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谈写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hd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丰富的生活,才有丰富的形象思维,才使抽象思维有了扎实的基础,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随之丰满。这些丰满的感情也会流露在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本文将从生活解开学生写作的困惑。
  【关键词】生活;学会观察;倾吐;创新
  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应该去寻找它(指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必须以生活为本源。下面我就谈一下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接近生活,寻找写作题材。
  
  一、带领学生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可见“灵感来源于生活”。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所以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时间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首先教师应该把握一年两次的外出游玩机会,阳春三月,当燕子飞回时,一年一次的踏青让每个孩子的脸上挂满了笑意,他们的背包了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准备接受春的怀抱,迎接春的喜悦。一路上,歌声荡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与物。
  其次应该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广泛,不要局限于学校的一些小事,应该让他们更加留心社会上的,比如说在回家路上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去关心电视广播上的新闻,比如浙江频道的“小强热线”、少儿频道的“新闻袋袋裤”等,使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
  如在写看图作文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照片。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如何?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当学生在写这样的文章时,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很多学生在写这样的文章时,早已经在电视节目上看过此类的情景,看到这张照片时,有了更深的体会,更浓重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要求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因为学生习作材料来源之一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之二是来自于读或听等间接的渠道,前者为源,后者为流,源头枯竭,没有习作材料,就谈不到习作。有的学生,正是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才有所领悟,触动情感,产生习作的欲望。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炊”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良好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小学教育极为重要的任务。科学家有这样一句右铭:“留意意外之事。”意思是对本来无意观察却闯入视野的有价值的事情,也要留意观察,使之转化为有意注意,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与创造机遇擦肩而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观察内容和观察结果。不管观察的对象是动物、植物、人物或者是其他的对象,都要写得具体、细致,就像是用放大镜去观察对象一样,要求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在观察人、景、事、物时,最好每次都截取一个侧面进行观察,表现一个中心。
  
  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
  
  现在的语文课应该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能力的要求来看,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在于能写多么长多么好的文章,首先是“我感兴趣”、“我乐于书面表达”、“我要写”,这些念头能在学生幼小心灵中扎根发芽,将是受用终生的。
  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写自己发生过,或者自己梦想的事。如在写“幸福”话题习作时,教师利用一道值得细细品味的语文素质测试题: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一颗发现幸福、体念幸福、创造幸福的心。我们感受到了课文人物的形形色色的幸福观:在哈尔威船长的眼里,____________就是幸福;在诺贝尔的眼里,
  就是幸福;在球星福勒眼里,幸福就是____________;在小音乐家扬科眼里,幸福就是____________……我也拥有我的幸福观:在我的眼里,____________就是幸福;幸福就是____________……
  通过这次交流将作文与学生自我联系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一次次的平等对话,有些学生感到幸福,有些学生感到不幸福,有些学生则是不知道现在过得幸福不幸福。对于感到不幸福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告诉他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不幸福,所以我们才更加地向往幸福,让他们对生活有着积极的向往与憧憬。
  这样的一堂习作课堂,在自然而又朴实的对话情境中,生活情境得以再现,内心情弦得以拨动,从而激活了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了写的内容,自己将“幸福”在笔下绽放得多姿多彩了。
  说是写的基础,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还能写出快乐的文章吗?说对于学生的心理调节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说的状态,让每个学生乐于表达,这样的作文才会写出味道。
  生活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从生活的海洋里获取写作的素材,提高人文素养,使“作文”与教“做人”得到和谐的统一,让之前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空话、假话、套话在作文本中消失,鼓励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生活的真实故事,牢固树立“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的写作理念,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述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并能对生活素材进行取舍和加工,进一步提高对生活的感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尹相如,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叶圣陶,叶圣向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是必不可少。但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高考英语科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阅读量加大、生词数增多、猜测词义分量加重、强化了语段、语篇分析。这不仅是对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中生的一
随着国家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理念得不到利用。远程教育的开展给予了教师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教学的机会。使我们在不用花很多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就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涉及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尤其在苏教版中此单元内容更为突出。作为教师应秉着教材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探究多条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 高年级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很明确地提到:“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四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学语文的研究性教学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冲击,我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现将这些拿出来,与诸位探讨。  一、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无目标、无计划。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精心准备综合性学习内容,甚至仅仅只是依托教材有限的资源来简单地展开综合性学习课程,以致于一堂综合性学习课到底要实现怎样的目标都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在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老师是在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这个行为过程却没有力量。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包括“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希望从学生那里直接提取标准答案,直接得到概念性的表达,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經历的“困惑、质疑、反思”等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被圈在一个个狭窄的问题里,小心谨慎地满足教师对标准答案的需要,因此,他们丰富的、朴素的发现和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摘要】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而英语阅读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影响日益突出,因此,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能力;方法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理解都是英语科目的必考题型,也是学生失分较多比较棘手的题型。阅读理解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
【摘要】对小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一、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二、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惯。三、对“慢性子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四、对“个性‘别’的学生”要有宽容的气度,尊重他的人格,不断进行思想沟通,培养
目前如何做好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领导工作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广出良策,努力实践,开拓进取。笔者谈一下自己多年在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体验。  一、必须对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现状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使乡镇文化事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工作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不少地方的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出现了严
我看了新教材《思想品德》的内容后,深深地被其内容所吸引: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一改以往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