疗;原发性肝癌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10-02
目前,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为了研究出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我院对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2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15)岁。全部患者均为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经检查,全部患者的卡氏评分均大于70分;无脉癌栓;无TACE及3DCRT禁忌征;无黄疸与腹水;且肿瘤直径<6cm。两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疾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4-5次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首先将管插在患者的股动脉上,做肝动脉造影;其次将管转移到靶动脉上,利用导管灌注进行化疗;最后用20mL碘油乳剂进行栓塞。药物还包括1000mg氟尿嘧啶、60mg表阿霉素、40mg顺铂与10mg丝裂霉素。另外,给予观察组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患者在定位前的6h内不能进食,首先将患者定位在定位框架中,患者在框架中采用纹身法将皮肤标记好,随后将体外坐标系统建立好,并采用,螺旋CT扫描使定位增强,在患者肝脏处进行多达10次的扫描,层厚为5mm,最后将扫描数据发送到TPS工作站,最终建立三维影像。
13评价标准患者的近期疗效要严格按照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的评价标准,划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与进展,其中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就是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多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得到较为全面的临床推广[2]。另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上效果越来越突出,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好评[3]。肝动脉提供主要的肝癌结节供血来源,而门静脉则提供部分来源[4],如果患者的癌栓在门脉主干上出现的话,就不能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6],因此,可以采用三维适形放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显著的效果[6]。
一般情况下,肝癌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较低,因此要加强药物的剂量,提高患者症状的缓解率[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对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放疗的增益比,而且疗效更显著,可以将剂量尽可能地集中到病变区中消灭癌细胞,并避免出现因周围正常器官照射引起的功能减退现象[8]。因此,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仅可以通过集中放疗剂量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还能降低损害正常细胞的程度,从而提高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给予原发性肝癌患者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金,姜海荣,王云峰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05(13):47-48
[2]李岳山原发性肝癌42例三维适形精确放疗联合介入治疗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06(16):421-423
[3]肖泽民,欧阳天成,余瑞珍,蒋晓松,任欢,刘晓华介入治疗配合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癌症杂志,2009,06(23):484-486
[4]齐京鹏,廖和和,王永峰,武文辉,张学成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与介入加放疗的疗效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1,03(15):528-530
[5]廖小方,何慧娟,周正仕,胡伟,朱小平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J]实用肿瘤杂志,2010,06(19):681-684
[6]宁四海,李高峰,黄跃胜,李桂生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08(27):737-739
[7]胡高武,董灵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10,09(16):1594-1596
[8]宁四海,李高峰,黄跃胜,李桂生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9,12(11):1896-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